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國》是由著名作家陳彤執筆撰稿的一部經典作品,本書以中國青年報記者所記錄的新中國歷史影像記憶為線索,刻映出扣動心弦的瞬間。用生動的筆觸譜寫下一幕幕令人盈眶的感動。全書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分激情歲月、轉折年代、尋夢中國、醒思期盼四部分。它直擊新中國歷史大節點,用100餘幕精彩瞬間再現了國人久違缺失的信仰、真誠和激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鏡頭中國:一起追味感動我們的瞬間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5732161, 9787505732162
- 作者:陳彤 《中國青年報》
-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頁數:233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你是否在追味歲月陳跡?
這裡珍藏著我們永恆的共同記憶。
你是否曾感懷往事狂潮?
這裡珍藏著激情年華的感動回眸。
你是否感慨感動不在?
這裡珍藏著我們心頭共鳴的情懷。
十餘位共和國攝影記者用生命寫就的新中國史,100餘幕經典瞬間喚回我們久違缺失的信仰、真誠和激情,帶我們一起去體悟感懷。
這裡珍藏著我們永恆的共同記憶。
你是否曾感懷往事狂潮?
這裡珍藏著激情年華的感動回眸。
你是否感慨感動不在?
這裡珍藏著我們心頭共鳴的情懷。
十餘位共和國攝影記者用生命寫就的新中國史,100餘幕經典瞬間喚回我們久違缺失的信仰、真誠和激情,帶我們一起去體悟感懷。
作者簡介
陳彤 作家 編劇 現供職中國青年報社
曾出版隨筆集《女人的幸福與什麼有關》《當男人說想你的時候》《看破紅塵愛紅塵》《有多少愛可以胡來》等;長篇小說《灰姑娘》《男人底線》《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等;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與王海鴒合作編劇)《馬文的戰爭》《你是我愛人》《妯娌的三國時代》等;電影《我願意》原著兼編劇。2013年,為中國青年報社編寫《鏡頭中國》,她用凝練的文字刻照出了一部六十年來中國青年報記者鏡頭下的新中國史。她的作品觀點獨到,筆風犀利,直指人心,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曾出版隨筆集《女人的幸福與什麼有關》《當男人說想你的時候》《看破紅塵愛紅塵》《有多少愛可以胡來》等;長篇小說《灰姑娘》《男人底線》《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等;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與王海鴒合作編劇)《馬文的戰爭》《你是我愛人》《妯娌的三國時代》等;電影《我願意》原著兼編劇。2013年,為中國青年報社編寫《鏡頭中國》,她用凝練的文字刻照出了一部六十年來中國青年報記者鏡頭下的新中國史。她的作品觀點獨到,筆風犀利,直指人心,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圖書目錄
第一篇激情歲月
004 民眾大遊行
006 偉大友誼的見證
011 為毛主席點菸
015 除“四害”
016 井岡山牌小轎車誕生
018 勸業場的早晨
021 堅決支持一切被壓迫民族的反帝愛國鬥爭
023 深入持久地學習毛澤東著作
028 以社為家,鬥志昂揚
032 以農為榮
033 49號車上的雷鋒精神
036 父是英雄兒好漢
041 農業學大寨
043 鐵人王進喜
046 模範社員郭鳳蓮
048 爭做貧下中農的好兒女
050 牢記血淚仇 守衛長江口
052 苦練殺敵本領 堅決保衛祖國
第二篇轉折年代
055 悼念周恩來總理
058 大中小學生統一服裝式樣展覽
064 第二次解放
067 女排奪冠歸來
069 離別時刻
070 小平您好
076 激情似火
077 老山故事
078 破產的滋味
080 換煤氣罐
081 令人震驚的一千萬
082 民主的進程
085 春風
第三篇尋夢中國
088 1993年七運會
091 希望工程
092 黑白人生
113 農村舊觀念
114 悲喜申奧
118 李建泉的平凡世界
124 香港回歸
125 洪水之殤
第四篇醒思期盼
130 三峽移民
151 抗擊非典
162 兩黨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
167 川東天然氣井噴
174 公安系統大比武
175 “神六”發射
177 悲情汶川
188 奧運聖火
189 另類的視覺奧運
198 我的“眼睛”
200 又唱毛澤東
204 災害連連
212 兩會回眸
217 關注底層
224 高鐵專題
後記
004 民眾大遊行
006 偉大友誼的見證
011 為毛主席點菸
015 除“四害”
