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種的材料與方法
1.1親本選擇
親本選配的主要依據是育種目標,雜交父母本的實用性狀及其配合力的高低,前兩者易於掌握,因此在確定育種目標後,特別注重親本材料的選擇。我們選擇了經濟性狀優良,且在目前生產中仍在使用的中系、日系現行家蠶品種若干個,中系親本分別是57B、芙蓉、菁松;日系親本為874、872、湘暉、皓月。
1.2選育環境設定
品種優良性狀的顯現,雖然由所持基因支配,但不單是基因的作用,而是決定於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這一原理和育種目標的要求,首先聚合優質基因結合培育環境,著重在春、秋兩季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培育。為了縮短育成時間,在雜交早代還具有較強的雜種優勢下,每年選育幾代。
為了提高本品種的耐氟性能,除考慮帶有理想親本抗氟的同時,還注意環境條件的影響作用。我所桑田地處含氟量較高的地區,每年對含氟量較高的桑葉,不用人為水洗方法減輕含氟量,讓其自然定向選擇,以鞏固和提高耐氟基因的積累,因此,本品種具有一定的耐氟性能。
稚蠶期27℃—28℃,85%—90%RH;壯蠶期24℃—25℃,75%—80%RH。春季溫度適宜,葉質
良好,繭絲量的性狀能得到充分發揮,應著重提高繭絲質量的選擇;在高溫乾燥或高溫悶的夏、秋季環境條件下,以增強品種抵抗力,提高品種對不良環境的適應力為主。
1.3選育經過及選擇技術
1999年中秋飼養所有親本,並配置交雜材料。中系交雜材料有57B×芙蓉、57B×箐松、芙蓉×菁松3個形式。日系配置4種交雜形式,874×皓月、湘暉×872、湘暉×皓月、湘暉×874。1999年晚秋飼養F1代,採用混合飼育法,並對各組合進行幼蟲、蛹期等各階段綜合考察,擇優錄用,最終決定選留芙蓉×菁松和湘暉×872這2個組合,配置成F2代。並用這2個組合雜交製成雜交種,進行早期配合力測定。2000年早春到廣西蠶業指導所飼育F2,由於廣西早春蠶期氣溫仍偏低,飼育時實行全齡電爐加熱,蠶室內小環境始終保持30℃以上,高溫悶濕,因此在選擇時就注重對品種強健性的選擇,淘汰了生命率和蟲蛹率偏低的蛾區。飼養一代雜交種,成績優良,說明所選的親本具有較好的配合力,可以繼續進行選育。
2000年和2001年分別進行了春季、夏季、中秋和晚秋4季選育,都採用單蛾區育。固定優良性狀,剔除不良性狀,至2002年春季飼養F11。此時中、日系性狀都已基本穩定,中系定名為潤花,日系定名為鎮月。配製一代雜交種,於2002年秋季和2003年秋季正式參加全國攻關點聯合鑑定。鑑定成績見表3-8。
2選擇標準
2.1蛾區選擇
對簡單遺傳的形態性狀,如斑紋、繭形、繭色等不易受受環境影響的性狀,著重在分離明顯的早代選擇,嚴格淘汰異常卵色、異常斑紋、有色繭、不正形繭(綿繭、球形繭、兩頭簿繭、多層繭)。收蟻時選擇卵量多,良卵率高,產附好,孵化齊的蛾區進行單蛾育。中系的卵色選留灰綠色,卵殼色則選淡黃色。日系的卵色選留灰紫色,卵殼色則選白色。
對於穩產和絲質有關的性狀,從嚴選擇,充分注意綜合性狀的選擇。如中選蛾區的蟲蛹統一生命率要求在品種平均數以上,死籠率比平均數低,繭層量、繭層率均在該品種平均數以上,解舒絲長長,淨度優,上繭率高,繭形勻正。
2.2個體選擇
採用蛾區結合個體的選擇方案,選擇效果明顯。從中選蛾區中選擇繭形勻整、繭色潔白的雌、雄繭編號,進行個體稱量,取全繭量控制在蛾區平均成績上、下0.1克左右,繭層量、繭層率均在該蛾區平均數以上的個體,留種繼代[4]。
