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錯錯:一直被誤讀的經典古詩詞

錯錯錯:一直被誤讀的經典古詩詞

《錯錯錯:一直被誤讀的經典古詩詞》是201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錯錯錯:一直被誤讀的經典古詩詞
  • 作者:張港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9月1日
  • 頁數:315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08102612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全面掃除中學課本的誤讀,深度還原最真實、最好玩、最純正的中國古典詩詞,腹有詩書氣自華,體驗古詩詞的大歷史、大文化、大情感,遇見最美、最經典、最詩意的人生!
啥?“新婚宴爾”是再婚?項羽不爺們兒,虞姬純爺們?“家書抵萬金”,杜甫不是收信人?李白酒量一般般?是《滿江紅》殺了岳飛?《三國演義》的片頭歌有問題?喂!蕭史姓蕭嗎?《陽光三疊》咋疊呀?“出牆紅杏”為什麼紅?稻花怎么會有香味呢?“大雪滿弓刀”該怎么斷句哇?更多精彩內容,請翻張港編著的《錯!錯!錯!一直被誤讀的經典古詩詞》觀看……
《錯錯錯:一直被誤讀的經典古詩詞》所選詩詞來自中學課本,為常見經典,凡念過中學的,都可以讀。是對一直被誤解的經典古詩詞文本的重新解讀,引領讀者關注詩詞中一直被忽略、湮沒的亮點,通過創新式的解說,糾正大家長久以來對古詩詞語言理解的誤區,讓讀者對中國古代詩歌重新認識,引導讀者以創新思維對待古代文化。

圖書目錄

先秦篇
“關關雎鳩”,睡不著覺想老婆
《野有死》,山中野合
“新婚宴爾”本是再婚
“靜女”實為“靚女”
“有女如雲”實為“有女如芸”
為何寘之河之乾
《秦風·無衣》——慷慨激昂的請戰書
《國殤》一二三四
秦漢魏晉南北朝篇
《易水歌》之“不復還”
《垓下歌》,不爺們兒
虞姬之歌,純爺們兒
項羽根本不能過江東
劉邦的兩首詩
“努力”保重身體
一生有一種大海的氣魄:曹操《觀滄海》
老驥伏櫪說“伏櫪”
《白馬篇》“父母且不顧”
“相煎何太急”識“相”
《孔雀東南飛》中的時辰
“孔雀”真是飛來的
《迢迢牽牛星》“淺”說
歸/園田居,歸/園田/居
“悠然見南山”我見
田園居的狗吠、雞鳴
《企喻歌》寫個牛B哥
風吹草低,怎見牛羊?
《木蘭詩》的情節跳躍
《木蘭詩》的對話與獨白
“當戶”、“當窗”《木蘭詩》的鍊字藝術
重新標點《江南曲·江南可採蓮》
初盛唐篇
“海記憶體知己”,當是安慰語
愛玩愛鬧的賀知章:《回鄉偶書》新解
“更上一層樓”,詩人在幾層?
連環畫一樣的詩——讀孟浩然《過故人莊》
“處處聞啼鳥”的“處處”
《宿建德江》,一個“愁”字十分了得
讀詩是個選詞的過程——從王昌齡《閨怨》說起
《相思》紅豆角色多
《陽關三疊》,怎個疊法?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問得傻不傻?
從“羞顏未嘗開”到“始展眉”
青梅竹馬玩結婚
日照香爐為何生紫煙?
妙不可言,李白的“孤帆”
李白為何非到夜郎西?
《早發白帝城》的發源
蕭史不姓蕭
花間一壺酒——透視李白人生
李白酒量並不大
李太白,太不明白
“邊庭流血成海水”說“海”
《兵車行》山東、關西之妙
飲中八仙歌,八個酒中哥
杜甫《春望》的“望”
“白頭搔更短”是“白頭梳更短”
杜甫不是收信人
讀好“獨與老翁別”
“三顧茅廬”是“三問茅廬”
《春夜喜雨》為何而喜?
為何倚杖自嘆息?
“劍外忽傳收薊北”,是官方訊息
難得老杜一放歌
窗含、門泊的註解
“天地一沙鷗”,“一”定要看好
“戎馬關山北”說“北”
無實無名杜工部
春城無處不飛什麼花?
中晚唐篇
“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自”
大雪/滿弓/刀
“臨行密密縫”解密
第三者,當不得——讀張籍《節婦吟》
韓愈《早春》,走出天街看皇都
“青箬笠,綠蓑衣”之“青”之“綠”
千尋鐵鎖如何沉江底?
“離離原上草”的“原”、“草”
銀瓶咋破?擊節咋碎?
平平淡淡最是詩讀白居易《問劉十九》
柳宗元《江雪》的對比
《閨意》畢竟是“閨意”
詩人的眼睛——李賀《蘇小小墓》
杜牧《江南春》的“千里”
銅雀春深,怎鎖二喬?
“隔江猶唱後庭花”之“隔”
美麗凍人的羅襦——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新解“只是近黃昏”
剪燭何必在西窗?
《山中寡婦》還有別人
“胡城縣”是何縣?
“數鄉稅”,莫小覷
五代兩宋篇
回絕愛情,最苦最痛讀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莫攀我
李煜之“樓”
牆角數枝梅”說“牆角”
《泊船瓜洲》“綠”的練字之外
為何“笑從雙臉生”?
蘇軾是個好乾部
蘇軾修改《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夕是何年”可是病句?
殘缺之美——讀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拿名畫開涮
一個傻丫頭,“卻把青梅嗅”
《滿江紅》,岳飛得罪之作
“為賦新詞強說愁”,“新詞”不是新寫的詞
意深遠過“八百里”,韻含豈止“五十弦”
青山遮不住=青山不斷遮
“千百度”,有度數
“稻花香里說豐年”,稻花其實並不香
暖風吹得何人醉?
出牆紅杏,為什麼紅?
“紅了櫻桃”,未必有櫻桃
元明清篇
不平等的春天——說《昭君怨·賣花人》中的簾里人
餘音繞樑,關漢卿的“斜攬著釣魚艖”
一串名詞一支曲——讀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歌有問題
趙翼的《論詩》對么?
“銷金一鍋子”“瘦西湖”
家鄉有鳥“黃豆瓣兒”
塞北龍沙竹枝詞
聽好“絲竹”
遼東鶴是遼東人