016 井岡山牌小轎車誕生
018 勸業場的早晨
021 堅決支持一切被壓迫民族的反帝愛國鬥爭
023 深入持久地學習毛澤東著作
028 以社為家,鬥志昂揚
032 以農為榮
033 49號車上的雷鋒精神
036 父是英雄兒好漢
041 農業學大寨
043 鐵人王進喜
046 模範社員郭鳳蓮
048 爭做貧下中農的好兒女
050 牢記血淚仇 守衛長江口
052 苦練殺敵本領 堅決保衛祖國
第二篇轉折年代
055 悼念周恩來總理
058 大中小學生統一服裝式樣展覽
064 第二次解放
067 女排奪冠歸來
069 離別時刻
070 小平您好
076 激情似火
077 老山故事
078 破產的滋味
080 換煤氣罐
081 令人震驚的一千萬
082 民主的進程
085 春風
第三篇尋夢中國
088 1993年七運會
091 希望工程
092 黑白人生
113 農村舊觀念
114 悲喜申奧
118 李建泉的平凡世界
124 香港回歸
125 洪水之殤
第四篇醒思期盼
130 三峽移民
151 抗擊非典
162 兩黨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
167 川東天然氣井噴
174 公安系統大比武
175 “神六”發射
177 悲情汶川
188 奧運聖火
189 另類的視覺奧運
198 我的“眼睛”
200 又唱毛澤東
204 災害連連
212 兩會回眸
217 關注底層
224 高鐵專題
後記
後記
本書記述的是北京東直門海運倉2號——《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的擔當,還有情懷。
1951年,報紙創辦之初,從業者平均年齡僅有21歲,這被著名記者范長江稱作“新聞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來自學校及其他地方的年輕人匯聚這裡,一些人拿起照相機,開始從事他們並不熟悉的工作。走近領袖,走近工農,走向殿堂,走向田間,快門聲熱火朝天。宣傳,還是新聞?照相,還是攝影?組織加工,還是擺布?攝影幹部,無冕之王,還是個照相的?在糾結中,他們激情滿懷地投身新中國的建設,在對“反右”、“大躍進”的報導中,在面對那用門板與鐵鍋煉出來的廢疙瘩時,他們也曾滿懷迷茫;在大饑荒的傳說中,他們拍攝堆積如山的老南瓜,止步於真相的門檻邊;面對一步步到來的“文化大革命”,他們也曾用圖像熱情禮讚,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風暴到來時,報紙停刊,他們終被放逐。
“文革”10年,《中國青年報》停刊12年,直到1978年才復刊。這時,工廠里滿身油污,田野里滿身泥巴,熟悉了鐵錘與鍬把子的攝影記者們,抬頭望天,面對一個新世界時,除了振顫,還有迷茫。一批年輕人,從北大荒、部隊、工廠、街道,及至院校步入攝影記者的隊伍,他們熟悉社會生活,擁有這個行業可貴的底層經驗,伴隨著生機勃勃的改革開放步伐,創造了一個年代紙質媒介的攝影神化。從“小平您好”到“希望工程”,從“望長城內外”到“9·23不眠之夜”,業內,甚至廣大讀者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賀延光、解海龍、劉占坤、鄭鳴、程鐵良、劉昕……他們伴隨著這張報紙的輝煌時期。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一批學子陸續進入這支隊伍。他們接受過較為系統的教育,期待遵從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從事這一神聖的職業。他們具有寬闊的視野,又勇於直面當下,本書很大一部分記述了他們的擔當與情懷。如晉永權曾多次赴長江三峽庫區及黃河沿岸採訪移民:李建泉多次遠赴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報導那裡的民生狀況。這期間,年輕一代攝影記者具有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與水準,如趙青關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系列報導曾獲得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一等獎;印尼海嘯期間,女記者鄭萍萍獨自前往災區,工作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陳劍在時政報導和災難報導方面頗多建樹,他拍攝的領導人形象得到廣泛認同,為此,他還作為新聞界的傑出青年代表受到時任總理溫家寶的接見;記者楊姣深入民工子弟中間及他們的故鄉,也拍出了不少優秀的新聞照片。
無論是熱鬧的國家慶典現場、地震災害的核心區、時尚的風口浪尖上,還是普通人的容顏里,總有《中國青年報》的攝影記者們。
他們,在現場!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攝影部原主任)
