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紅尾魚

鏡泊湖紅尾魚

鏡泊湖紅尾魚,學名為蒙古紅魚白、擬赤梢魚。屬鯉形目鯉科,鯿亞科。鏡泊湖紅尾魚肉瘦少脂肪,肉質銀白細嫩,口味地道,是上好的美味菜餚,一般製成鹹魚供食用。

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習性,分布環境,繁育,產量,營養價值,

簡介

鏡湖紅尾魚,學名蒙古紅鮐,是牡丹江泊湖特產,鱗小,肉質潔白細嫩,清康熙皇帝曾命御廚將紅尾魚列入宮廷譜。
鏡泊湖紅尾魚是種較大型的兇狠性魚類,最大個體達3千克左右,頭尖體窄,脊背略黑,身體白色,而尾部呈紅色,故稱之為紅尾。

形態

鏡泊湖紅尾魚體細長側扁,背部隆起;頭細長且尖,眼後頭部側扁。口小,稍上位,下頜角上頜突起,下頜前端有一小瘤狀突起。
尾柄較高。鱗細小,側線完全。背鰭起點略偏後,各鰭均小,尾鰭分叉淺。腹腔膜灰白色,帶有小黑點。背部灰綠色,體側銀白色,腹部白色。背鰭和尾鰭的上葉灰綠色,腹鰭、臀鰭和尾鰭的下葉鮮紅色,胸鰭灰黃色。

習性

紅尾屬於淡水野生魚類,是鏡泊湖的特產之一。它生活在緩流和靜水之中,體型順長苗條,酷似白條魚;鱗片銀白色,尾鰭分叉呈剪刀形,且下剪呈殷紅色。它 喜棲於水深2~3米的淺水區,以 小魚、湖蝦、無脊椎水生動物、浮游生物及昆蟲類為食。 紅尾游速快,在寬闊的水體中它是眾魚中的游泳健將。
鏡泊湖紅尾魚

分布環境

多生活於緩流水較大型的湖泊中,棲息在水的中上層,秋季往往由淺水湖泊進入河流深水處或遷至大湖深水處越冬。紅尾魚喜歡成群結隊在碧若藍天的湖水中游來飄去。

繁育

鏡泊湖紅尾魚性成熟較緩慢,體長26厘米的4齡魚性腺才成熟。
產卵期為6~7月,在大江中產漂浮性卵。平均懷卵量為36000粒,卵粒較大,卵黃直徑約為1.25毫米。一般1齡魚體長約為7.5厘米,2齡魚為13厘米,3齡魚為19.5厘米,4齡魚為26厘米,5齡魚為31厘米。
鏡泊湖紅尾魚鏡泊湖紅尾魚

產量

鏡泊湖紅尾魚的蘊藏量比較豐富,因鏡泊湖水深且水流平穩,適於紅尾魚生長繁殖,所以紅尾魚產量一直較高,其產量已占鏡泊湖總漁獲量的50%左右,成為湖區主要經濟魚類。
鏡泊湖紅尾魚

營養價值

紅尾魚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其肉質銀白細嫩,味道鮮美,為人們喜愛的美味佳肴。
鏡泊湖紅尾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