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壺菌病

鏈壺菌病是由鏈壺菌目的鏈壺菌、離壺菌和海壺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中文名稱鏈壺菌病
英文名稱lagenidialesosis
定  義由鏈壺菌(Lagenidium)、離壺菌(Siropidium)和海壺菌(Haliphthoros)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危害對蝦、龍蝦、蟹及貝類的卵和幼體,最易發生於蚤狀幼體。患病幼體呈灰白色,不透明,不吃食,趨光性差,活動能力明顯下降。嚴重感染的卵體積較小,不透明,不能孵化。
套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級學科)
病原,流行情況,症狀,診斷,預防措施,治療方法,

病原

主要有鏈壺菌、離壺菌、海壺菌3個屬,其中鏈壺菌最為常見。
鏈壺菌的菌絲有分枝,偶有分隔,全實性,細胞壁薄,黃綠色,菌絲內有許多折光的圓形油滴。菌絲成熟後,從菌絲上長出細長的放出管,伸出宿主體外。放出管呈直線狀,其先端膨大成球形頂囊,在頂囊內形成許多有2根側生鞭毛的動孢子;動孢子呈梨形,動孢子放出後,頂囊消失。動孢子為一次游泳性,脫掉鞭毛,發育成休眠孢子。當休眠孢子遇到宿主後,就發芽長出菌絲。在5-35℃,含鹽0%-6%,pH6-10中均可以生長。
海壺菌與鏈壺菌相似,但沒有隔壁,不形成頂囊,動孢子為多次游泳性、休眠多次、多次動孢子的形狀均相同;由休眠孢子的一端長出絲狀發芽管,然後在發芽管的頂端膨大成菌絲。在2-35℃、含鹽0%-10%、pH4-10中均可生長。
離壺菌和鏈壺菌也十分相似,主要區別為老菌絲的頂端會形成膨大的卵圓形構造;會形成黃褐色、厚壁的抵抗細胞;不形成頂囊。

流行情況

在蝦、蟹育苗地區都有發生,主要危害卵及幼體,尤其是溞狀幼體。在發現患鏈壺菌病後,如不及時採取措施,使全池幼體在1-2天內全部死亡。

症狀

在疾病早期,幼體體內無明顯可見的菌絲體,但幼體不潑,腹部常彎曲、抽搐狀,有時在體表可看到附著的孢子。疾病嚴重後幼體呈灰白色、不透明,不吃食,趨光性差,活動能力明顯下降,散游於水的中下層,重者沉於池底。被鏈壺菌感染的卵及幼體,在顯微鏡下可看到彎曲、分枝的菌絲,在疾病早期看不到排放管和頂囊,嚴重時菌絲可穿出體表呈絨毛狀。在幼體死後,菌絲很快充滿全身組織,並產生動孢子、排放管和頂囊。嚴重感染的卵體積較小,不透明,呈褐色或淡灰色,卵不能孵化。

診斷

在顯微鏡下檢患病蝦、蟹的卵及幼體,如發現有大量分枝、彎曲的菌絲寄生,體表有從成熟菌絲向體外伸出的放出管,即可診斷為患真菌病。如要鑑定真菌的種類,則要觀察菌絲的形態、粗細,有無隔壁,放出管的形成方式,有無頂囊,動孢子的形狀,休眠孢子的發芽方式等。用蛋白腖葡萄糖酵母膏瓊脂或肉湯培養基(添加抗生素,以抑制細菌生長)可從被感染的卵和幼體中分離到致病真菌。

預防措施

1、最好採用微流水生態育苗。
2、對沉澱池、育苗池及工具進行認真的洗刷,並用二氧化氯或水產保護神、聚烯吡酮碘(又稱伏碘,PVP—I)消毒。
3、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選擇健壯的親體進行育苗。
4、當發現卵上有鏈壺菌寄生時,應將病體及時撈出銷毀,對其餘的抱卵蝦蟹用1/萬制黴菌素藥浴l小時。
5、育苗用水必須經過沉澱、過濾。
6、加強飼養管理,投餵鮮活飼料,池水中定期潑灑養殖保、多福可樂等益生菌,及時排污,保持水質優良。

治療方法

發現患病要及早治療,因疾病嚴重後就無法治癒。
(1)當被感染幼體上僅有鏈壺菌菌絲,而未形成大量頂囊和動孢子時,可將水位降低後全池潑制黴菌素,每立方米水體中放藥62.5克。藥浴2-2.5小時後再將水加滿,隔1小時後進行大換水。
(2)當幼體上不僅有菌絲,且已形成頂囊,向水中游出動孢子時,應將水位降低後,每立方米水體中放制黴菌素100克,藥浴1-1.5小時後再加滿池水,隔1小時後進行大換水。治療後頂囊內的原生質收縮,動孢子變形、或失去放散能力。
(3)輕度感染時,全池潑三氟樂靈1次(泰國產,含40%),每立方米水體0.02-0.03克;疾病較嚴重時要連潑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