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校始終堅持"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辦學宗旨,深入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學校教育科研取得了可喜成績,教師整體科研意識得到了較大提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錦豐中心國小
- 英文名:jinfeng middle school
- 所屬地區:蘇州市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示範國小
科研背景,指導思想,實驗內容,實施辦法,實施步驟,研究方法,地圖信息,
科研背景
1998年"農村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研究"教科課題被蘇州市教科所專家組鑑定通過。2001年省教育學會課題《最佳化課堂教學研究》、《農村學校、社會、家庭協同教育研究》和全國“九五”協作課題《以學為主,以學生為主》順利結題。
近三年來,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教育論文100餘篇。教師中具有大專學歷的占教師總數56%,有6名教師被評市教學能手,4名教師被評為市教壇新秀。近幾年來,學校多次被評為市"文明單位",在市國小質量綜合評估中多次榮獲獎,2000年被評為市教科先進學校,2003年成功創建了蘇州市常規管理示範國小。
上學年,我校又參與了省教育學會主持的《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蘇州市級《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以來,我們加強了理論學習,強化了科研管理,努力營造一個有濃郁書香的校園科研氛圍,倡導一個師生追求成功的校園環境,積極創建市特色學校。
在聆聽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實驗報告後,我們深深感到我校需要用“新教育實驗”來作教育科研的支撐點,因為新教育實驗所提出的理念與我們的教育研究是有很多相融相輔之處的。因此,我們想積極參與到新教育實驗的活動中來,努力尋找“心理教育”和“學生自主性學習”課題研究的突破口,使這兩個課題研究取得更大的成績,使師生共同成長。
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認真全面學習新教育的豐富內涵,創設新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我校原有實驗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日記教育、心理實驗教育和自主學習教育,把朱永新教授“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的理想教育理念套用並推廣到實際教育中。大力開展讀書活動,努力營造內涵豐富的“書香校園”,提倡師生共寫隨筆,在實驗中,建設師生精神家園,全面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學有所長的個性化發展,從而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水平。
理論支撐:
(1)、蘇霍姆林斯基“個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
(2)、朱永新“理想教育”核心理念:以人為本,師生共同成長。目標追求: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3)、心理教育理論
實驗內容
1、營造書香校園。教師閱讀“新教育文庫”提供的必讀書目100本,並組織相關研討活動;有計畫地開展學生讀書活動,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本》誦讀活動。
2、師生共寫隨筆。引導師生立足於仔細觀察每一天的教育、學習生活,教師寫好《教育故事》,學生寫好《成長日記》,做到循序漸進,逐漸養成寫隨筆(日記)的好習慣,並用好師生的成長記錄袋,讓師生在寫隨筆(日記)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學會欣賞自己、肯定自我,反思自己,促進師生超越自我。
實施辦法
(一)營造書香校園
A教師讀書活動
1、提供閱讀條件。我校已成功創建成“張家港市二級圖書館”,館內的藏書十分豐富,我們全天向教師開放。教師每年自購教育書籍,學校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
2、辦好讀書沙龍。學校根據“新教育文庫”推薦的必讀書目,確定每學期教師必讀書3-5本。每月開展讀書沙龍活動。由團支部牽頭成立青年教師讀書會,定期舉辦讀書沙龍互相推薦新書、好書,交流讀書和教學心得、體會。
3、評比讀書筆記。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筆記展評活動。教科室做好優秀讀書筆記(心得)向外推薦工作。將優秀稿件及時上傳到“教育線上”,或推薦到有關報刊雜誌。
B、學生讀書活動
1、營造讀書環境。一是建立班級圖書角,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學校定期向學生開架借書。二是開闢電子閱覽室,將計算機教室作為網路教室,建立電子閱覽室,拓展閱讀空間,讓學生能夠在網上打到合適自己的閱讀內容,並利用網路閱讀,能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別人交流閱讀的體會。三是開設讀書論壇。利用校園區域網路,開設讀書論壇,引導全校學生髮起一場“閱讀與學習之間的關係”的大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認識。四是開展學生向圖書館推薦好書活動。每學期舉辦一次學生向學校圖書館“捐書儀式”,在每本捐書的扉頁上,寫上捐書者的贈言,以示對捐書者的尊重。
