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麥10號

鎮麥10號

鎮麥10號曾用名鎮08178,是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利用蘇麥6號和97G59採用雜交育種選育而成的春性中熟小麥品種。

鎮麥10號幼苗直立,葉色較深。分櫱力中等偏弱,耐寒性較好。株型較鬆散,抗倒性較好。生長清秀,穗層整齊,熟相好。穗紡錘型,小穗排列稍稀。長芒、白殼、紅粒,籽粒長卵形,硬質,籽粒飽滿,千粒重高。中抗小麥赤霉病,中感小麥紋枯病,感小麥白粉病、小麥黃花葉病毒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麥10號
  • 別名:鎮08178
  • 審定編號:蘇審麥201301
  • 選育者: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 作物名稱:小麥
  • 品種來源:蘇麥6號和97G59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鎮麥10號是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利用蘇麥6號和97G59選育而成的小麥品種。
1998年春,用蘇麥6號作母本,97G59作父本,有性雜交,採用系譜選育。F1至F10代均在本地按世代選株,其中2000年春在F2中選取150株,2001年在F3代的12個優良株系中選優株92株,2002年在F4中選擇優株71株,2003年在F5中選取65株,2004年在F6中選52株,2005年在F7代中選36株,2006年在F8代中選61株,2007年在F9代中選56株,2008年F10代中5個綜合性狀好,混收升鑒。在鑑定試驗中,鑑定號為“08178”的株系表現春性、分櫱力中等、植株較矮、莖稈粗壯、長相清秀且後期熟相好、子粒飽滿且全形質。該品種增產顯著,暫定名為鎮08178,升入品種比較和區域多點比較試驗。在試驗中,該品種綜合性狀好,與對照揚麥11相比,增產顯著。
2013年10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鎮麥10號
選育過程

特徵特性

農藝性狀:鎮麥10號綜合性狀較好。據2010-2013年江蘇省中試結果,10月25日至11月10日播種,翌年4月9-16日抽穗,全生育期206~214天,屬於中熟類型,比對照揚麥11遲1~2天。株高79~83厘米,基部節間粗短,株型較鬆散,穗紡錘型;分櫱力中等偏弱,葉色較深,群體整齊度好;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強,後期熟相好。有效穗為431.25萬/公頃,每穗37.98粒,千粒重44.03克。
品質特性:據2010-2012年江蘇省區域試驗統一取樣送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鎮麥10號兩年度平均結果為:容重815.0克/升,粗蛋白質含量14.3%,濕麵筋含量31.3%,穩定時間13.9min,屬於強筋小麥,指標達到《優質小麥—強筋小麥》(GB/T 17892-1999)二級優質強筋小麥標準。
抗性表現: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性鑑定,在江蘇省中間試驗中,鎮麥10號中抗赤霉病,中感紋枯病,感白粉病,抗黃花葉病毒病。

產量表現

鎮麥10號在江蘇省淮南小麥區試中,2010-2011年度平均產量6849.45千克/公頃,比對照揚麥11增產0.23%,居第11位,增產不顯著,9點次中4個點增產,增產點次率44.0%。2011-2012年度平均產量6417.00千克/公頃,比對照揚麥11增產7.07%,居第二位,增產差異達顯著,9點次中9個點增產,增產點次率100.0%。2年平均產量6633.23千克/公頃,比對照揚麥11平均(6414.45千克/公頃)增產3.41%。2012-2013年度在江蘇省進行的小麥新品系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6538.05千克/公頃,比對照揚麥11增產5.99%,7點次全部增產,增產點次率為100.0%。

適種區域

鎮麥10號適宜江蘇省淮南麥區種植。

栽培技術

  • 土地準備
小麥抗澇能力較差,應選擇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塊種植。前茬以水稻、豆科作物或綠肥為好。播種前,應及時整地,同時在整地時可施入多菌靈粉劑以降低病害的發生。
  • 適期播種
鎮麥10號適宜播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15日。播種方式可採用稻套麥,即前茬水稻還未收穫前,撒播;也可在水稻收穫後,滅茬旋耕機械條播,即前茬收完後,利用拖拉機進行滅茬、耕翻、旋耕、播種一次完成。播種量為230~450千克/公頃。播種深度以3~4厘米為宜。播後出苗到達三葉期,及時化學除草,可有效防除雜草。
  • 合理密植
江蘇淮南麥區小麥種植密度一般為450萬/公頃為宜,土壤肥力條件較好的地塊,可適當減少播種密度。推遲播期應當適當增加播種密度,每推遲10~15天,應增加2萬/公頃。
  • 科學施肥
基肥用量應根據土壤肥力情況,一般於整地時撒施尿素150千克/公頃、45%氮磷鉀複合肥(N15%、P2O515%、K2O15%)375千克/公頃作基肥,分櫱期和拔節期分別追施尿素120和150千克/公頃,可達7500千克/公頃的產量水平。
  • 防治病蟲草害
小麥病害主要有小麥赤霉病、小麥白粉病、小麥鏽病、小麥紋枯病。小麥赤霉病防治重點是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預防發生,當抽穗期間天晴、溫度高,麥子邊抽穗邊揚花,在始花期(揚花10%~20%)施藥最好。抽穗期低溫、日照少,麥子先抽穗後揚花,在始花期(10%揚花)用藥。藥劑推薦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一般年份在小麥抽穗揚花期使用,100毫升/公頃,機動彌霧機用水15千克,手動噴霧機用水30~40千克,若遇重發年份,7~10天后補噴1次,預防和治療效果極佳(對小麥赤霉病發病後有部分治療作用的藥劑);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800~1200倍稀釋液噴霧,或25%丙環唑乳油10~15毫升,隔5~7天防治1次,也可用機動彌霧機噴藥。此外小麥生長的中後期麥蚜、灰飛虱、黏蟲混發區,再加入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450克/公頃加98%磷酸二氫鉀1500~2250克/公頃或尿素,既兼治了害蟲,還預防了乾熱風。
  • 及時收穫
小麥收割過早,子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影響產量;小麥成熟後,需及時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