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
最初出現於中奧陶世,主要分布在早、中志留世,至志留紀末期逐漸絕滅。
分布
生活在有礁石的溫暖淺海里。
特徵
這種群生珊瑚的單體是單個系列呈“全管狀”排列,每個珊瑚單體間有一個很細微的體管,個體骨胳呈橢圓筒狀,橫切面成鏈狀,鏈有直,有彎曲,把珊瑚單體分開或連線起來,並在單體間形成一個小空間,單體珊瑚圍繞成橢圓形,沒有隔膜,壁厚,橫隔數目眾多,多為扁平。個體間或有間隙管相聯,體內有
床板和隔壁刺。
1.復體鏈狀,由圓或橢圓形橫斷面個體組成
2.個體之間由共骨管存在
3.橫斷面長方形
4.橫板多而整齊
5.隔壁有時為十二列隔壁刺
鏈珊瑚化石
鏈狀珊瑚礁石,尋覓於
海南三亞海灘,是現代
珊瑚礁的產物,生成的時間大約幾十年或幾百年左右。相比之下,南海與湖南內地相距數千里,上方的鏈珊瑚化石是它的老祖宗。從生物遺傳學角度上看,經過數億年後其
細胞的
組成、
繁殖、
衍化、
外觀等
變化都不明顯,二者仍然如此雷同。欣賞中不禁感慨來源於遠古的
珊瑚蟲化石,歷經了
地殼運動中
地質、
地理和反覆多次滄海變桑田的變化。雖然,早已石化,但它們是湖南屋脊壺瓶山脈,億萬年來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者。
壺瓶山脈渫水流域的鏈珊瑚化石,石頭雖小,但上面成串的珠子相互連結,位置擺放整齊有序,酷似我們常見的珍珠項鍊,更像是珠寶商陳列布展後濃縮在石頭上的照片。仔細鑑賞,這些“
項鍊”來源於
古生代志留紀時代,是
微生物鏈
珊瑚蟲們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