2、名言警句引路。充分利用學校讀書長廊,開展“班級讀書長廊”活動。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背誦讀書長廊中的名人名言,學習讀書長廊中名人的讀書方法,感受讀書長廊中名人刻苦讀書的精神。
3、調整課程設定。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在老師的輔導下,培養一種讀書境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基本的讀書方法,形成較強的讀書能力。
4、加強評比激勵。一是籌建讀書節,評比“校園之星”。9月25日是新教育實驗所提倡的讀書節,在閱讀節上表彰“校園十佳閱讀之星”。二是定期展評讀書筆記。倡導學生每月寫一寫讀書筆記,對學生的讀書筆記,學校團委要定期展評。三是開展讀書競賽活動。學校要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知識競賽和讀書心得交流會等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師生共寫隨筆
A、教師寫隨筆和教後感
1、每周撰寫一篇以上隨筆,教育名著上的一些觀點,對學校或教育界的一些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對當前教育改革提出理性思考。寫好每課的教學後記,及時總結、反思得失。
2、隨筆上網。學校網站開闢教師隨筆專欄,提倡教師隨筆在網上發布。鼓勵教師將隨筆上傳到“教育線上”,與大師對話,學習交流。
3、開展“教育論壇”活動。學校兩周開展一次“教學沙龍”活動,由團支部和教導處聯合組織青年教師交流課改心得,實驗感受。
4、設立“即興演講”制度。利用每周教師會議推薦教研組教師代表圍繞專題交流教育心得,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5、完善考評制度。將教師寫隨筆列入教科工作考核,對每學期在“教育線上”發表教育隨筆滿500字的教師給予獎勵。
B、學生寫日記
1、參加對象:重點是三至六年級學生,開始可每周寫一至兩篇,逐步做到每天寫一篇日記。(一二年級學生每周努力寫好一篇日記。)用好《日記伴我成長》這本融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新教育實驗”輔助用書。
2、開設閱讀、寫作課。由語文教師做好對學生寫日記的指導工作。
3、做好學生日記的推薦工作。語文教師要做有心人,將學生中產生的優秀日記保存好,定期在班級板報、校園網上展示,並將精華日記推薦到“教育線上”或有關報刊雜誌。
4、學校每學年出刊一本學生的優秀日記集。
實施步驟
1、第一階段(2004年2—3月):課題準備階段
健全機構,學習理論。成立“新教育實驗”課題研究組織機構。研究的指導專家:朱永新、儲昌樓、袁衛星。組長:馬富明。副組長:黃雨華。組員:顧雪梅、施建平、顧建躍、黃曉蓉、張斌、單嬋娟、李紅、盛潔、黃靜、田娟、陶冬英、林善芝、周健、項華芳。
課題組成員要自覺學習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新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規劃、市《關於全市中國小整體開展新教育實驗的意見》等,領悟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和主要觀點,明確開展實驗的目標及價值。
2、第二階段(2004年3月—4月):制訂計畫階段
明確分工,制定計畫。根據分工,由黃雨華訂實驗方案,其他研究組成員根據以下分工制訂具體的活動計畫。分工如下:
1、組織活動負責人
教師讀書活動負責人:馬富明、施建平、顧建躍。
學生讀書活動負責人:黃曉蓉、張斌、陶冬英、林善芝。
教師寫隨筆負責人:顧雪梅、顧建躍、夏萬根、田娟。
學生寫日記負責人:黃雨華、單嬋娟、項華芳、周健、盛潔、黃秀娟。
2、資料上傳負責人
教師隨筆上傳管理: 施建平、顧建躍
學生成長日記上傳管理: 黃雨華、單嬋娟、黃秀娟
學生優點卡(精選)上傳管理:夏萬根、項華芳
學生讀書筆記上傳管理: 張斌、盛潔
教師評語上傳管理: 顧雪梅、周健
各負責人要根據分工,及時制訂每學期的各項具體可行的活動計畫。
3、第三階段(2004年5月—2007年4月):課題實驗階段
組織實施,規範研究。根據每學期的具體活動計畫,扎紮實實地開展教育研究,形成實驗、管理、研究、思考、再實驗一體化的良性運行機制。課題組對實驗進行階段小結,及時調整實驗計畫,保證課題研究有效有序進行。
4、第四階段(2007年5月—2007年7月):課題總結階段
總結反思,彙編成冊。對“新教育實驗”進行反思和總結,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通過論文、研究報告等形式呈現研究的理論成果。將教師優秀的隨筆、學生精彩的日記、師生的閱讀筆記、讀書心得彙編成冊。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新教育理論指導下,組織師生一起讀書、寫隨筆(讀書筆記)。通過教育實踐和社會調查,撰寫教育故事、優點卡、定期組織快樂成果袋、成長記錄袋的展示交流評比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探究、反思、總結、提升。
(2)網路研究法。利用網路指導學生開展網路閱讀,了解時事新聞和最新社會發展動態,做一個知天下事的讀書人。
(3)、個案研究法:校骨幹教師、市級教壇新秀、能手,要帶頭進行個案研究,調查研究的對象,做好相關的跟蹤記錄,定期進行情況分析。
(3)、經驗總結法:及時總結實驗中的經驗成果,並定期編寫錦豐國小校刊《揚帆》和學生《成長日記》、《讀書感言》文集。撰寫研究報告、實驗論文,構建具有特色的學習型校園。
2、成果形式
(1)、教師優秀《教育故事》集、《學生優秀日記集》、《學生優秀作文集》
(2)、教師《成長記錄袋》、《學生快樂成果袋》展示與評比。
(3)科研論文、研究報告、教學案例、教師隨筆、學生讀書筆記等。
(4)出好兩至三期精美校刊。
地圖信息
位置:錦豐鎮青年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