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帶橋(Kintaikyo Bridge)是一座橫跨錦川的五拱橋,被列為日本三大名橋之一。採用傳統的木工工藝,全橋只用包鐵和插銷固定、充分套用精巧的木工技術的橋樑結構。大橋最早建於1673年,修建過程中屢次被洪水沖塌。建成後又於1950年被一場颱風帶來的洪水摧毀。1953年重建,後又在2001年和2004年部分修復,至今仍雄踞於江面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錦帶橋
- 外文名稱:Kintaikyo Bridge
- 地理位置:日本錦川或杭州西湖
日本錦帶橋
簡介
特徵
歷史
當時廣嘉公體弱多病,正在接受一位醫術精湛、名為“獨立”的明朝歸化僧侶的治療。原本就對明朝文化深感興趣的他,在借閱獨立的《西湖遊覽志》時,看到了書中用石橋把湖上小島連結起來的“蘇堤”插圖,深受啟發。因此決定在錦川河中堆砌出形如島嶼的橋墩,並用結構堅固的拱形橋樑銜接。幾經嘗試和失敗,終於在1673年,將這座融合了築城與組木技術精華的名橋建成。
評價
杭州錦帶橋
簡介
由來
堤闊二丈,遍植桃柳,一如蘇堤。歲月既多,樹皆合抱。行其下者,枝葉扶蘇,漏下月光,碎如殘雪,意向言“斷橋殘雪”或言月影也。……湖船小者可入里湖,大者緣堤倚徙,由錦帶橋循至望湖亭,亭在十錦塘之盡。漸近孤山,湖面寬敞。
又據《西湖志》載:“錦帶橋在十錦塘,架木為梁。聖祖仁皇帝(即康熙)臨幸孤山,御舟由此轉入里湖,後甃以石,橋平如帶,因名。”可見錦帶橋得名由來,一是橋在十錦塘,二是改築石橋後橋平如帶。白居易謂白沙堤“草綠裙腰一道斜”,這橋宛如束在裙腰上的一條錦帶,使西子更添光彩。
王叔杲有《十景塘》詩曰:
橫截平湖十里天,錦橋春接六橋煙。芳林花發霞千樹,斷岸光分月兩川。幾度觴飛堤外景,一清棹發鏡中船。奇觀妝點知誰力?應有歌聲被管弦。
斷橋離蘇堤六橋稍遠,錦帶橋離西泠、六橋均近,所以說“錦橋春接六橋煙”。
清代許承祖在《西湖漁唱》中有專詠錦帶橋詩道:
波光山色半模糊,錦帶橋平入畫圖。約略前身是漁父,一竿雙槳占西湖。
錦帶橋舊稱碧涵橋,雖然名聲沒有斷橋那么響亮,但自有一種動人的情趣。錦帶橋之佳佳在里外西湖的一橋相通,碧波相連,卻里外有別。小船咿呀過橋洞,從萬頃碧波漸入藕花深處,水天一碧變成了鬧紅一舸。那清新,那熱烈,讓人感受天地間的蓬勃生機。倘若逢上細雨濛濛的天時,如珠的雨珠便“大珠小珠落玉盤”似地敲打著遊船的雨篷,更有一種“錦帶橋邊聽雨眠”之幽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