1951年,報紙創辦之初,從業者平均年齡僅有21歲,這被著名記者范長江稱作“新聞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來自學校及其他地方的年輕人匯聚這裡,一些人拿起照相機,開始從事他們並不熟悉的工作。走近領袖,走近工農,走向殿堂,走向田間,快門聲熱火朝天。宣傳,還是新聞?照相,還是攝影?組織加工,還是擺布?攝影幹部,無冕之王,還是個照相的?在糾結中,他們激情滿懷地投身新中國的建設,在對“反右”、“大躍進”的報導中,在面對那用門板與鐵鍋煉出來的廢疙瘩時,他們也曾滿懷迷茫;在大饑荒的傳說中,他們拍攝堆積如山的老南瓜,止步於真相的門檻邊;面對一步步到來的“文化大革命”,他們也曾用圖像熱情禮讚,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風暴到來時,報紙停刊,他們終被放逐。
“文革”10年,《中國青年報》停刊12年,直到1978年才復刊。這時,工廠里滿身油污,田野里滿身泥巴,熟悉了鐵錘與鍬把子的攝影記者們,抬頭望天,面對一個新世界時,除了振顫,還有迷茫。一批年輕人,從北大荒、部隊、工廠、街道,及至院校步入攝影記者的隊伍,他們熟悉社會生活,擁有這個行業可貴的底層經驗,伴隨著生機勃勃的改革開放步伐,創造了一個年代紙質媒介的攝影神化。從“小平您好”到“希望工程”,從“望長城內外”到“9·23不眠之夜”,業內,甚至廣大讀者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賀延光、解海龍、劉占坤、鄭鳴、程鐵良、劉昕……他們伴隨著這張報紙的輝煌時期。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一批學子陸續進入這支隊伍。他們接受過較為系統的教育,期待遵從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從事這一神聖的職業。他們具有寬闊的視野,又勇於直面當下,本書很大一部分記述了他們的擔當與情懷。如晉永權曾多次赴長江三峽庫區及黃河沿岸採訪移民:李建泉多次遠赴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報導那裡的民生狀況。這期間,年輕一代攝影記者具有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與水準,如趙青關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系列報導曾獲得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一等獎;印尼海嘯期間,女記者鄭萍萍獨自前往災區,工作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陳劍在時政報導和災難報導方面頗多建樹,他拍攝的領導人形象得到廣泛認同,為此,他還作為新聞界的傑出青年代表受到時任總理溫家寶的接見;記者楊姣深入民工子弟中間及他們的故鄉,也拍出了不少優秀的新聞照片。
無論是熱鬧的國家慶典現場、地震災害的核心區、時尚的風口浪尖上,還是普通人的容顏里,總有《中國青年報》的攝影記者們。
他們,在現場!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攝影部原主任)
序言
序
賀延光
這是中國青年報編輯的一本畫冊,照片全部出自她的記者之手。
中青報誕生六十二年了,我在這兒服務了近三十年,算個不老不小的人,重讀這些作品,分外親切,感慨更多。
這張報紙一直有使用大照片的傳統,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她的攝影記者如洪克、舒野、賈化民、鐵矛、潘英、王裕量等人在新聞界攝影界就異常活躍,他們的作品廣為人知,有的還被印刷成幾十萬份的宣傳畫傳播。如果現在有人還有收藏,肯定是價值不菲的珍品了。
儘管記者們激情澎湃,忘我努力,但在那個媒體宣傳的特定年代,在如實記錄時代表象的同時,許多照片扔難擺脫宣傳品的味道,其過程稍有不慎,便厄運當頭。比如在新聞界引起沸沸揚揚一再檢討的“左葉事件”,就是因中青報攝影記者爭取採訪權利而引發的;還有賈化民提出的新聞照片“一要新,二要快”,也被當做資產階級新聞觀,在全國攝影界飽受批判。現在回頭看,那些事情是多么荒唐。
“文革”後的一九七八年中青報復刊時,正值國家百廢待興。在改革開放銳意進取的大潮中,中青報和她的記者思想解放,意氣風發,在全國媒體中第一個刊發了四五運動的圖片,為中央正式平反天安門事件營造了輿論氛圍;她也是第一個在報紙上開展了攝影作品的大討論,就反映中越邊境衝突題材的組照《出征》,進行了兩三個月的討論,為新聞攝影應該彰顯的真情與人性搖旗吶喊;她還連續數年舉辦了《八十年代年輕人》攝影比賽,是第一個在全國報紙中吸引攝影愛好者廣泛參與辦報,並贏得了讀者的肯定與好評。
中青報對新聞圖片的重視還特別體現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上。我記得一次新年聚餐,總編輯向攝影記者們敬酒,他說,希望你們多拍照片,多拍好照片,在各種攝影比賽中多拿獎!要知道,那時不少報紙還把攝影記者參與社會的比賽活動當成大逆不道呢!
