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塔,舊名占萬鰲塔。在海寧市鹽官鎮東南海塘邊。鎮海塔上觀潮,每逢潮汐之時,洪濤險浪,奔來眼底,猶如千軍萬馬,甚為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海塔
- 建造時間:1612年
- 舊名:占萬鰲塔
- 高:15丈
簡介,興建,修復,歷盡劫波,修舊如舊,幾點新意,
簡介
正處觀潮勝地。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建。塔身7級,平面呈六邊形,高15丈,周9丈6尺。有石磴通塔頂,外建迴廊翼欄。
竹林寺及鎮海塔建於一座湖心小島之上,有橋與陸地相連,鋼筋混凝土築成,八角樓閣式,高五層,每層出檐,檐上及塔頂覆蓋琉璃瓦,塔的第一層特別寬大,裡面是個迷宮,需要穿過迷宮才能找到登塔的樓梯,我們在黑暗的迷宮裡耗時半個多小時才找到登塔的入口,塔內有鐵梯可登上塔頂。
本人一向不贊成寺廟收取門票,從佛教的角度講,寺廟是宣揚佛法的場所,起到佛法學校的功能,和尚則是老師,哪有學校收取高額門票的?這些售票寺廟裡的和尚已經不再是老師,而是演員,依此類推,這類寺廟裡舉辦的法事活動只能稱之為商業演出了。
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公路,來到北關村,這裡緊鄰衡水湖,打聽古竹林寺無人不知,古寺遺址位於村北衡水湖中的一座小島上,距岸邊約500米,現在地上建築已無存,島上目前只有近年來民間集資建起的一座小廟。
和湖邊的漁民談好價錢,答應載我們到島上一游,小島約有足球場大小,遍布荒草,這裡新建的竹林寺只有兩座連體殿宇,平時無人值守,只有舉辦法事活動時才有人上島。
我們在島上尋到一塊傾倒的古碑,以及一些零碎古建築磚、石構件,據船老大介紹,他小的時候島上還有一些古建地基存在,可我們在島上的荒草中搜尋了半天,也沒能再找到古竹林寺的印跡,歲月的力量是巨大的,曾經的輝煌已經沒有了任何痕跡,這使我想到一些現在已危如累卵的古塔,存在的時候尚缺乏保護,一旦倒塌很快就會灰飛煙滅,保護這些古代文明的結晶,應當是我們這些愛塔之人應當的責任。
興建
鎮海塔的興建,早在元代時期。當時天寧寺有個當家和尚叫梵琦,法名楚石禪師。梵琦是浙江象山人,他九歲出家做和尚,從小聽寺里的老和尚講,建造寶塔是一項最大的功德,所以他一直想要親手建造一座寶塔。後來,他做了當家和尚,決心外出化緣,為建造寶塔籌集經費。到元(後)至元三年(1337年),就開始興工建塔。經過四年時間,寶塔建成。塔高七層,共二十四丈,八面朱漆回欄,氣勢十分壯觀,定名鎮海塔。到清潮乾隆年間,寶塔突然失火,把所有木結構部分被毀,僅剩塔心。後來由茶院金粟寺和尚源瀚法師重新再建,經過八年時間,恢復原樣。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在金山嘴登入後,沿海向南進犯,以海鹽寶塔為目標,用大炮濫轟。據說共發射一百多發炮彈,寶塔的東北面受擊破敗不堪,整個塔身向西南傾斜,以致無法復原,現在剩下的只是塔基部分,已利用改建成自來水塔。
關於興建鎮海塔的緣由,據傳說是梵琦和尚的好意,因為海鹽地處沿海,常遭水患,遠在晉代時候,縣城離海較遠,後來由於錢塘江的多次變遷,海岸遭到海水的衝擊而崩坍,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縣城也被迫逐漸向西南方向遷移,梵琦想以塔鎮海,所以特意建造了這座寶塔,並且命名為“鎮海塔”。“以塔鎮海”這種想法在目前看來確是可發一笑的,然而對六七百年前的梵琦這樣一位佛門子弟來說,是不必苛求的。那末,海鹽縣城後來為什麼沒有再出現被海水沖毀的現象呢?主要是在明清兩代曾多次加固海堤,同時,沿海又建起了一堵魚鱗石塘,抵禦海潮的衝擊,並非是建造了鎮海塔之故。解放以後,海塘又重新加高,在石塘下還築起了挑水壩,把海潮分開,減輕潮水對石塘的衝擊力,海塘就更加鞏固了。
