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

鍥,中國漢字,讀作:qiè。該字的主要意思是用刀子刻,如:鍥金鏤玉。鍥而不捨。也作截斷字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鍥
  • 拼音:qiè
  • 注音:ㄑㄧㄝˋ
  • 部首
  • 結構:左右結構
  • 形聲:從釒、契聲
基本資料,基本字義,方言集匯,釋義,詳細解釋,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型對比,組詞,

基本資料

部外筆畫:9
鍥
總筆畫:14
繁體部首:金
五筆86&98:QDHD
倉頡:OPQHK
鄭碼:PCYG
四角號碼:87784

基本字義

● 鍥(鍥)
qiè ㄑㄧㄝˋ
◎ 用刀子刻:~金鏤玉。~而不捨。
◎ 截斷。

方言集匯

◎ 粵語:kit3
◎ 潮州話: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舊時:khiet)

釋義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恆心。
[語出] 《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鍥
鍥 qiè
〈名〉
  1. (形聲。從金,契( qì)聲。本義:鐮刀) 同本義
    鍥,鐮也。——《說文》
    刎鐮,一曰小鐮,南方用以乂谷。——《六書故》引蜀本》
    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鍥。——《方言五》
  2. 又如:鍥刀(鐮刀)
  3. 有恆心,有毅力。

詞性變化

◎ 鍥
鍥 qiè
〈動〉
  1. 假借為“洯”。用刀子刻
    鍥其軸。——《左傳·定公四年》。註:“刻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勸學》

  2. 鍥而不捨。
  3. 截斷
    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麻約而歸之。——《左傳》

常用詞組

◎ 鍥而不捨 qiè’érbùshě
不停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鍥
《唐韻》苦結切《集韻》《正韻》詰結切,𠀤音猰。《說文》鐮也。《揚子·方言》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鐮。或謂之鍥。《集韻》或作䤿。
又《廣韻》刻也。《戰國策》鍥朝涉之脛。《注》鍥,刻也。《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又《廣韻》斷絕也。《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注》鍥,絕也。
又刻酷曰鍥。《後漢·劉陶傳》寬鍥薄之禁。
又《集韻》詰計切《正韻》去計切,𠀤音契。義同。
又《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𠀤音結。鎌也。《集韻》或作䥛䤿鐑。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鍥
鎌也。從金契聲。苦結切

字型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與台灣細明體對比

組詞

  1. 鍥刀 qiè dāo ㄑㄧㄝ ˋ ㄉㄠ
    鐮刀。《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拿著鍥刀,望山前地上下手斫時,有一棵草甚韌,刀斫不得。”
  2. 鍥刻 qiè kè ㄑㄧㄝ ˋ ㄎㄜˋ
    雕刻。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導論二》:“三十年前在 河南 安陽縣 有龜甲骨板上鍥刻著的貞卜文字出現。”
  3. 鍥急 qiè jí ㄑㄧㄝ ˋ ㄐㄧˊ
    謂苛嚴急迫。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五》:“天下之貪慾也極矣,惟制其命者可以立反之,制其大命者可以預止之。故有近於鍥急不近人情之所為,而適以符吾道德之用者。”
  4. 鍥核 qiè hé ㄑㄧㄝ ˋ ㄏㄜˊ
    嚴峻苛刻。《明史·黃道周傳》:“上急催科,則下急賄賂;上樂鍥覈,則下樂巉險。”
  5. 鍥梓 qiè zǐ ㄑㄧㄝ ˋ ㄗㄧˇ
    謂刻版印刷。 明 宋濂 《序》:“ 彥淵 既鍥梓以傳,復介學子 劉剛 請余序。”
  6. 鍥而不捨 qiè ér bù sh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