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德林,德曾“惜稱寺”、“呼徵寺”。拉薩四大林之一。在拉薩市區內,位於小昭寺西南約500米處,現占地面積9.8畝(約6533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德林
- 曾稱:“惜稱寺”、“呼徵寺”
- 屬:拉薩四大林之一
- 占地:9.8畝
歷史來源,發展規模,
歷史來源
據《七世達賴格桑嘉措傳》記載:錫德寺是吐蕃贊普墀祖德贊(815年~836年在位)在大昭寺周圍所修的6座拉康之一,時名“嘎瓦”。當時規模較小,編制僅有4名扎巴,寺名“錫德”即源於此。到了9世紀,朗達瑪毀滅佛法,包括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在內的許多寺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錫德林也未免於難。元代時,在蔡巴萬戶長的支持下,錫德林在原址基礎上有所擴大,人員編制增加到二十多個,並規定了固定的供養制度。
錫德林後來一直是呼徵阿齊圖呼圖克圖(即熱振活佛)的住錫之地。據《蕃僧源流考》載:熱振活佛已傳十二世;但據《熱振寺志》記載只傳到第六世,他們是從赤欽·阿旺曲丹(《西藏宗教源流》則列為第世熱振活佛)開始為第一世熱振活佛,並被封為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7)的經師。1734年又被冊封為“廣衍黃法阿齊圖諾門罕”名號。第二世熱振活佛為赤欽·丹巴繞傑,他佛學淵博,是西藏宗教界頗有名望的“甘丹赤巴”(精通經典的長老)。第三世熱振活佛為阿旺益西·赤臣嘉措,在西藏社會政教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4月29日他被封為“黃帽闡明聖教阿晉呼林呼托圖諾門罕”,屬下管事人也得到“達喇嘛”名號,此際他主持對原寺進行了修葺擴建,並請得御賜寺名——“凝禧寺”。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奉旨出任攝政。1854年第十一世達賴喇嘛克主嘉措(1838~1855)親政後,仍由熱振呼圖克圖掌辦商上事務,一年後達賴突然暴亡於布達拉宮,鹹豐皇帝又命他擔任攝政。阿旺益西·屢受清廷嘉獎和僧俗尊崇。1853年鹹豐帝頒諭:“著加成銷去諾門罕,作為呼徵阿齊圖呼圖克圖,並著準其轉世。”1856年因“國理察木多夷案出力”,清鹹豐帝又賞加“慧靈”名號,並賜用黃韁。這一時期錫德林進行了大規模擴建,“錫德嘎貝桑貝林”的名稱即始於此。1855年3月竣工,駐藏大臣諄齡代請恩賞匾額,尋賜“翌贊宗源”,表明清廷對熱振活佛的重視。1862年錫德林遭到一次嚴重破壞。熱振呼和浩特圖克圖因革退哲蚌寺堪布事與哲蚌寺形成衝突,哲蚌寺僧眾聯絡甘丹寺喇嘛攻打攝政府,寺廟建築受到慘重破壞。他前往赴京呈訴,不果,“呼圖克圖”由是革除,後據眾僧稟訴被啟準轉世。第四世熱振活佛為阿旺洛桑益西旦白堅贊,曾任過第九世班禪曲吉尼瑪(1883~1937)的經師,後因食中毒而去世。第五世熱振活伸縮·土登堅白益西丹巴堅贊,1912年生於塔布賴喇嘛土登嘉措圓寂,在拉薩三大寺僧人世間一致推舉下他出任西藏嘎廈政府攝政王。任內他抵制了英人在拉薩辦學校的行動,接受了國民黨政府“輔國宏化禪師”封號,1943年還被贊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因達扎活佛謀位當政,並由達扎炮製了震驚西藏的“熱振事件”。在“熱振事件”中他維護祖國的統一。堅決不向親帝勢力低頭,表現了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正義凜然的氣節。事變中熱振拉讓里的別墅被夷為平地。1947年3月被捕,並死了布達拉廈欽角獄中。第六世熱振活佛·丹增晉美,1948年藏曆12月12日出生於拉薩太朋崗。3歲時被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認定為第五世熱振轉世靈童,取法名“丹增晉美土多旺秋”,並研習《大懺悔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經書;8歲時承襲“熱振阿齊圖·諾門罕”封號,現為西藏自治區佛教協會理事。
發展規模
錫德林早先屬寧瑪派,主要誦勝樂、密集、大威德金剛等經典。三世熱振呼圖克圖時期,改為格魯派,隸屬一色拉寺結巴扎倉。主要建築包括經堂、佛殿、僧舍、僧廚。寺廟中心是一方形的庭院,後部為佛殿和經堂。庭院其他三面為僧舍和僧廚。經堂面闊9間,進深7間,有柱48根,中部有一天窗直通二層,四壁皆為彩繪裝飾。經堂後部為並排的3個佛殿,中為正殿,兩側為偏殿,三殿互通,共有12柱。原殿內有泥塑像和彩繪壁畫。經堂大門前為檐廊,三時五間,其兩側為小室。小室有石階通往二層。寺內僧舍有一百餘間,皆為藏式平頂二層建築。現布經堂西南角已塌陷,位主要建築風貌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