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階段

鏡像階段

鏡像階段,也被譯為鏡子階段,是拉康提出的精神分析術語,是拉康對精神分析理論正式貢獻的第一個主題。

鏡像階段描述了自我經由認同過程的形成,自我即某人認同於其自身鏡像的結果。鏡像階段表明了自我乃是誤認(méconnaissance)的產物,也是主體變得異化於其自身的場所。

正如納喀索斯的故事(在古希臘神話中,納喀索斯愛上了他自己的倒影)所清楚表明的那樣,鏡像階段同樣與自戀有著緊密的關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鏡像階段
  • 外文名:mirror stage/looking-glass phase(英文)
    stade du miroir(法文)
  • 適用領域精神分析
術語來源,理論發展,理論意義,

術語來源

拉康在1936年向舉辦於馬里安巴(Marienbad)的第十四屆國際精神分析大會提交了這一概念(雖然1936年的原始文稿從未得到出版,但在1949年出現了一則重寫的版本)。從此時起,鏡像階段便構成了貫穿在拉康全部著作中的一個持續的參照點。儘管鏡像階段的概念看似相當簡單,然而隨著拉康在各種不同的語境下對它的重申與修改,這一概念也在拉康的著述過程中呈現出了一種不斷增加的複雜性。
法國心理學家亨利·瓦隆早在1931年便首先描述了“鏡子試驗”(mirror test),此人也是拉康的朋友,儘管拉康將這一試驗的發現歸於鮑德溫。它指的是可以把人類嬰兒同與其親緣關係最接近的動物黑猩猩區分開來的一項特殊的實驗。半歲大的兒童與同齡的黑猩猩的不同,即在於前者會變得痴迷於其鏡中的映像,並且歡欣雀躍地把它接納為其自身的形象,而黑猩猩則會迅速認識到那一形象是虛幻的,並且喪失對它的興趣。

理論發展

拉康的鏡像階段概念(與瓦隆的“鏡子試驗”相反)遠遠不只是一項純粹的實驗:鏡像階段代表著主體性結構的一個根本性面向。
1936—1949,拉康似乎把鏡像階段看作可以在兒童的發展中被定位於一個特定時間上的有始(六個月大)有終(十八個月大)的階段,然而在此一時期末,已然存在著一些跡象表明他正在拓寬這一概念。
1950年代初期,拉康便不再把鏡像階段僅僅視為幼兒生活中的某一時刻,而是將其看作同樣代表著一種主體性的永久結構,即想像界秩序的範式;鏡像階段是一個“競技場”(stade),主體在其中被其自身的形象永久地捕獲並迷惑。
“(鏡像階段是)我為其賦予了雙重價值的一種現象。首先,因為它標誌著兒童心智發展上的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所以具有歷史性價值。其次,它代表著與身體形象之間的一種本質性的力比多關係。”
隨著拉康進一步發展鏡像階段的概念,他的強調便較少落在其“歷史性價值”之上,而是更多落在其“結構性價值”之上。因而,到1956年,拉康便能說:“鏡像階段遠非是出現在兒童發展中的一種純粹的現象。它闡明了二元關係的衝突性本質。”

理論意義

鏡像階段描述了自我經由認同過程的形成,自我即某人認同於其自身鏡像的結果。此種現象的關鍵,便在於人類嬰兒的早熟:在六個月大時,嬰兒仍舊缺乏運動協調性。然而,其視覺系統的發展相對超前,而這就意味著在對自己的身體運動獲得控制之前,嬰兒便能夠在鏡子中認出自己。嬰兒會將其自身的形象看作一個完型,而此一形象的綜合便與身體的不協調產生了一種反差的感覺,後者被體驗為一個碎裂的身體;這種反差首先會被嬰兒感受為與其自身形象的競爭,因為形象的整體性以碎裂威脅著主體,鏡像階段便在主體與形象之間引起了一種侵凌性的張力。為了解除這一侵凌性的張力,主體便認同那一形象,對於相似者的這一原初認同,便構成了自我。主體將其形象接納為其自身的這一認同的時刻,被拉康描述為一種狂喜(jubilation)的時刻,因為它導致了一種想像性的掌控感;“(孩子的)歡喜是由於它在預期自己尚未實際獲得的一定程度的肌肉協調性方面取得了想像性的勝利”。然而,當孩子將其自身不穩定的掌控感比較於母親的全能之時,此種狂喜也可能會伴隨著某種抑鬱性的反應。這一認同也涉及理想自我,其作用是充當對於未來整體性的某種許諾而把自我維繫在預期之中。
鏡像階段表明了自我乃是誤認(méconnaissance)的產物,也是主體變得異化於其自身的場所。它代表著主體在想像秩序中的引入。然而,鏡像階段同樣具有一個重要的象徵性維度。象徵秩序即體現在懷抱或扶持嬰兒的成人的角色之中。當主體歡欣雀躍地將其形象接納為其自身之後,他便會在下一刻把頭轉向代表著大他者的這個成人,仿佛要召喚大他者來認可這一形象似的。
正如納喀索斯的故事(在古希臘神話中,納喀索斯愛上了他自己的倒影)所清楚表明的那樣,鏡像階段同樣與自戀有著緊密的關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