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地處東海之濱的甬江口,素有“兩浙門戶”,“海天雄鎮”之稱,是我國東南沿海人民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主戰場之一,具有豐富的海防歷史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海口海防遺址
- 類型:海防歷史遺址
- 位置:鎮海
-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海口海防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集中分布在甬江入海口,不到二平方公里南、北兩岸的範圍內。鎮海口的海防歷史遺址內容齊全,自成體系,是我國目 前保存較為完好的海防遺址。鎮海口海防遺址,包括甬江北岸鎮海區招寶山的威遠城、明清碑刻、月城、安遠炮台,梓蔭山的吳公紀功碑亭、俞大猷生祠碑記、泮池(裕謙殉難處)、吳傑故居等八處;甬江南岸北侖區的戚家山營壘、金雞山了台、靖遠炮台、平遠炮台、宏遠炮台、鎮遠炮台等六處。南北兩岸合計共十四處。這些海防遺址,是中國人民熱愛祖國,不畏強暴,抗禦外侮,自強不息的歷史見證。
戚家山營壘在戚家山山頂。戚家山又名七盤山、七家山,歷來為軍事要地。相傳明朝戚繼光等抗倭將領曾紮營於此。清光緒七年(1881年),總鎮楊春和建營壘。該營壘平面呈橢圓形,用塊石壘成,可容兵3000餘人,是二線清兵大本營。1940年7月21日,國民黨軍隊與日本侵略軍在此展開激烈白刃戰後,日軍開始倉惶敗退。現戚家山營壘中間營房已蕩然無存,四周牆體仍保留著原來的輪廓。
金雞山了台在金雞山山頂。金雞山隔江與招寶山對峙,稱“天設雄關”。明朝築有炮台,都督俞大猷曾勒“江海朝宗”四大字于山上,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狼山鎮總兵謝朝恩與英軍在此決戰。金雞山了台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中法戰爭鎮海戰役作戰指揮中心。當時建有營房,現僅存了台。光緒十一年正月(1885年3月),浙江提督歐陽利見親臨山巔,指揮戰鬥,取得三戰三捷。整個了台用條石壘築,斷面為梯形。台上原設有旗桿,“日懸旗、夜架燈”,系指揮聯絡用。了台東北側有歐陽利見親書“督師禦敵處”石碑一方,西北側有保護軍門遺蹟碑一方。
靖遠炮台在金雞山東麓沙灣頭。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三合土夯築,平面呈凹字形,原設炮洞五孔,營房五間,各炮室間有隔牆。光緒十年(1884年),置阿姆司脫郎80磅前膛炮4門,瓦瓦司80磅後膛炮1門。為當時鎮海口建制最大的炮台,在中法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 前,五間營房和各炮室間隔牆已全部被毀,台內部破壞嚴重,但炮台外部輪廓還比較完整。
鎮遠炮台在開發區四號橋西南側。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三合土夯築,平面呈凹字形。原設炮洞五孔,營房十一間。光緒十年(1884年)置瓦瓦司80磅前膛炮1門,瓦瓦司46磅前膛炮2門,英國土炮2門,後增克虜伯12公分口徑後膛炮2門,17公分口徑後膛炮1門。目 前,炮台壁大部分已倒塌,西北側二間三合土營房還比較完整。
平遠炮台在金雞山東北麓山腰。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三合土夯築,平面呈曲尺形,曾置克虜伯21公分口徑後膛炮一尊。1936年撤平遠炮台,將大炮移至鉗口門鎮遠新炮台。現僅存一堵三合土殘牆。
宏遠炮台在笠山東北麓。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三合土夯築,炮台牆體採用雙層防禦結構,曾置克虜伯24公分口徑後膛炮一尊,是當時鎮海口炮台之“王”。1936年,在宏遠炮台內建二座大型的鋼筋混凝土炮台,保留了二尊24公分口徑後膛炮,增加一尊17公分口徑後膛炮。現尚存三合土殘垣斷牆和一座鋼筋混凝土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