修復
歷盡劫波
據史料記載,鎮海塔始建於元朝,由當時的天寧寺主持僧梵琦(字楚石)所建,前後歷時5年,於至正元年(1341年)塔成。塔高7層,24丈,八面朱漆迴廊,莊嚴綺麗。定名為鎮海塔,是因為古海鹽常遭海難,取其以塔鎮海之意。鎮海塔修建至今,曾先後5次大修或重修。特別是康熙八年(1669年)因用火不慎,塔身七層俱燼,僅存塔心。寺僧覺海立誓化緣重建,歷經8個寒暑,終將鎮海塔恢復原貌。
1937年,侵華日軍炮艦泊于海鹽近海海面,以鎮海塔為目標猛轟海鹽縣城,鎮海塔遭到嚴重損毀,致使塔身向西南傾斜。後又屢遭強颱風襲擊,塔身傾斜日甚。後出於安全原因,將上面3層拆除,並改建成自來水塔。從此,何時將這座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寶塔恢復如初,便成了眾多海鹽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情結。
修舊如舊
縣文體局局長張根祥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鎮海塔修復的原則是修舊如舊,說白了,就是讓古塔恢復成坍塌前的模樣。為此,我們特地選擇了浙江省古建築設計院按原樣設計,邀請省第一測繪院對古塔的8個角和塔心精確定位,由具有古建園林一級資質的中扶建設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承建,目的就是要讓這座有著650多年歷史的古塔重現原貌。
據工程項目部副經理許有天介紹,鎮海塔設計為7層49.96米,樓閣式,屬典型的明清風格。塔身中空,可用於攀登。塔剎9.16米,由銅合金鑄造,寶珠疏密相間,極富韻律,更顯寶塔玲瓏挺拔,高插雲天。每層塔的外緣均有葵花式迴廊,造型精美,色彩明麗,可供遊人憑欄遠眺。夜色中,璀璨的燈飾將把寶塔點染得宛若瓊樓玉閣。微風習習,掛在翹角上的56隻風鈴傳來悅耳的叮咚聲,頗有“天風吹不定,一夜枕函聽”的感覺。
為了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施工中絕大部分採用傳統工藝。所用的塔磚一律按照原來塔磚的成分、規格定製。塔瓦採用亞光黑色釉面筒瓦,凸顯出古樸凝重的風格。所需的大量木料全部采是進口芭蒂木,並經過特殊防腐、防害處理,大大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還充分考慮到自然災害的因素,抗震防裂度為6度,抗風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
鎮海塔從始建到最後一次坍塌,一直是海鹽縣城的制高點,也是人們登高觀海的最佳之地,那么,修復後的鎮海塔還能觀濤看海嗎?“縣城高大建築越來越多,肯定會影響人們的視線,不過,從建築物的空檔望過去,還是能看到部分海景。”許有天不無遺憾地說。
幾點新意
此次鎮海塔的修復,除基本採用傳統工藝外,也採用了一些現代工藝技術。如用儀器定位取代了傳統的木工測量;塔內安裝了必要的電器和消防設施;新建部分每層底部澆鑄成鋼筋混凝土平台,使得寶塔更加堅固;旋轉樓梯除下面3層保留原塔60公分寬度外,上面新建部分放寬至80公分,更便於遊人攀登;塔的底層塔檐、副階向外延伸,形成一個寬大的迴廊,裡面擺放著富有明清風格的“美人靠”,供遊人休息。
此外,環繞寶塔的配套設施塔園也已設計完成,完工後既可烘托出寶塔的挺拔俏麗,又和整個天寧寺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寺中有園、園中有塔的格局,屆時遊人即可拈香禮佛,又可遊園登塔,不失為一個陶情適性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