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保衛戰

鎮江保衛戰

鎮江保衛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國侵略軍發動了侵華揚子江戰役,攻陷吳淞炮台後,於6月溯流而上,直逼鎮江。侵略軍來勢洶洶,兵力強大,擁有大小船艦76艘,上載海陸軍士兵1.2萬多人,炮725門。鎮江軍則僅有旗兵1583名,後臨時從外地調集漢兵2700名駐守西南郊,戰鬥開始後沒兩天即全軍潰逃。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鎮江保衛戰
  • 地點:鎮江
  • 時間: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 參戰方:英國侵略軍
  • 結果:敗
  • 參戰方兵力:清駐軍1583人,英軍萬人上
  • 傷亡情況:清軍城滅
  • 主要指揮官:副都統海齡
戰事簡介,過程,結果,

戰事簡介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國侵略軍發動了侵華揚子江戰役,攻陷吳淞炮台後,於6月溯流而上,直逼鎮江,目的為切斷漕糧運河(北京糧道被斷)。侵略軍來勢洶洶,兵力強大,擁有大小船艦76艘,上載海陸軍士兵1.2萬多人,炮725門。鎮江軍則僅有旗兵1583名(清軍主要布防都在沿海城市),後臨時從外地調集漢兵2700名駐守西南郊,戰鬥開始後沒兩天即全軍潰逃。面對強敵,鎮江軍民同仇敵愾,奮起抵禦外寇。老百姓組織了鄉勇,配合駐軍保衛家鄉。全城官紳、百姓捐銀、捐鐵、銅,興修城池、鑄造大炮、製作火筏,以備作戰。妻送夫、母教子參加保衛戰。有一朱耿氏,不僅鼓勵丈夫參戰,還教育三個兒子:“吾已恨為女子不能執干戈,衛社稷,顧復死賊手而為國辱耶?今幸三子成立,均可為國殺賊,請速與俱,以為念。若遲出,是速我死也……”。
副都統海齡全家殉國
《英人強賣鴉片記》中敘述海齡死因較為詳細, 海齡對妻子說,今日之戰,官軍將恐不利,勸妻子趁北門起火,“混亂以逃”。妻子說:“許妾所為,君但督士卒,至死勿棄城。”說後,“掖小兒走於北門躍入猛火中以自死。海齡見之大怒,欲報妻子之仇,聚滿洲兵四五十人, 沖入敵中,殊死戰,多殺敵兵,後海齡見兵寡,竟不可勝,因見北門火勢未減,亦投其中,就妻子死所而死焉。”賓漢在《英軍在華作戰記》中寫道: “滿兵的副都統海氏在敗了的時候,坐在家中的一把椅子上,命令他的僕人點火燒房,故意死在火焰之中。”
鎮江保衛戰鎮江保衛戰
形式圖形式圖

過程

英軍在進犯鎮江途中,每前進一步,均遭到了殊死抵抗。在圌山,遭炮台官兵的阻擊,迫使英軍延緩進犯的速度。7月21日,英軍開始攻城,英軍用炮火轟擊北門、西門,城破後,鎮江守軍沒有退卻,在城樓上,清軍用猛烈的炮火阻擊攻城的英軍,利用城垛為掩護,步步為營,與登上城樓的敵人肉搏,有的抱著英軍一同跳下城去。城破以後,在城內多處進行了激烈的巷戰。在副都統海齡的指揮下,我1500名官兵,同仇敵愾,用土炮、鳥槍、大刀、長矛與擁有精良武器的7000名英軍血戰街巷,在每一寸土上與敵爭奪。在四城門均被英軍攻破後,海齡妻子為激勵丈夫與敵血戰到底,以及表示與城共存亡的決心,竟帶著孫子一起躍入烈焰之中自盡。悲痛欲絕的海齡顧不得埋葬親人,揮淚召集殘部,要求全體將士“寧可戰死沙場,也不在侵略者面前苟活”!海齡率部與英軍“騰擲街巷”作殊死一戰。在最後的關頭,他下令部下將公文紙和木柴一起堆在他的周圍,又親手點火自焚,壯烈殉國。
海齡海齡

結果

城破發後,鎮江百姓表現出了不屈的民族氣節,尤其是婦女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有姓名可查的不願受辱而自殺殉國的達140多人,其中和敵格鬥被害的22人。
保衛鎮江城戰鬥一直延續到深夜,英軍被打死的,據英官方公布是185人,實際數字要超過多倍。貯藏船歐琴號僅下3個水兵和1個侍者,船長、官兵均斃命。英軍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在鎮江遭受的損失比以往任何戰役都要慘重。
道光皇帝聽說鎮江的戰況後,也感嘆愧到:“朕之滿洲官兵,深堪憫惻”。
偉大的無產階級導師恩格斯指出:“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可是決不缺乏勇敢和銳氣。這些駐防旗兵總共只有1500人,但殊死奮戰,直到最後一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到不了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