鐘非(1914—1994),廣東揭陽人,1914年生,少兒時隨父旅居泰國。家境貧窮,但自己刻苦讀書,學業有成,後來在曼谷一所華僑國小任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非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揭陽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94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鐘非(1914—1994),廣東揭陽人,1914年生,年幼隨父旅居泰國。家境貧窮,但自己刻苦讀書,學業有成,後來在曼谷一所華僑國小任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於1937年底起程回國,輾轉至1938年6月到延安,被安排在陝北公學(中央抗日軍政大學分校)學習,193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畢業後被分配到新四軍工作,先後任第四支隊服務團組長、隊長,新四軍二師政治部宣傳文化中隊中隊長、文藝科副科長。後轉地方工作,在新四軍的蘇皖根據地任七師皖江區黨委工作團副團長、黨支部書記,巢無中心縣南蘇區委書記、區長,蘇皖邊區水利局秘書主任。
在解放戰爭後期,他先後在濟南擔任市委政策研究室組長,紡織廠管委會主任,在上海任市委黨校支部書記。1949年11月調到廣州。
20世紀50年代先後擔任市政府工務局軍代表,市公用事業局、交通運輸局、機電工業局局長,60年代任市經濟委員會、工交辦副主任,70年代任市革命委員會生產組副組長、市科研領導小組副組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80年代任廣州市副市長、中共廣州市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88年離休。
人物經歷
鐘非是第二屆中共廣州市委員會候補委員,第五次中共廣州市黨代會代表;第七、第八、第九屆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團副主席,第七、第八、第九屆廣州市僑聯名譽主席。
鐘非在廣州市幾個部門任職之初,這些部門的工作都是處於起步或再發展階段,任務重,困難大,但他團結同志,作風深入,重視發揮幹部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做出開拓性業績。他任市公用事業局長期間,廣州市的公共汽車從數量有限的老式燒炭車,發展成相當規模的國營公共汽車公司;自來水廠也更新設備擴大生產,基本滿足當時市區的公交和供水。
他任交通運輸局長後,著力發展國營汽車運輸公司,逐步取代人力車,組建輪渡公司以“輪渡”取代“過江艇仔”,並發展了一批汽車維修廠。他任機電局長期間,正值“一五”計畫期間,廣州市的機電工業由數量不多的公私合營的機器廠、修理廠,迅速發展到能夠生產工具機、拖拉機、電器、汽車、儀表等機械設備,有上百家國營工廠的工業系統,並成為廣州市經濟發展的骨幹力量;此後他任職於市經委、工交辦、革委會生產領導小組時,關注最多的還是機電工業。
“文革”後,他任職於市科研領導小組和市科委期間,一方面發展科研系統,不僅增加市屬科研所,還在市屬四縣、各個工業局、各大廠都設科研所(站),其中有一批研究農業生產的科研所;
另一方面成立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推動在企業職工中普及科技知識和勞動技能,促進了當時全市工農業的迅速發展。他任革委會副主任和副市長後,仍然主抓全市科技工作。
鐘非是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順境時不趾高氣揚,“文革”中被“打倒”時,還教導親屬相信黨的領導;在退居二線和離休後還經常下基層,宣傳推動改革開放。他嚴於律己,保持清廉,從不憑職位謀取私利,改革開放後有的單位或民營企業請他當“名譽”董事、理事等,他都婉言拒絕;
他的住房不作豪華裝修,告誡兒女“老百姓怎樣生活,你們也怎樣生活”。他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政治、經濟、科技、古典文學等類書籍他都看,並聯繫實際進行思考,作報告多是自己起草,講話經常引經據典。1994年逝世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