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鎖子甲,也稱作鏈甲(chain armor,chain mail),但有別於鏈甲,有時簡稱為“鎖甲”,是一種在鐵器冷兵器時代出現的鎧甲。
十字軍東征時,相對普通鄉民組成的十字軍步兵而言人數稀少的貴族騎士們幾乎都披掛鎖子甲。其重量大約13公斤
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的攻擊,主要的作用還有對弓弩的防禦,但威爾斯
長弓和中國各種弩、中亞民族弓箭、韃靼弓、滿洲弓等等還是可以侵徹貫穿鎖子甲。最大缺點是柔軟,鋒利的劍猛地刺過來,就很難抵擋,如果是
流星錘、
狼牙棒這些重型武器大力砸下來,鎖子甲就失效了。製作相當複雜繁瑣,造價高昂。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越細小的鐵環自西方只有貴族和王侯才能擁有。
製作
鎖子甲的製作相當複雜繁瑣,以12世紀的鎧甲作坊為例,首先,需要
量體裁衣,畢竟鎧甲其實就是金屬制的服裝,特別是軟甲類;一個熟練的鎧甲師傅,首先必須是一個好裁縫。由於對鎧甲的大量需要,基本上一件鎧甲必須在一個星期內完工,因此鎧甲作坊必須由好幾個師傅分工製造:鎖鏈甲是由直徑在2毫米左右的鐵絲,加熱後煅打扭曲成直徑1厘米左右的圓環,並且敲打成寬3毫米左右的扁環,在環的兩端衝出直徑1毫米左右的小眼(一般為一眼,也有兩眼,三眼的很少見),互相套住之後,用一毫米直徑的鉚釘連線起來。鐵環環環相扣,有時配合更小鐵圈以轉折所需之造型,適合人體穿著及活動。
做鎧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此一個鎧甲師傅一天內能完成10到20厘米見方的一塊“鐵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在鍛造出按製衣的方法畫出的裁剪圖上規定形狀尺寸的鐵布後,再由大師傅精心地用鐵環連線每一個部分;為了活動方便,鎧甲一般比設計的略大一點點。然後在領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掛傷衣服和皮膚,一件鎧甲就完工了;鎖子甲造價11、12世紀時一名騎士的全套裝備價值相當於一個小型農場;鎧甲師傅在中世紀的農奴制度中,也是能夠和
牧師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普遍的尊敬。
特點
鎖子甲是由許多鐵鎖片拴緊而成的一種
鎧甲,一般為上身鎧甲,上能護肩臂,下至護膝。鐵索片的大小和硬幣差不多,把諸多鐵鎖片密集拴緊在一起的鎖子甲,對冷兵器有強的防護能力。
鎖子甲的最大優點是,相對於皮甲,其防護性更強,且透氣性好,而且比板金甲要輕便靈活,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還可按需要於其他鎧甲並用,以增加防護範圍和強度。其缺點是製作昂貴,保養困難,因為鐵環容易生鏽,所以忌水,潮濕的環境也容易使其生鏽,甚至斷裂。用打擊武器猛劈力砸,穿著鎖子甲一樣難以倖免。
清洗方法
鎖子甲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會沾上泥土、汗漬、鐵鏽等髒污,不清洗可是很不舒服的事情。而鎖子甲的清洗與普通衣服不同,不是用水,而是用細沙。洗滌的方法是,將一個大木盆裡頭放上乾淨的細沙,然後把鎖子甲放進去,用一根長木棍反覆的搗、揉,即可讓鎖子甲光亮如新。
發展
影片《
天國王朝》中奧蘭多·布魯姆飾演的巴里安身著鎖子甲。公元前6世紀時,凱爾特人就已會用小鐵圈來編織鐵鏈衣,作為戰爭或比武時護身之用(一說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發明了鎖子甲)。雖然5世紀時已經出現了由粗大的鐵圓環互相連線而成的鎧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實用性並不高。在那些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中,士兵身上穿著的是防護性更好的整片鎧甲。青銅的胸甲和青銅的大盾,是希臘重裝步兵的象徵和自豪;在馬其頓征服之後的希臘化時代,各國的步兵基本上都以胸甲和鱗甲為主要裝備。對羅馬人而言也是一樣:早期的羅馬軍隊,樣式仿照希臘軍隊建成, 貼在布上的 鱗甲之類的鎧甲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防具。就防護力而言,鎖子甲的防禦效果並不比鱗甲強;但鎖子甲比鱗甲更為輕便,因此不僅蠻族使用,羅馬的軍官們也接受了它。
另外,由於長時間被太陽照射,鎧甲發熱易灼傷皮膚。為此,騎士們都在外面罩上縫有紅十字紋樣的白色長袍,頭上的圓筒狀鐵盔上開著橫條視孔和用來呼吸的小圓孔。14
世紀以後,為了提高鎖子甲的防禦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擊的部分,增加了鋼鐵板金護甲。這些護甲成為日後盛行歐洲的板金鎧甲的前身。頭盔也由圓筒狀換成尖錐形。
山文鎖子甲
山文鎖子甲也是鎖子甲的一種,然而並不像其他鎖子那樣成圓環相扣,山文甲的鎖子呈三角形,三個角都有個扣結,扣與扣相接,連成一片便是鎖子甲。
山文鎖子甲大概出現與隋唐時期,顧名思義,是指甲片形狀如漢字的“山”字。札法十分獨特,為“錯札法”。即通過甲片與甲片互相枝杈咬錯成甲。據說如果甲片製造精巧劃一的話,製成全甲甚至不需一個甲釘,不需一縷絲線。山文甲自唐代引入中國後,逐漸被廣泛套用,成為宋明時期常見的甲式。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可算作中式
甲冑的典範,西方人稱為“中國之星”,日本人稱為“唐紋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