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世鎮

鍾世鎮

鍾世鎮(1925.9.24-),廣東五華人,臨床解剖學專家,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中國數字人數字醫學研究倡導者。

195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1985年晉升為南方醫科大學教授,編著國際第一部《顯微外科解剖學》。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出版1000萬字的《現代臨床解剖學叢書》。2002年擔任數位化虛擬人系列研究課題組負責人。現為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

鍾世鎮教授建立了以解決臨床外科發展需要的套用解剖學研究體系,開拓了古老傳統學科與新興前沿學科間的交叉科研領域,開展了工醫結合的生物力學的研究,是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領域的開拓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鍾世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潮循道五華縣(今梅州市五華縣周江鎮冰坎村)
  • 出生日期:1925年9月24日
  • 職業:學者,教師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主要成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6項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200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 代表作品:《顯微外科解剖學》,《現代臨床解剖學叢書》
  • 外界評價:“數字人之父”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學研究,論文著作,人才培養,所獲獎項,榮譽稱號,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25年9月24日,鍾世鎮出生在廣東五華縣的一個客家人家庭。由於做縣長的父親忙於應酬久不歸家,只有一字不識的母親全力操持著龐大卻日漸衰敗的家。
鍾世鎮的小學生活,一半是在私塾中背《幼學瓊林故事》,一半又是在傳教士創辦的培英學校識字唱歌。中學時代,就讀於一所傳教士創辦的學校——五華樂育初級中學,在這裡他接受了自然科學的教育。國中升高中之間的半年時間,他母親又拎上束脩送到離家十里之外的一個秀才家裡,用半年時間,他熟讀了《四書》、《五經》,他的早期求學經歷可謂中西合璧、土洋參半。
1944年,在廣東省梅縣高中讀書的18歲青年鍾世鎮,回響“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日救國的青年軍。一年的軍旅生涯後的1945年抗戰勝利,鍾世鎮退伍復員,曾考慮工業救國,入讀理工科院校,但他回到廣州,報考了中山醫科大學醫學系。1946年成為了早一年入讀中山醫科大學(六年制)的古樂梅(鍾世鎮妻子)的小師弟。
1951年,鍾世鎮接受了中山大學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實習助教的崗位。當年中山大學醫學院沒有人體解剖學的老師,他兩一邊到光華醫學院旁聽葉鹿鳴教授的課程,一邊指導本科生的實習課。
1952年,鍾世鎮畢業留校,為與古樂梅團聚,他很快調進南昌第六軍醫大學(1954年學校調整合併至重慶第七軍醫大學,現為第三軍醫大學解剖學教研室工作。
鍾世鎮鍾世鎮
“文革”期間,鍾世鎮在第三軍醫大學成了“控制使用”人員,不能上講台,只能監督勞動,放在技術組裡做標本,大約做了兩年時間。恢復工作後,他就和劉正津講師一起,就標本製作的經驗,整理了一本學術專著《解剖學技術》,這本書成為後來解剖技術學新版本的主要引用藍本。
“文革”後期,鍾世鎮從牛棚中放出來,但還是不能回到大學講壇上,而是下放到一個縣城工廠管理部的醫訓隊,當開門辦學的老師。這個醫訓隊相當於一個學制二年的中專,學生都分散到縣級醫院,在縣級醫院,他從傳染科到解剖科,什麼課程都教過,不過不敢動外科手術,在醫療問題上,按照“階級分析”的原則,出現“階級報復”的莫須有罪名。但他看到不少外科醫生因為不懂解剖學,給病人造成的傷害,這使他在“文革”後堅定地選擇了臨床解剖學這一方向。
1977年調入了廣州第一軍醫大學(2004年改制為南方醫科大學)。兩年後,時任校長趙雲宏將他提升為副教授,並任命為解剖學教研室主任。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職務。
1978年,鍾世鎮選擇了臨床解剖學的方向。他認為發展迅速的顯微外科,為臨床解剖學研究提供了新的領域。簡單地說,人體的骨、皮膚組織等都可以移植,而移植的“供區”和“受區”局部解剖學的情況就決定了手術的成敗。例如,從一個手指頭研究起,把人體的每一根血管都摸清楚。不但有精緻的標本,而且有規律性的結。同年,中國解剖學會在廣西桂林召開學術會議。會議上,鍾世鎮用鑄型法製作出人體標本,那些細緻而且精美得仿佛藝術品的人體標本讓同仁們驚嘆不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