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歷史

錫金歷史

錫金歷史,錫金王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現為印度的一個邦,首府甘托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金歷史
  • 所屬區域:喜馬拉雅山南麓
概況,歷史,

概況

錫金自古以來是南亞通向中國西藏地方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相當重要。東西寬約65公里,南北長約130公里,面積約7300平方公里。森林占總面積的36%,人口32萬(1981)。居民有雷布查人、錫金人(亦稱布提亞人)和尼泊爾人。通用錫金語和尼泊爾語,官方語言為英語。信奉喇嘛教和印度教。首都甘托克。雷布查人是錫金最早的居民,屬蒙古人種。在8世紀前,他們就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帶。13世紀藏族血統的錫金人在這個地區定居,以放牧和經商為生。

歷史

錫金是個富於神話和傳奇的國度,有關古代的史料,留傳下來的很少。有確切記載的第一代國王是蓬楚格·納姆伽爾,其曾祖父是西藏的貴族古魯·塔希。蓬楚格於1642年登上錫金王位,在他統治下,雷布查人與錫金人融洽相處,從事畜牧和農耕。蓬楚格宣布佛教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他將首都建在甘托克,將全國劃分為若干沙古(相當於縣)治理。第三代國王查多爾·納姆伽爾(1700~1717在位)建造了佩瑪揚策寺(即今天的大寺),還為雷布查人發明了字母。18世紀期間,錫金多次受到尼泊爾不丹的侵犯,但是納姆伽爾王朝竭力維護著錫金的獨立地位,保存王國的核心地帶。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軍強占錫金。1890年,錫金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世紀,英國殖民者鼓勵大批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他們砍伐森林,開墾稻田。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塔希國王實行許多經濟和社會改革,廢除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稅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英帝國主義退出南亞地區後,錫金未能獲得獨立。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1949年6月,印度政府派兵進駐錫金。1950年12月5日,印度與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職權,並派政治專員對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進行全面的控制。1968年8月,甘托克發生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1963~1982在位)提出錫金要錫金化,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該協定削弱國王權力,使錫金的內政外交完全控制在印度手中。1974年4月,錫金舉行“大選”,親印的錫金國民大會黨控制了議會32席中的31席。5月11日議會開幕,通過決議,“要求”印度派顧問來為錫金制訂憲法。同年9月4日和7日,印度議會兩院先後通過“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在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席位。1975年4月9日,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國王被軟禁。4月10日,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4月14日,錫金又為此舉行“公民投票”。印度議會也通過決議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1982年1月29日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在美國紐約去世。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伽爾繼位。他表示,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
錫金王國現有政黨:錫金國民黨、錫金國民大會黨、錫金國家大會黨和人民黨。印度在錫金設有首席行政官。錫金王國設有一個由20人組成的國務院,負責制定法律;還設有行政會議,負責教育、衛生和運輸等事務。政府首腦為首相(一直由印度人擔任)。全國劃分為4個縣。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森林資源和運輸業。(見彩圖)
參考書目 CharlotteY.Salsbury,MountainofKingdom:Sikkim,W.W.Norton&Company,Inc.,NewYork,1910. RaghundhaRao,Sikkim-theStoryofitsIntegrationwithIndia,CosmoPublications,NewDelhi,19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