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造紙

鎮安造紙

鎮安造紙的傳統技藝是在明清時期就已成行,鼎盛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鎮安地方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98.3%,遍山盛長山竹,加之地方民居以江南自流民為主,房前屋後大都興栽竹子,這些竹子除了用來作為編織的源料以外,其餘大都被當成柴禾燒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安造紙
  • 盛行:明清時期
  • 材料:竹子
發展歷史,工序,1、備料製做工序,2、製紙工序,

發展歷史

善良智慧的仙民們,為了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山竹資源,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施展才智,反覆試驗,最後又在一個叫“紅淡峽”的地方請來了一名有著造紙技術的外鄉人,在外鄉人的幫助下,鎮安第一個民間造紙作坊在兩河的麻浪坪(今高峰鎮)建成。後有耿氏、邢氏紙廠相繼建成投產,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要算耿家火紙廠,其次是邢家火紙廠,耿家紙廠人稱六架槽,而邢家紙廠是兩架槽。耿家火紙廠的第六代傳人叫耿正友(1908年——1963年),一直是在家族經營的模式下,延續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後因家族變遷、經營等種種原因,該紙廠轉讓給劉家經營,直至1956年公司和營。70年代初紙廠又由劉家(劉宗明)自主經營,直到現在,也是全縣唯一保護較好完整的一家傳統手工製做技藝的火紙廠。現由其九代傳人白土生經營,情況良好。
邢家紙廠早在80年代初就停產歇業,所有設備、廠房蕩然無存。邢家等火紙廠停產後,全縣所有火紙廠也相繼停產,僅在的其它兩家火紙廠也全部換上了現代設備,從而使我縣的傳統造紙技藝以及設備工程技術和工藝瀕臨滅絕。
鎮安造紙傳統工藝(原料加工)鎮安造紙傳統工藝(原料加工)

工序

鎮安造紙歷史悠久,是傳統手工造紙的典型代表。火紙以竹子為主要原料,楊桃石灰為輔原料。在將竹子碾壓、浸泡(石灰麻盪)一個夏季。然後進窖式蒸鍋(當地叫沖麻)蒸熟,再送進磓房做打茸後,加楊桃汁在紙槽里發勻後便可抄制上好的火紙。
整個生產工藝流程近百道,其主要程式包括:

1、備料製做工序

砍竹、溜麻、壓榨、扎捆、灰浸、搖麻、涼曬、土蒸、踩洗、清洗、石砸、拌漿等。
鎮安造紙傳統設備鎮安造紙傳統設備

2、製紙工序

發糟、澇紙、刁乾榨、晾曬、牽紙、做乾紙、綑紮、打碼、加印。
鎮安火紙晾曬鎮安火紙晾曬
火紙在當地廣泛用於祭祀、喪葬等民間習俗之中。色澤鮮艷、 輕盈、易燃、環保。
其造紙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繁雜,工藝技術含量高,要求嚴格。要求技術人員要具有相當高的專業水平,才能保證所有設備正常運轉。
鎮安火紙上架晾曬鎮安火紙上架晾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