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羌堡口

鎮羌堡是大同鎮北部邊塞,與拒羌堡、拒門堡助馬堡並稱為 “鎮羌四堡”;又與破魯堡、滅魯堡威魯堡寧魯堡稱為“外五堡”。從堡與堡的相互關係上看,“鎮羌四堡”所處大同北部與內蒙古交界的大邊,東西走向一字排列。而“外五堡”則是從“內五堡”由東向西延伸而來。此段長城的走向是:東起內五堡鎮邊、鎮川、弘賜(分二道邊),向西經鎮魯、鎮河,接“外五堡”破魯堡、滅魯堡(於保全堡兩邊相匯)、接威魯堡、寧魯堡。鎮羌堡與外五堡的其他四堡距離稍遠,距破魯堡六十里。據史載,嘉靖二十二年(1543)巡撫詹榮添設鎮羌、破虜、滅虜、威虜、寧虜五堡,此五堡當時稱“外五堡”。幾年後,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二十八年(1549)間詹榮巡撫先後添設拒牆堡、拒門堡、助馬堡、保全堡、得勝堡等,由此,大同北部大邊與內蒙古交界的五個關堡就被稱為“塞外五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羌堡口
  • 設立時間:嘉靖二十四年(1545)
  • 記載:《三雲籌俎考》
  • :三丈八尺
史料記載,現狀,

史料記載

據《三雲籌俎考》載:堡城為嘉靖二十四年(1545)設,萬曆二年 (1574)磚包。城堡周“一里七分,高三丈
八尺,北距長城僅十五步”。此堡軍事地位重要,為邊塞首沖之地,據載,嘉靖三十年(1551),俺答汗部曾由此入邊大掠。鎮羌堡口屬大同鎮分巡冀北道所轄北東路。駐堡守備1員,官軍1053名,馬騾268匹頭。分邊長22里、邊墩28座。鎮羌堡口直接護衛長城得勝口與四城堡馬市、又是得勝堡之前衛。當時,明王朝與蒙古韃靼部落議和,在此設馬市。北方民族的馬牛牲畜與漢民族的茶葉絲綢等都在馬市交流,據傳馬市日進斗金,是古代“絲路”上著名的驛站。
鎮羌堡口鎮羌堡口

現狀

此處原開有馬市,今長城外側緊傍長城尚存馬市圍城遺址。鎮羌堡包磚早巳被拆走,只有黃土夯築牆體殘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