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黑木耳,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鎮巴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8℃,年均無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時數1327.8小時,年均降水量1250-135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73%-80%,適宜栽培木耳。鎮巴黑木耳耳型均勻、朵大肉厚,色澤好,耳面黑褐色有光澤,耳背灰白;乾耳質脆易折斷、個體分散,氣味微香;發泡率高,耳片似花,耳根較小,耳片舒展有韌性,肉厚膠質半透明,口感柔嫩,味道清香鮮美。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鎮巴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巴黑木耳
- 產地名稱: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
- 品質特點:耳型均勻、朵大肉厚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2月1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氣候特徵,地形地貌,土壤類型,水文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鎮巴黑木耳耳型均勻、朵大肉厚,色澤好,耳面黑褐色有光澤,耳背灰白;乾耳質脆易折斷、個體分散,氣味微香;發泡率高,耳片似花,耳根較小,耳片舒展有韌性,肉厚膠質半透明,口感柔嫩,味道清香鮮美。
營養價值
鎮巴黑木耳內含物豐富,每百克中粗蛋白含量≤12.00克,粗纖維≥50.00克,含鋅、硒等微量元素。
產地環境
氣候特徵
鎮巴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8℃,年均無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時數1327.8小時,年均降水量1250-135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73%-80%,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適宜。年均晝夜溫差9.8℃。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晝夜溫差明顯。
地形地貌
鎮巴黑木耳生產區域處於大巴山深處,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差大,晝夜溫差明顯。生產區域內群山連綿,溝谷幽深,海拔相對高差大。平均海拔1231.4米,最高海拔2534米,最低海拔416米。
土壤類型
鎮巴縣土壤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區域內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
水文情況
鎮巴黑木耳生產區域內水系密布,流域面積3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條,支流、溪流隨處可見;岩溶水、泉水豐富,水質良好,橫跨嘉陵江、漢江兩大水系。
歷史淵源
2015年,鎮巴縣成立木耳專業合作社。
2018年,鎮巴縣建設赤南鎮月日坪村黑木耳袋料栽培基地。
2019年,陝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赴鎮巴縣對接食用菌產業科技合作。
生產情況
2017年,鎮巴縣黑木耳總生產規模30萬架,年產量1800噸。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鎮巴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鎮巴黑木耳以新科系列黑木耳品種為主,具有抗雜性強,耐雨淋,產量高等特點。生產方式採用陝南傳統的原生態段木栽培方式,栽培流程主要有菌種準備、耳場準備、選樹備料、打孔接種、定植管理、出耳管理、採收加工等。
(1)菌種準備:選擇菌絲粗壯、潔白無雜色、有清香味、菌袋有彈性、菌絲剛長滿瓶的優質菌種。菌絲吐黃水、菌皮黃白色且有耳基出現的為老化過期菌種,菌絲萎縮、有異味和雜色的為劣質菌種,不能使用。
(2)耳場準備:選擇海拔500-1200米的緩坡地帶,要求沙質土,有稀疏蔭蔽環境,附近有山澗流水,空氣濕度較大,早晚有雲霧籠罩。清除枯枝、落葉、雜草、挖好排水溝,撒生石灰進行殺菌消毒。
(3)選樹備料:段木主要選擇7-9年生的粗皮、紅口栓皮櫟和麻櫟等闊葉樹種。砍樹的最佳時期為當年冬至到翌年的驚蟄前,砍樹後10-15天剔除樹枝截成1米長的段木。選擇在通風、向陽的地方起架晾曬,當連線埠呈現黃白色,並有放射狀裂紋出現時,即可開始打孔接種。打孔前將段木架在火上輕微燎燒,殺死部分蟲卵和雜菌。
(4)打孔接種:採用機械打孔,兩孔縱向距6-8厘米、橫向距4-6厘米,孔深1.5-1.8厘米、孔徑1.6厘米,兩縱行之間錯位開孔。接種前對菌種瓶口和接種工具進行消毒處理,去掉瓶口表皮菌種,菌種用量以填滿壓實接種孔為宜,用準備好的方塊木蓋封住接種孔。
(5)“#”字發菌:接種的耳木採取“#”字形堆碼發菌,堆高1米為宜。氣溫較低時在菌棒堆上覆蓋塑膠薄膜保溫保濕,氣溫偏高時晴天中午要去掉薄膜通風降溫,防止燒菌。每隔一周將耳木上下、內外調換一次,促進菌絲萌發生長均勻。接種後10天內不要澆生水,以後每7天澆一次水。發菌時間為20-30天,當接種孔表面菌絲髮白時表明菌絲已定植成活,可以進行散堆排場養菌。
(6)匍匐式養菌:在養菌場地橫向平行相距80厘米放兩根枕木,將耳木整齊單層排放在枕木上即可。排場初期每隔5-7天噴水一次、後期2-3天噴水一次,氣溫升高,水分蒸發快,菌絲生長旺盛時,噴水次數增加。雨天不噴、陰天少噴、晴天多噴。排場養菌一般需40-60天,當耳木上有50%的耳基形成時便可立架出耳。
(7)“人”字型出耳:採用東西走向搭建耳架,在架桿兩側採取“人字型”方式放置耳棒,耳棒與地面成70度傾斜,兩棒間距3厘米。在耳架上方50厘米處架設噴水袋。以水分管理為主,採用自動噴水調控溫濕度,晴天每次早上噴水3小時左右,噴三天停兩天,陰天和雨天不要噴。採收一批木耳後要停止噴水,養菌7-10天后,再進入下批木耳生長期的水分管理。冬季可將耳木平放在地面上保濕養菌,待下年春季氣溫回暖時起架,再進行噴水出耳管理。
(8)採收加工:黑木耳顏色逐漸轉淺,耳片舒展變軟,耳根收縮變細,且腹面產生白色粉狀孢子時應及時採收,要求勤采、細采、確保高產優質。採收時間應在雨後初晴,黑木耳半乾時採收。采後及時曬乾或烘乾,去除泥土、沙子、樹皮等雜質,裝入無毒的塑膠袋內密封保存。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鎮巴黑木耳品種選用及菌種生產、管理符合國家《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規定,鎮巴黑木耳生產基地和產品執行NY/T 2375-2013 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範標準,嚴格遵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1)鎮巴黑木耳的生產經營者在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前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請書、生產經營者資質證明、黑木耳品質檢測報告、生產經營計畫和相應質量控制措施、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書面承諾以及其他必要的證明檔案和材料。
(2)經審核符合標誌使用條件的,鎮巴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持有人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標誌使用申請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標誌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責任義務。
(3)鎮巴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生效後,標誌使用人方可在農產品或農產品包裝物上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並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活動。
(4)鎮巴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要建立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檔案,如實記載地理標誌使用情況,並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
(5)鎮巴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檔案需保存五年,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不得超範圍使用經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