作者簡介

張港,男,1950年生,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編輯。已出版《經典古詩詞另類“悅讀”》(中華工商聯出版社,2003年)、《大師也有錯余秋雨散文知識性疏誤點擊》(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說名道姓》(中國工商聯出版社,2005年)、《172個被誤讀的史事真相》(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品文解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以及長篇小說《抗日第一槍:馬占山和江橋抗戰》(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另有各種文體作品近兩千篇散見報刊。

序言

我的詩詞觀
時至今日,我依然認為,中國最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古代詩歌,雖然它並不值錢。我一如既往地以詩取人:說得出“床前明月光”的,說明他仍是中國人;說得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可以接觸;說得出“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可以為師矣,就是他不理我,我也賴著他。
古代詩歌中的經典是最重要的營養,缺少了就疲憊乏力;是最有效的方劑,入腹了就精神煥發
因為喜歡,就容不得一點兒瑕疵,想讓她盡善盡美。
百年千年,無數智者、高人對古代經典詩歌進行了無數的解說、探索,探索與解說是否到了盡頭?不是。一是古人、前人的認知條件不如我們。比如,近現代考古發現古人沒有見到,古人獲得信息也遠不如今天方便。二是認識方法不如今天。古人缺少創新意識,不敢越過雷池,多數在圈子裡轉來轉去。三是專家解詩。平民百姓是從來不參與研解的,平民百姓只是接受與自我體會。專家生活圈子有限,有些東西難以看到;專家朝一個方向走得過遠過投入時,有些東西往往被忽略。
以上這些,造成古代詩歌解讀的許多盲區、死角。這些盲區、死角,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錯誤的解釋,不合事理,脫離生活;二是解釋不到位,沒有觸到詩的真美。
學問之樹,從乾到枝,早已被弄得清清楚楚,我有一種觀點:不從巨觀上說話,而看那些最小的枝葉,要鑽盲區、死角。這些盲區、死角多數很小,但往往又很重要,有許多對詩歌的理解極有意義,甚至顛覆傳統的誤解。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好的詩作是詩人與讀者共同形成的。許多解讀,也許並不是作者創作時的真實意圖,但是如果這樣解說更美,我選擇更美的。
所有的文章,都應該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否則即不是文章。這裡只說別人沒有說過的。
這本書所選詩詞來自中學課本,為常見經典,凡念過中學的,都可以讀。
經典已經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但願這本書是一顆投入死水的小小石塊,引出小小的波瀾,讓人重新關注經典。
寫這書的更重要目的是引發創新意識。想通過這本書說出:對待古代作品,應該引入今人的思維,應當給予古代文化以嶄新的理解——因為我們是21世紀的人。
本書大體以時間先后冠以各朝代為序(少數為主題一致而略作調整),由於體裁不一對朝代作了合併,特別是唐代,數量最多,又截斷為初盛唐與中晚唐,而在元明清篇中,收入的文章較少,卻並非因為其經典詩詞的少,主要和我的興趣與偏好有關,最後幾篇也並不符合其時代,因與我家鄉有關,敝帚自珍,無奈也放在此,請讀者諒解。
詩無達詁,一人之言,錯誤肯定不會少。寫作過程中,同事李超、王際斌給予極大幫助;張一鳴校對了全文;浙江大學出版社宋旭華老師、楊利軍老師,為本書出版,運籌奔走數月,在此一併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