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裡的北京十一學校》是2016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強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鏡頭裡的北京十一學校
- 作者:李強
- 類別:教育讀物/攝影藝術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 頁數:197 頁
- 定價:68.00
- ISBN:9787504189288
- 策劃:源創圖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圖書前言,圖書後記,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最直觀了解北京十一學校的攝影集。在三年多的時間裡,作者拍下了數萬張照片,用鏡頭記錄了十一學校的變革,留下來無數珍貴的瞬間。本書精選了150餘張照片,從“理念、課程、教師、學生、教室、活動”等諸多側面,按“快樂、充滿選擇、平等、自主學習、尋找同伴、學生做主、注重體驗和國際化”8個專題,涉及48個關鍵點,展現了一所不一樣的學校。讀者從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清新和創意,感受到濃濃的教育情懷,更能直觀地看到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智慧,看到未來教育的圖景。
《鏡頭裡的北京十一學校》適合中國小教師、校長、學校管理者閱讀。也適合於校園攝影愛好者、學校文化設計者等閱讀。
作者簡介
李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攝影專業高級教師。有《中學攝影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譜寫光與影的交響曲》等論文在《中國攝影報》《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有《過年》《童年》等若干作品在攝影比賽中獲獎,舉辦過“行走的風景”等專題攝影展覽。
熱心於攝影教育事業和校園生活拍攝,注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從事攝影教學20年,每年都培養若干攝影特長生。出版了《青少年攝影教程》《中外攝影佳作賞析》《攝影畫面要素解析》《光影鑑賞》《攝影成功100例》《精品攝影解讀》《行攝中國》《提高攝影用光水平的80個關鍵點》《中學攝影》和《鏡頭裡的信天游》等十多本專著。
圖書目錄
序:他所拍攝的不只是一所學校(李斌)
前言
- 快樂的學校 A school full of joy
- 充滿選擇的學校 A school providing many choices
- 平等的學校 A school built on equality
- 自主學習的學校 A school promoting independence
- 尋找同伴的學校 A school for life-long friendship
- 學生做主的學校 A school driven by students
- 注重體驗的學校 A school encouraging hands-on experience
- 國際化的學校 A school for international vision
後記
圖書序言
他所拍攝的不只是一所學校
李斌
作為報社的一名文字記者,我在欣賞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照片時,難免生出一絲挫敗感:我哼哧哼哧在鍵盤上敲下的有關十一學校的一些文字,在李強老師拍攝的照片前,黯然失色了。
作為十一學校的“冬粉”,我在翻開這本攝影集之後,又是感到驚喜的。李強老師所拍攝的這些畫面,有的我無緣親歷,有的我當時就在現場,但見他用鏡頭把一所真實的、立體的、五彩斑斕的學校拉近到了我們眼前,不管你與它相隔多遠,那些被定格的瞬間皆可觸摸,引發你的聯想。每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心動的教育故事。
20世紀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拍攝殘酷的戰爭如此,用鏡頭記錄一所學校的轉型也同樣如此。我最羨慕李強老師的一點,還不是他的攝影技術,而是他能夠生活在十一學校,有足夠多的機會、時間去親歷、觀察和記錄這所學校發生的故事。而我,只能通過有限的親眼目睹與事後的採訪,去報導這所志在成就偉大的中學。我與十一學校在物理空間上的距離,便決定了“我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深以為憾。
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這位攝影教師的生活似乎簡單到可用一句話來概括:除了上課,就是背著他的相機出入校園的各個角落,拍下了不計其數的照片。李強老師給我粗淺的印象是低調而寡言,但我從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他對一所學校高度的認可與熱烈的愛,他是在用鏡頭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與情感。李強老師說他經常要奔跑著去拍攝,因為在十一學校,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每天都在發生值得不斷按下快門的瞬間。我能夠理解他那種急切的、要在現場、擔心錯過的心情,對此我感同身受,恨不能在十一學校住上幾年。
我雖是一名記者,也拍過不少照片,但對於攝影的角度、構圖、光與影的利用,還是一個門外漢。我無法從專業的角度對李強老師的照片做出評價,但能明顯感覺到這些照片撲面而來的感染力,它們讓我在欣賞的同時生髮許多感嘆,以及對這所學校的嚮往。能有這樣的效果,不僅在於攝影師高明的視角,更在於被記錄者的真實與自然。在這裡,找不到一張擺拍的照片,攝影師所做的,就是把鏡頭對準人,忠實地、及時抓拍。
相信,李強老師的這些作品會刷新許多讀者對學校形象的認知,並豐富他們對一所學校的想像。十一學校之於中國教育的示範與引領意義已經顯現,而且會在若干年後更加凸顯。在我看來,李強老師不僅是在記錄十一學校的過去與現在,也是在拍攝中國基礎教育的未來。我們期待能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像這所中學一樣,營造健康積極的生態,讓師生們各得其所,又互相影響,彼此支持,共同生長。
當然,十一學校這場變革的複雜與艱難、勇氣與智慧、光榮與夢想,又絕不是一個攝影師的鏡頭所能記錄萬分之一的。
寫到這裡,我意識到,讓一名文字記者來給一位攝影師的作品寫序,真是多此一舉。“一圖勝千言”,大家不妨翻閱這些照片,看看李強老師怎樣用他的鏡頭把一所不一樣的學校帶到了我們面前。
(序言作者系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
圖書前言
有一所學校,以國慶之日命名,與共和國一起成長,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有一所學校,以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為使命,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養,熔鑄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有一所學校,海納百川,包容共生;聚天下英才,做創新事業,以一流的質量和卓越的隊伍為戰略目標。這所學校,著力於培養志遠意誠、思方行圓,即志存高遠、誠信篤志、行為規範、思維活躍的民族脊樑和社會棟樑;這所學校,是一所不一樣的學校,這就是我眼中的北京十一學校!
