鎁

鎁 yé 形聲。字從金,從耶,耶亦聲。“耶”即“耳邑”,即古代大國的邊境城市,具有監聽敵對外國動向的功能。“金”指金屬寶劍。“金”與“耶”聯合起來表示“邊塞之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鮮
  • 拼音:yé
  • 注音:ㄧㄝˊ
  • 簡體部首:釒
  • 部外筆畫:8
基本信息,基本資料,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詞語,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拼音:yé
注音:ㄧㄝˊ
簡體部首:釒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6
繁體部首:金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7
五筆86&98:QBBH
倉頡:CSJL
鄭碼:PCY
筆順編號:3411243112211152
四角號碼:87127

基本字義

● 鎁
yé ㄧㄝˊ
◎ 古同“鋣”。
◎ 〔鏌~〕古寶劍名。亦作“莫邪(yé)”。

詳細字義

本義:護邊之劍。(吳國)防楚之劍。說明:春秋時代有一段時期,吳國的主要敵人並非越國,而是楚國,所以“鏌鎁”之劍針對的敵人是楚國。“鏌”字從金從莫,意為“落日之劍”,楚國在吳國西方,為日落之地,並且吳王也希望勁敵楚國能像太陽下山那樣消失。“鏌鎁”或作“鏌鋣”。“鋣”字從金從邪。“邪”字從牙從邑,意為“牙邑”、“牙齒之城”,即“邊境要塞”之義,這是一類向前突出於國境線的城堡,武裝到牙齒,故稱“邪”。“金”與“邪”聯合起來表示“邊塞之劍”。故“鋣”與“鎁”義近或義同,可以互換。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以遮切,音邪。同釾。《呂氏春秋》長劒期乎斷,不期乎鏌釾。

詞語

鏌鎁(鏌鎁) mò yé ㄇㄛˋ ㄧㄜˊ
即鏌鋣。《莊子·庚桑楚》:“兵莫憯於志,鏌鎁為下。” 唐 劉長卿 《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詩:“何事浮溟渤,元戎棄鏌鎁。”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鑄兔膽為二劍》:“ 昆吾山 有獸如兔,食銅鐵,膽腎皆如鐵。 吳國 武庫中兵刃俱盡,而封署如故。得雙兔,殺之,有鐵膽腎,方知兵刃為食。乃鑄腎為二劍,雄為干將,雌為鏌鎁。” 明 卓人月 《花舫緣》第三出:“水色呵,削芙蓉鏌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