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鶴年,字梅江,浙江烏程人,清嘉慶監生。
基本介紹
- 本名:錢鶴年
- 字號:梅江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浙江烏程
- 主要作品:纂修《漢陰廳志》
- 主要成就:調查民情,植桑養蠶,興辦教育
嘉慶十年(1805)首任漢陰通判,十二年(1807)離任。其後又兩次任此職,前後長達14年,政績顯著。
錢鶴年經常深入農村調查民情,足跡“遍於四境,雖婦女兒童亦識其面”。他倡導植桑養蠶。嘉慶十三年(1808),從湖州帶來蠶種,聘來養蠶能手,並向全縣發布《廣植蠶桑諭》,對做出成績的養蠶戶,予以表彰。會同安康太守葉世倬向漢陰縣北山鄉民周代朝贈“績效敬姜”匾額,向南山鄉民饒欽選贈“績效桑蠶”匾額。此間,漢陰百姓爭相植桑養蠶。
嘉慶十一年(1806),倡修城隍廟。十五年(1810)捐資維修菩薩泉和古灌台。後又倡修稿園、文廟、魁星閣、龍王廟、武侯祠。同時,親臨現場勘查,先後組織民工修建蒿溝口橋、藍家河橋、縣城西門外橋和添水河、澗池渡口,修築青泥河石條路、鐵線灘石路,以及城內和蒲溪倉儲。
錢鶴年在任職期間,致力興辦教育、慈善事業。提倡尊老愛幼,鄉里和睦。派出講生數人,利用集會廣泛宣講,百姓深為感悟。嘉慶十八年(1813),漢陰秋糧因災無收,境內一片驚慌。錢鶴年組織募捐紋銀1600兩、稻穀2000餘石(約合30萬公斤)發放四鄉。二十三年(1818),修建養濟院,賑貧救苦。二十一年(1816),利用縣署隙地捐廉修建校舍,創立義學,又動員部屬捐資置買萬家扒、卞家溝山地2塊,年收苞谷30石(約合6000公斤),充作辦學經費。城郊龍崗孤墳暴露,拋屍荒野,多是貧困無後百姓。錢鶴年勸捐紋銀2000兩,又置義地1塊,專為貧苦死者義葬。
錢鶴年多才多藝,擅長書畫,他和董詔等纂修的《漢陰廳志》至今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