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獲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全球2人,含水文學),這是由國家推薦的首位獲獎者。G.O. P. Obasi教授(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評價獲獎工作《物理守恆律保真格式構造與數值預報斜壓原始方程傳統譜模式改進研究》(《氣象學報》97年6期)為"prominent research achievement";溫克剛(中國氣象局局長)指出,此獎為"世界大氣科學界為青年科學家設立的最高獎,盛讚此榮譽為"祖國的榮譽"、"整個大氣科學界的榮譽"。近期,"大氣物理鐘青研究員及其研究小組承擔的國家"973"項目新一代區域非靜力動力模式研製工作在項目驗收中獲得了專家高度評價。專家們說,該課題研製的高保真非靜力區域模式動力框架是完全基於自主發展的計算理論基礎上研製成功的,為改進和完善暴雨數值預報模式開拓了新的思路,是一項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成果。專家建議,應儘快把該課題研究的非靜力模式和物理過程模式聯接成一個完整的新一代中尺度暴雨預報模式系統,以期在暴雨預報準確率上能更有新的進展。專家推薦該項研究成果"非靜力區域動力模式理論基礎及套用研?quot;為原創性成果,還推薦該成果為重大創新,目前已申報"973"計畫項目重大研究成果。"
5、1997年中國氣象學會涂長望科技一等獎(獲獎工作《長效、經濟發展問題保真計算格式補償構造原理及其初步套用》與《An Application of Fidelity Scheme Theory》等,載於《科學通報》1993年12期與《Proceedings of Tenth Conference on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美國氣象學會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