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

錢文(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

錢文又名錢十茁,男,1963年1月生於吉林東豐,1986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1995~199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九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現為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代表作有《風》《雨》《雪》《關東娃》《關東十月》。

基本介紹

  • 姓名:錢文
  • 別名:錢十茁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吉林省東豐縣
  •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 職業:教授、油畫家
  • 畢業院校: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
  • 主要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吉林省分會理事
  • 代表作品:《風》、《雨》、《雪》、《關東娃》等
釋義,人物,錢文:走向裝置-繪畫藝術,靈魂之使然――――創作札記(1999),雜 感,

釋義

【詞語】:錢文
【注音】:qián wén
錢文:古代錢幣上的文字。

人物

錢文(又名錢十茁)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 1963年1月生於吉林東豐、1986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1995~199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九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1994年油畫《下午三點十分》參加第二屆全國教師美術作品展覽並被評為獲獎作品(軍事物館博)、1998年《腳踏車》組畫參加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畢業展(中國美術館)、1998年《藝術雜感》發表在《當代學院藝術》上、2003年論文《美術教育中的情商培養》發表在《光明日報》上、2004年3幅油畫作品《風、雨、雪》參加在巴黎舉辦的《東方即景》油畫展(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2004年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首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年入選香港國際交流出版社《世界名人錄》、2010年9月油畫《關東娃》參加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關東畫派》大展(瀋陽 魯美美術館)、2010年1月文章《美術教育與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發表在《光明日報》上、2010年入選《世界藝術品網》《美術報》2009年度前500名中國優秀藝術家排行榜、2010年油畫《雞》系列參加在英國伯明罕《中國容顏》中國油畫展、2011年油畫《關東娃》參加關東畫派進京展(北京 軍博)、2011年油畫《關東十月》參加中國美協《化境長城外——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瀋陽 魯美美術館)、2011年油畫《關東娃》參加吉林省美術進京展(北京 中國美術館)。
關東娃關東娃
錢文