如果說中青報優秀的攝影記者人才輩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沒有把攝影工作僅僅作為一個部門的事。在報社的評報欄上,常有對一幅照片使用優劣的評判,爭論的言辭之直率、之尖銳非外人所知曉。一位老總說,晚上值班,我一看到好照片,兩眼就放光,情緒就上來了,總要想方設法把它運用好。反之,若拿不出滿意的照片,攝影部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就是在這種討論與磨合的業務氛圍中,記者越來越職業,編輯對圖片取捨處理也越來越專業了。
還有件事我記憶頗深,在報導1991年華東水災出發之前我和總編輯一段簡短的對話。我說,怎么也不能把它(這場災難)僅僅看作是抗洪搶險的一場壯舉吧?他盯著我問,你有什麼想法?我說,第一是災情,第二才是救災。老總說,這就對了,災難披露得不充分,抗災能有什麼意義!須知,長期以來,一些負面新聞正面做似乎成了新聞從業的習慣,就是不久前對大連吞噬了百餘條性命的一場大火,有報紙竟把“奏響了抗災搶險的共產主義凱歌”做成新聞標題躍然紙上。這件不起眼的事,我卻始終難忘。也正是中青報的攝影採訪,同步於整個編輯部的不停頓地觀察與實踐、反思與創新,才可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稱道的成績。
中青報的圖片之所以得到讀者的喜愛和受到業內的肯定並產生了重要影響,最根本的原因,是它逐漸擺脫了千人一面,鶯歌燕舞的窠臼,尊重和回歸了新聞與攝影的自身規律,將鏡頭直接面對了社會生活,直接面對了人的喜怒哀樂,在信息的傳遞中,表達立場,抒發情感,從而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我還想起1978年,洪克面對欲申請加入報社的我問,你真的想當攝影記者?我說,是。他若有所思,說,你可要想好了,當記者可就當不了官了!這句話,我記了幾十年。在中國,新聞記者是個很特殊的職業,你做新聞,可以選擇誠實,也可以躲避真相;可以問心無愧,也可以苟且趨利;可以贏得信任,也可以背負罵名。因為在破浪而行的航船上,畢竟做一名合格的瞭望者總比做一名歌唱者要付出許多。我和我的同仁們還明白,對事實負責,對讀者負責,對時代負責,這一嚴肅的考題,是從我們的每一次採訪開始,並貫穿於記者整個的職業生涯。
一個人拍的圖片可以講述一個新聞故事,一批人拍的圖片能夠看懂一個社會形態,一家報紙幾十年刊載的圖片,便是在展示一段歷史進程了。
如果你立志從事新聞攝影,這裡每位作者的經歷都可能變為你的財富;如果你有興趣研讀中國曆程,這裡每幅畫頁都可能幫助你思索。我以為,這就是這本畫冊出版的意義。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攝影部原主任)
賀延光
這是中國青年報編輯的一本畫冊,照片全部出自她的記者之手。
中青報誕生六十二年了,我在這兒服務了近三十年,算個不老不小的人,重讀這些作品,分外親切,感慨更多。
這張報紙一直有使用大照片的傳統,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她的攝影記者如洪克、舒野、賈化民、鐵矛、潘英、王裕量等人在新聞界攝影界就異常活躍,他們的作品廣為人知,有的還被印刷成幾十萬份的宣傳畫傳播。如果現在有人還有收藏,肯定是價值不菲的珍品了。
儘管記者們激情澎湃,忘我努力,但在那個媒體宣傳的特定年代,在如實記錄時代表象的同時,許多照片扔難擺脫宣傳品的味道,其過程稍有不慎,便厄運當頭。比如在新聞界引起沸沸揚揚一再檢討的“左葉事件”,就是因中青報攝影記者爭取採訪權利而引發的;還有賈化民提出的新聞照片“一要新,二要快”,也被當做資產階級新聞觀,在全國攝影界飽受批判。現在回頭看,那些事情是多么荒唐。