近年來,北京十一學校在教育教學領域進行了根本性變革,帶來了整個學校的轉型,尤其是在課程體系方面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實行選課走班,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十一學校有著豐富多彩的創新性較強的系列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2014年2月27日,教育部把新聞發布會現場搬到一所中學——北京十一學校,而且是專門為了推薦這所中學的改革經驗,這是前所未有的。
這是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這裡是一個充滿選擇的校園,以學生為主體,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在學科教學上,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開發獨特的課程體系;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行政班,沒有班主任,每個學生的課程表都不一樣,學生們每天根據自己的選擇在不同教室走班上課;校園裡有學生自己開辦的廣告公司,有學生經營的小木屋,有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等;走進學校,你會發現這裡的學生陽光、自信、快樂,每個學生的臉上都有幸福的笑容,而且高考成績也名列北京市前茅。
鏡中寫春秋,方寸匯風雲。為了追求攝影之美,過去的二十多年我利用節假日時間帶著相機去了許多地方。大自然的奇美瑰麗、各地習俗的豐富多彩,為我提供了無窮的創作源泉,但那些側重的是風光攝影和人文攝影。近年來,我在從事攝影教學之餘,拍攝比較多的是校園生活。與風光攝影相比,校園生活攝影更加豐富多彩,側重表現的是人物活動,並且要體現一些教育理念。在校園內拍攝,需要融入校園生活,通過抓拍的方式去捕捉一些細節,表現一些生動而又感人的瞬間。
在過去的三年多,我認真觀察十一學校的變革,透過鏡頭記錄學校的變化,為基礎教育改革留下真實的瞬間,一個希望通過圖片來圖說十一學校的成書構思得以萌發。為此,我選擇內涵豐富並具有較強感染力的圖片來彙編成冊。我希望通過這些圖片來展示學校不同領域的變化,折射學校的價值文化體系,並從不同側面展現十一學校的創新做法和卓越魅力。
在這本書里,關於這所學校的獨特之處,我運用關鍵字和關鍵點來梳理影像背後的信息主線。本書用了八個部分來分別表述“快樂、充滿選擇、平等、自主學習、尋找同伴、學生做主、注重體驗和國際化”這些關鍵字;為了讓讀者準確理解這八個關鍵字,我還在每章開始引用了李希貴校長的一些語錄或體現十一學校辦學理念的概括性文字。每章又介紹了一些關鍵點,全書大約涵蓋48個關鍵點,並對每個關鍵點進行了簡要闡述。這樣便於大家全面、系統而又直觀地認識十一學校,發現用眼睛看不見的十一學校。
十一學校有一批具有教育家情懷和境界的教職工,有大量充滿個性、富有創意而又積極進取的學生,每天都有許多值得拍攝的活動,有許多讓人感動的教育故事。我經常是奔跑著去拍攝,用感動來按下相機快門,這或許正是十一學校的教育感召力,令我們一直在奮勇前行!
圖書後記
攝影猶如人的第三隻眼,透過鏡頭,用方寸畫幅就可以呈現內容豐富的影像,特定情境下,可以說是一圖勝千言。當我用鏡頭聚焦北京十一學校,我發現這所學校有許多值得按動快門的地方,有許多感人的場景和細節,有時還會有一些熱鬧非凡的活動,這一切都在與眾不同地詮釋著全新的教育。
我走進十一學校已經三年多了,從校園裡的一草一木到課堂上的老師學生,我逐漸地熟悉和了解這所學校,這的確是一所與眾不同、完全不一樣的學校。於是我不斷地用相機進行描述和記錄,經常是攝影課剛結束就馬上趕到學校活動的現場去拍攝,有時甚至需要在多個活動中穿梭。在十一學校1200多天,我嘗試用影像來解析這所學校的獨特魅力,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十一學校的理念太多元、內涵太豐富。
十一學校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通過這些照片我們可以發現,十一學校的校園環境不一樣、教育理念不一樣、課程設計不一樣、學科教室不一樣、育人模式不一樣、學生風貌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特色正是這所學校的個性所在,也是這所學校的偉大之處。透過鏡頭,我們看到學校與時俱進、不斷變革,可謂新學校的榜樣;我們也看到學生逐漸蛻變、脫穎而出,可謂青春激揚;我們還看到老師在這裡辛勤耕耘、倍感幸福,可謂別具風采!通過解讀十一學校的這些照片,我們能生動直觀地看到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步伐和成果。我想透過鏡頭裡凝固的瞬間來描述,向人們展現這所學校不一樣的內涵。
歷經三年多的時間,我在十一學校拍攝的照片已經不計其數,從幾個移動硬碟里精心挑選了百餘幅彙編成冊,希望能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這所學校的某些特質。我想,將來十年或者幾十年後,再看這些圖片,會更有歷史價值,正如將來再看十一學校的這場改革一樣。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要感謝十一學校的廣大師生,是他們的教育改革和實踐讓我深受感動,感謝他們配合我的拍攝工作;感謝李茂老師、吳法源老師幫助進行選題策劃和指導;感謝楊雄老師在日常拍攝和圖書出版方面的寶貴建議和悉心幫助;感謝官天一老師、李建平老師,是他們讓我更加了解十一學校;感謝鮑效農老師和於光勇先生對於本書提出的寶貴建議;感謝李斌老師百忙之中為本書寫序;感謝藝術學科所有老師的鼓勵和幫助;感謝郭華苓和李幸雪兩位十一學校畢業生的協助;感謝源創圖書編輯團隊許揚、楊霞等人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