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氧化物超導體,是由中國科學家首次率先獨立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
2024年1月11日,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首次發現入選202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鎳氧化物超導體
- 類型:全新高溫超導體系
鎳氧化物超導體,是由中國科學家首次率先獨立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
2024年1月11日,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首次發現入選202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鎳氧化物超導體,是由中國科學家首次率先獨立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2024年1月11日,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首次發現入選202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研究背景超導材料具有絕對...
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是證明物質是否具有超導性的兩個獨立判據。超導材料廣泛存在於金屬/非金屬單質、合金、金屬間化合物、過渡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以及部分有機導體、石墨烯、C結構材料等等。目前發現的超導材料已達數萬種以上,...
《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是基礎研究領域“從0到1”的突破。
《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是基礎研究領域“從0到1”的突破。
氧化銅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無機材料,已被廣泛套用於催化劑、超導材料、熱電材料、感測材料、玻璃、陶瓷等領域。常見的鈷、鎳、銅的氧化物的製備方法是採用溶液沉澱+煅燒法,即採用可溶性的鈷、鎳、銅金屬鹽(如:氯化鹽、硫酸鹽、硝酸鹽...
幾年以後(1993年)法國科學家發現了 135K 的汞鋇鈣銅氧超導體。2023年7月12日,《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
台北時間2023年7月12日晚上11點,《自然》雜誌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 導體。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是基礎研究...
霍夢五,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人物經歷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 主要成就 2023年7月12日晚上11點,《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副研究員孫華蕾、...
7月12日,《自然》雜誌刊登了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合作的成果:首次發現在14 GPa壓力下達到液氮溫區的鎳氧化物超導體。這是由我國科學家率先獨立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
2023年7月12日,《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王猛和清華大學教授張廣銘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主要貢獻 2011年獲葉企孫物理獎。十多年來, 本人一直從事強關聯多電子體系...
2023年7月,《自然》雜誌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這是中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是基礎研究領域“從0到1”的突破,...
2023年7月12日,《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主導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王猛和清華大學教授張廣銘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學科方向 所在學科:凝聚態物理 研究方向:強關聯電子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新...
06 我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開鑽 07 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首次發現 08 FAST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證據 09 世界首個全鏈路全系統空間太陽能電站地面驗證系統落成啟用 10 科學家闡明嗅覺感知分子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