“文革”後的一九七八年中青報復刊時,正值國家百廢待興。在改革開放銳意進取的大潮中,中青報和她的記者思想解放,意氣風發,在全國媒體中第一個刊發了四五運動的圖片,為中央正式平反天安門事件營造了輿論氛圍;她也是第一個在報紙上開展了攝影作品的大討論,就反映中越邊境衝突題材的組照《出征》,進行了兩三個月的討論,為新聞攝影應該彰顯的真情與人性搖旗吶喊;她還連續數年舉辦了《八十年代年輕人》攝影比賽,是第一個在全國報紙中吸引攝影愛好者廣泛參與辦報,並贏得了讀者的肯定與好評。
中青報對新聞圖片的重視還特別體現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上。我記得一次新年聚餐,總編輯向攝影記者們敬酒,他說,希望你們多拍照片,多拍好照片,在各種攝影比賽中多拿獎!要知道,那時不少報紙還把攝影記者參與社會的比賽活動當成大逆不道呢!
如果說中青報優秀的攝影記者人才輩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沒有把攝影工作僅僅作為一個部門的事。在報社的評報欄上,常有對一幅照片使用優劣的評判,爭論的言辭之直率、之尖銳非外人所知曉。一位老總說,晚上值班,我一看到好照片,兩眼就放光,情緒就上來了,總要想方設法把它運用好。反之,若拿不出滿意的照片,攝影部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就是在這種討論與磨合的業務氛圍中,記者越來越職業,編輯對圖片取捨處理也越來越專業了。
還有件事我記憶頗深,在報導1991年華東水災出發之前我和總編輯一段簡短的對話。我說,怎么也不能把它(這場災難)僅僅看作是抗洪搶險的一場壯舉吧?他盯著我問,你有什麼想法?我說,第一是災情,第二才是救災。老總說,這就對了,災難披露得不充分,抗災能有什麼意義!須知,長期以來,一些負面新聞正面做似乎成了新聞從業的習慣,就是不久前對大連吞噬了百餘條性命的一場大火,有報紙竟把“奏響了抗災搶險的共產主義凱歌”做成新聞標題躍然紙上。這件不起眼的事,我卻始終難忘。也正是中青報的攝影採訪,同步於整個編輯部的不停頓地觀察與實踐、反思與創新,才可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稱道的成績。
中青報的圖片之所以得到讀者的喜愛和受到業內的肯定並產生了重要影響,最根本的原因,是它逐漸擺脫了千人一面,鶯歌燕舞的窠臼,尊重和回歸了新聞與攝影的自身規律,將鏡頭直接面對了社會生活,直接面對了人的喜怒哀樂,在信息的傳遞中,表達立場,抒發情感,從而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我還想起1978年,洪克面對欲申請加入報社的我問,你真的想當攝影記者?我說,是。他若有所思,說,你可要想好了,當記者可就當不了官了!這句話,我記了幾十年。在中國,新聞記者是個很特殊的職業,你做新聞,可以選擇誠實,也可以躲避真相;可以問心無愧,也可以苟且趨利;可以贏得信任,也可以背負罵名。因為在破浪而行的航船上,畢竟做一名合格的瞭望者總比做一名歌唱者要付出許多。我和我的同仁們還明白,對事實負責,對讀者負責,對時代負責,這一嚴肅的考題,是從我們的每一次採訪開始,並貫穿於記者整個的職業生涯。
一個人拍的圖片可以講述一個新聞故事,一批人拍的圖片能夠看懂一個社會形態,一家報紙幾十年刊載的圖片,便是在展示一段歷史進程了。
如果你立志從事新聞攝影,這裡每位作者的經歷都可能變為你的財富;如果你有興趣研讀中國曆程,這裡每幅畫頁都可能幫助你思索。我以為,這就是這本畫冊出版的意義。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攝影部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