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街道辦事處

鐘樓街道地處汝州城區東南部,南部毗鄰北汝河,屬主城拓展區,207國道和洛界公路在此交匯,交通便利,位置優越。下轄6個社區居委會、2個村委會,總面積21.2平方公里,人口4.4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樓街道辦事處
  • 總面積:21.2平方公里
  • 人口:4.4萬人
  • 下轄:下轄6個社區居委會、2個村委會
歷史,經濟、社會,

歷史

鐘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明清即為汝州治所州署(即政府)所在地。中大街是汝州古城的中心街道,曾是城內最重要、最繁華的街道和商業中心,雖歷經滄桑,仍店鋪林立,繁華依舊。中大街東段的張公巷汝官窯遺址,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連線中大街與文峰街的仁義胡同,長87.9米,寬約四尺(三尺為一米),是全國著名的六條仁義胡同之一,經過歷史的變遷,至今依然是鄰里和睦的典範。位於中大街中段的當代汝州籍書畫篆刻家張紹文先生故居,系清代建築,保存較為完好,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它和主人張紹文交映生輝,已入選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間建築保護名錄。

經濟、社會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鐘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落實“工業強市、和諧立市、文化名市、生態靚市”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圍繞“東城、西村、北景、南區”戰略,以“兩提兩創”為抓手,立足區位優勢,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重點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和高新科技經濟,形成三個比較明顯的經濟功能區。一是依靠傳統種植、養殖優勢,加大規模養殖和特色種植力度,拐棍李、程樓、閆莊、二里店等居(村)已成為市區重要的蔬菜、肉蛋奶供應基地;二是藉助區位優勢,在丹陽東路兩側大力發展批發貿易服務業,目前該區的七星電器、交通商場、樂達公司、老城商貿、九州家具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商貿企業已經發展壯大,家電、家具批發已形成規模,成為市區最繁華的新興商貿區;三是依託科技園區平台優勢,大力發展高新產業、加工製造業、物流業。在轄區規劃建設的汝東高新科技園區,以中心城區東部為發展方向,以打造品牌集聚區為目標,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等行業為主導產業,輔助部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且無污染的輕工製造項目,與汝南工業園區形成“一輕一重”、“一南一北”的工業發展格局,現已入駐企業12家,凸顯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發展潛力巨大,為汝州市大招商、招大商、承接東南部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台。
目前,隨著北汝河治理的推進,以及市委、市政府東城戰略的實施和二里店新型社區的規劃建設,以南環路和高新科技園區為支撐的東南部經濟發展框架已經形成,鐘樓經濟呈現平穩快速發展態勢,發展後勁十足。2012年財政收入突破6000萬元大關,完成6770萬元,占目標5848萬元的116%,同比增長31.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6542萬元,占目標6500萬元的101%,同比增長31%;固定資產完成117200萬元,占目標110000萬元的106.5%,同比增長6.1%;招商引資完成105000萬元,占目標100000萬元的105%,同比增長16.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總額完成26300萬元,占目標26160萬元的10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單位萬元產值能耗降低率實現市定指標;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076元,同比增長18%。
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首要之年,也是我市持續推動發展,加速提升的關鍵之年,鐘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按照汝州市“三個高於”“兩個翻番”目標及“東城、西村、南區、北景”戰略,立足區位優勢,審時度勢,積極圍繞一個目標(建設經濟騰飛、社會和諧的新鐘樓),抓好兩個方面(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社會穩定);認真實施三大工程(全員招商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積案化解工程),力爭實現“四增兩減”(工業產值增加、財政收入增加、集體經濟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信訪總量減少、污染排放減少),全面完成市里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再攀鐘樓經濟社會發展新高峰,為建設富裕文明、平安和諧汝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