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鏡池是一口開挖於南宋時期的古池,位於浙江寧波奉化雪竇山雪竇寺前伏龍橋與關山橋間。池深8尺,南北長430尺,東西寬215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錦鏡池
- 景觀類型:人造景觀
- 地理位置: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
- 池深:8尺
景點簡介,歷史變遷,
景點簡介
公元1184年(宋淳熙十一年)雪竇寺方丈足庵禪師(即僧鑒禪師)挖田鑿池,次年告成。在西南面築堤、置閘、造橋、建亭,使二澗之水匯流其中,寬納而緩出。視水漲落啟閉閘門,保持千丈飛瀑壯觀。南宋詩人張良臣名之為“錦鏡池”。清鄔訪《錦鏡池》詩:“一鏡平磨古寺前,石紋如錦水連天。笑他香寺裙衩女,也傍清流整翠鈿。”後多次淤塞變田。清代之後,無閘無橋。20世紀50年代後,池成稻田。1986年,國家撥款重建,挖土三尺,錦鏡池面積約200平方米,砌堪築路300米,並修復了在其上端的關山橋,重建了橋上的青鎖亭。
歷史變遷
公元1144年(南宋紹興甲子),有郡太守莫公前來雪竇山雪竇寺遊覽,他在氣象萬千的景象中突發妙意,並說服了寺僧們,把一片山田開鑿為池,將這兩條溪流匯納於池中,然後讓水再緩緩流出去。這便是錦鏡池的雛形。
就在莫太守之後的四十餘年間,雪竇寺曾十易主人,幾度廢興。公元1184年(宋淳熙十一年),足庵鑒公(即僧鑒)禪師雲遊這裡,他仔細地琢磨著莫公故事裡的創意,決定舉力繼續修池。
足庵鑒公,即後來的曹洞宗十一世、雪竇寺方丈足庵禪師。
八月初三,禪師動員寺僧們拿起鎬頭筐羅,開始興工浚池。他們大興土木,在寺前與千丈岩之間啟動了挖池工程,築堤、置閘、造橋、建亭,到翌年十一月十九日池修成。當時的規模,“深一尋,縱四百三十尺,廣半之。”有人按今天的標準換算,其深約2.45米,面積約8700平方米。
新修浚的池水,漣漪拍堤,淳淡如拭,千岩倒影,空明相映,禽魚下上,莫不喜形於色。禪師不僅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五言絕句:“一鑒涵虛碧,萬象悉其中。重綠浮輕綠,深紅間淺紅。”
池子是修成了,要取個好名字。僧鑒禪師向詩人張良臣請教。詩人說:“您沒見到許多文士君子前來遊覽,池邊水影里,留下了他們揮就的水墨山色嗎?您沒見到倒峰水波中,那許多江南窈窕淑女們正在梳妝打扮的靚影嗎?這實在是這一方水土這一方人的一面錦鏡啊!”於是,此池便以“錦鏡池”名揚天下。
元初,著名思想家鄧牧的遊記《雪竇游志》也解釋了池名的來歷:“亭之下為圓池,徑餘十丈,植海棠環之,花時影注水浚,粲然疑乎鏡,故名。”這與張良臣的意思是一樣的。從元人吟詠錦鏡池的大量詩詞中,後人能了解到當時錦鏡池的規模幾近於南宋,依然是水汽雨意,氤氳迷離。公元1336年(元順帝至元二年),以錦鏡池風光為榮的一位雪竇寺住持,手執東樓藏書家樓鑰遺作《雪竇寺錦鏡記》,請吳興趙雍為之揮毫作書。趙雍乃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的次子,也以書畫飲譽元代藝壇。主持將趙雍的藝文與墨寶勒石豎於池畔,使錦鏡池大為增色。
錦鏡池開鑿三百年後,到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已湮為田。
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奉化縣令錢璠,看到勝景不再,十分惋惜,便下令修復。最初像承受莫太守的關注一樣,使雪竇山上的這顆明珠,再度為官府所重視。然而這一回,錦鏡池僅僅是靈光一閃,三四十年後再次湮滅。
此後,曾有一位雪竇山下的徐大啟,專門寫過《復錦鏡池說》,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久,錦鏡池重獲生機。
清代錦鏡池的規模大不如從前,可遺韻尚存。從詩人們留下的寥寥詩行中,還依稀能夠看到池畔修竹搖曳,古松吟風的水光山色。
清代之後,錦鏡池已是無橋無閘,一任廢弛,終落得池荒錦鏡不崛的境況。直至1986年重修,不過重修後約200平方米的錦鏡池面積,僅為初創時的四十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