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經

錯經,病證名,名稱來源於《竹林寺女科秘方考》,指青春女性月經不循正常途徑出,不是從陰道流出,有經血上逆而從口鼻出,有經血從大小便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錯經
  • 名稱來源:《竹林寺女科秘方考》
  • 治 療:宜用清腸瀉熱、涼血止血原則等
  • 簡介:指青春女性月經不循正常途徑出
  • 原因: 子宮發育不良、內膜少等
  • 預 防:中醫主為關鍵在於補虛清熱等
原 因,預 防,治 療,

原 因

(1) 子宮發育不良、內膜少、位置不正或畸形等病變,都是造成錯經的原因。這是因為,子宮病變導致了卵巢功能障礙,而卵巢功能是受下丘腦及腦垂體統帥的,如果卵巢功能障礙,勢必引起行經錯亂。
(2) 祖國醫學有出走於大腸,經血錯行或“經前便血”、“瞎經”之說。並認為錯經的原因主要有:
1.陰血不足,加上勞心過度,如多愁善感,憂思過度、情志不遂、焦慮煩躁等導致陰津虧虛;
2.素嗜辛辣炙之物,致熱積於內,損傷陰絡;
3.脾虛不能統血,肝虛不能藏血,腎虛攝納無權,胞宮之血錯長。看來,錯經與情緒、飲食及脾、肝、腎的疾病有關。

預 防

中醫主為關鍵在於補虛清熱。青春發育期的女性,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蛋、魚、瘦肉、大豆及類製品和蔬菜水果等。預防錯經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還要多飲水,多排尿,保持大便通暢。因為錯經與情緒有關,所以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特別是月經來潮前,更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感情。患有錯經者,要及時請婦科醫生診治。

治 療

胃腸鬱熱證的治療宜採用清腸瀉熱、涼血止血的原則,可選用槐花散方加減。方中針對胃腸鬱熱的主因,以槐花為主藥清熱涼血,合黃連清胃腸之熱,二藥相伍共奏正本清源之功。再以丹皮、側柏炭涼血止血,炒荊芥疏風清熱,三藥相合可加強止血之力。如果便血量多,咽乾口渴者,再加白茅根,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清熱生津。
陰虛血熱證治療則用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之法,可選用大補陰丸方加減。方中的生地、白芍、沙參滋陰益腎兼能柔肝;丹皮、知母、槐花、地榆清血中伏熱並能止血。荊芥清熱散腸風,烏梅斂陰生津液,二藥炒炭後並可加強止血作用。
脾失統攝證治療宜採用健脾益氣、溫陽止血之法,可選用黃土湯加減。方中的灶心土也叫伏龍肝,功能溫陽健脾,配合黃芪、白朮具有補中益氣、增強脾胃功能的作用。脾胃強健,自能統攝血行。阿膠、地黃補血養血,並能止血,從而改善因失血而引起的血虛。同時佐用黃芩,以防止灶心土、黃芪的辛燥太過,損傷陰液。至於炙甘草,與白朮、黃芪配合可健脾氣,與阿膠、地黃相伍可補陰血。全方剛柔並濟,配伍周到,是一首治療脾不統血而便血的專方。
如果出血量多者,還可以加炒升麻以升舉中氣。
以上方藥一般宜在經前5天始服,以為迎而奪之,至經期第2天停藥。經淨後可繼服丸藥一周。如胃腸鬱熱證服地榆槐角丸,每服6克,每日2次;陰虛血熱證服知柏地黃丸,服法同前;脾不統血證服人參歸脾丸,法同前。
中醫建議經行便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忌煙忌酒,同時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