整個選育過程中,重視各項經濟性狀的平衡發展,分別突出單項性狀。中系突出繭絲量高、繭絲長長,日系突出絲質優、體質強健。後期世代注意選擇各項性狀的勻整度。
3結果與分析
3.1潤花、鎮月的系譜成績
運用雜交育種和系譜選配相結合的方法,經4年十幾代的選擇,潤花、鎮月的性狀已基本穩定。系譜成績如下:略
3.2雜交組合潤花×鎮月的實驗室鑑定
2002年秋季開始連續兩年兩次在全國三個地方對潤花×鎮月的雜交組合進行實驗室聯合鑑定,表明該品種蟲蛹率高,強健好養,萬蠶收繭量和萬蠶繭絲量較對照種有明顯提高,並且繭絲纖度中等,絲質優良,符合繭絲綢工業對蠶品種的要求。其成績如下(表3-表8)略
3.3雜交組合潤花×鎮月的農村生產鑑定
2002年春季和秋季在安徽全椒進行農村飼養,共20張,表現出強健好養,高產質優的特點。其成績如下(表9-表10)略
2003年春季和秋季在安徽廣德縣農村進行了飼養鑑定,共養30張。結果表明該對雜交種體質強健、好養,抗高溫和抗逆性強,孵化、眠起、老熟齊一,與同季生產用種相比,表現出增產潛力大的特點,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其成績如下(表11-表12)略
4討論與結論
早期進行配合力測定。常規雜交育種程式為:選親本—雜交—選育—到F8左右開始測交找對交雜種,找到則育成實用品種 [2]。本實驗則採用了與上述不同的途徑,即:選擇親本—雜交—配合力預測—選育—育成。配合力預測在F1時按骨幹組合的關係組配成一批四元雜交種,並立即飼養,選出最優組合,即有特殊配合力的組合,然後把這四元種的兩個中、日系材料育成一對原種。這種成對選育法可以減少大量飼料,減少了育種成本,避免了選育的盲目性,可以快速地育成優良品種。
根據數量性狀的多基因遺傳方式,即呈連續性的常態分配,兩極端的情況都比較少,多數處於中間狀態的變異範圍。為了排除環境的影響,一般兩極端的過大繭、過小繭都不入選,選留中間類型即平均數偏上的個體留種繼代,這樣品種固定純化快,有利於縮短育種年限;一旦品種成型後注意品種保純,如化性,眠性是否穩定,孵化是否齊一,斑紋、卵色是否純正,因這些不良性狀都會影響到主要經濟性狀的發揮,以及育成品種推廣前景,同時亦是品種的純正標記之一,可以作為去雜的依據。
根據江蘇浙江等地區主要蠶區春蠶秋養或秋蠶春養的要求,把育種目標確定為培育綜合性狀較優的強健性穩產型蠶品種。在新品種培育過程中,注重親本材料的選擇,潤花以抗逆性強的芙蓉和絲質優良的箐松為育種材料;鎮月以抗逆性強的湘暉和繁育係數高的872為親本。採用雜交育種的方法,累代高溫多濕及老葉等不良環境飼育,提高新品種的抗病抗逆能力。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潤花×鎮月經兩年三地全國攻關點聯合鑑定,結果表明:結繭率93%以上,萬蠶收繭量、萬蠶繭層量、萬頭產絲量分別比對照種提高5~15%、10~20%、15~20%,繭層率23~25%,繭絲長1000~1300米,解舒率75~88%, 生絲率19~21%,淨度94~96分,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家考核技術經濟指標。該品種於2004年11月獲得北方蠶業科研協作區蠶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定通過,準予在適宜地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