錢文:走向裝置-繪畫藝術

文/天 乙
我深信,藝術家的藝術之路是非常艱辛而苦悶的,他不僅要面對浩瀚的藝術海洋與不計其數的藝術作品,面對人類藝術史上各種成熟的以及正在形成的種種藝術理論、思潮、流派,更要面對個人藝術創作力量的弱小和藝術道路的崎嶇與狹窄,也要面對藝術家內心體驗的深邃與表現手段、技術甚至材料等等障礙。所以,個人藝術創作的基礎和在這個技術之上的演變,意味著搏殺、掙扎、割捨、生長、期待……無不意味著一種蛻變般的苦痛。
因為錢文的《五角星》(系列),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關注錢文的創作,關注錢文的藝術創作的苦痛之路,試圖簡要描述他的藝術創作道路。
[Ⅰ]錢文,1986年畢業於東北師大美術系,1997年結業於中央美院九屆油畫研修班,現在吉林師大美術學院任教。當初,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的傳統藝術思想在錢文的藝術生活中占據了根本的位置,藝術風格主要學習格列科。東北師大畢業後,創作了《屈原》、《劉胡蘭》等明顯帶有前蘇聯非常盛行的、富有濃厚“革命的”政治色彩的作品,人物形象“高、大、全”,並且富有標籤式的人物神態與動作。這樣的起點,說明錢文是喝“革命”的乳汁長大並沿著中國那些年代那種程式化的藝術道路一路走來的藝術家。按照他的早期的或者說藝術起點的創作路子和起始的藝術觀念,他應該在標準的寫實路線上行走下去。
但是,錢文終究還是不斷的發生變化,第一次變化出現在1989年。我們知道,80年代思想相當活躍,甚至有些躁動,無論學者還是藝術家,都經受著一次重大的觀念洗禮,都或多或少表現出激越與不安,這裡面最突出的表現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深思、反省,以至比較直白的反叛與顛覆,不僅藝術領域,即便在思想、文學、影視等等文化領域,都涌動著一股批判的潮流。錢文在這個時期也經歷了重大的觀念的自我搏殺,但是,這場搏殺的勝利者仍然是根基厚實的寫實主義,只不過他固有的創作模式開始做出某些讓步,向著古典的照相寫實方向跟進。這個時期,錢文受到更多的諸如倫勃朗、依維爾等藝術家的影響,雖然仍然行進在寫實主義的道路上,但是,開始摒棄
關東十月入選中國美協吾土吾民展關東十月入選中國美協吾土吾民展
長期單一的藝術創作模
式,探索另一種寫實技巧和表現手法,並且在表現的主題方面開始從社會主流的理想典型向著通過藝術的形式捕捉和表達自我思想與情緒的方向過渡。
這個階段他創作了《滿紅像》、《下午三點十分》等代表性作品,顯示了倫勃朗式的古典寫實風格和依維爾式的照相寫實風格,《下午三點十分》中的座鐘、瓦罐、蠟燭、燭台、牆壁、桌面,《滿紅像》的人像神情與斑駁等等,無論構圖還是光影透視無不充滿古典的情調與審美指征,並且流露出藝術家對於傳統文化的疑問、考量和游離。通過對社會存在方式的準確理解和描摹,通過描摹對象的狀態表達畫家的思想情緒和社會認知。這個階段,錢文的寫實繪畫技術素質不斷得到完善,練就了很好的寫實繪畫技能,為他的創作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Ⅱ]1995年以後,錢文受到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思想的影響,對古典的、傳統的藝術形式作出了重新判斷,產生了個人的藝術方向的第二次內心掙扎。這個時期,中國當代藝術方興未艾,正走進蓬勃的發展階段,錢文再一次受到當代藝術思潮的衝擊,尤其是三畫室也就是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以及在這種理論影響下形成的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流派,對錢文的影響很大,藝術家對世界投注無情的凝視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得非常充分。我們可以從他這個階段的人體素描和一些人像作品中看出這樣的改變,從圖形和色彩上看,開始走出古典寫實乃至照相寫實的創作模式,嘗試對於存在原態的突破,圖形開始出現某些變形,色彩的運用也開始顯現藝術家內心的印跡和情緒的折射,畫法也開始離開長相寫實的方法,增添了更多的表現、印象色彩。雖然這些作品依然是具象的表現形式,但是整個視覺效果卻明顯突破了他自己的藝術價值觀,開始走向一個新的時期,成為他藝術創作的一個重大轉折和全新的起點。
沿著這樣的藝術思想,他還創作了《乾花》系列,譬如《有舊紅色襯布的乾花》等作品,以及關注人們生存狀況的《彩虹門》、《手機》(未完成)等。代表了藝術家對於藝術表現對象的本質認識,極力表現人們的社會生存狀況,也表現了對於藝術形式與藝術家的社會意識等等的深層拷問。他超越了堅持多年的寫實方式,大量地呈現了超現實主義的風格,按照藝術家個人的內心體驗深刻探索和呈現社會存在的本質性,表達了藝術家對於外界許多優美的存在樣式包括生命樣式的直感式的、直覺式的認知,這樣的積澱,直接引發了世紀之交對於錢文個人而言比較輝煌的創作。
[Ⅲ]1999年前後,錢文已經汲取了深厚的當代藝術營養,憑藉長期積累的寫實繪畫功底,大步向著當代藝術的目標邁進,並且做出了具有開創價值的藝術表現方式的探索,取得了關鍵性突破。
他從社會存在的種種樣式中開掘個人心理反應的景象,特別是對於中國最具象徵意義的五角星、紅旗等等形象的審視中,發現一種存在的背後深藏的一些美好、善良、崇高或者腐朽、醜惡、殘忍、陰暗、踐踏、毀壞……等等。他用一塊舊紅布圍成具有裝置意義的五角星、十字、旗幟、地圖等,再通過寫實繪畫藝術的手段表現那些具有國家、地域概念和主流政治概念的圖像,揭示藝術家內心關於這些概念下的哲學認知與思想觀照。
[Ⅳ]錢文的這種變化無疑是他創作歷程的重大轉折,具有時代的特徵,代表了這樣一種趨勢,就是從80年代成長起來的藝術家在當代藝術思潮的衝擊下,使盡全部力氣擺脫古典的、傳統的繪畫束縛,靠近當代藝術的大潮。
從個人藝術道路的發展規律看,這樣的變化是客觀必然的,特別是像錢文那樣沒有徹頭徹尾地鑽進既存當代藝術的模式,而是在當代藝術思想本質的驅動下按照個人對於社會存在的把握與理解,採用裝置-繪畫二度創作的方式強調創作主題,是值得肯定的。他把紅布圍成五角星,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作,旨在表達政治甚至政黨與國家概念的糅合與混沌,具有裝置藝術的色彩。在此基礎上他按照形成的裝置影像的心理反應或者心理暗示,運用超現實主義的繪畫方式,強化、深化這樣的認知。因為在二度藝術創作過程中,他對裝置藝術形態的具象做了顯著的誇張與強化,使“裝置”本身的表述局限得到抑制。在形成的畫面上,既有突出的事物生命力部分的鮮亮與強大,也有事物在存在過程中的腐敗、罪惡等等的陰暗與死亡,使藝術家的內心獨白與心理暗示更加清晰可鑑。
與此同時,錢文並未止步於對於“裝置”作品的具象描繪與強化,他還更進一步地對二度創作的藝術作品再度進行藝術抽象,形成具有浮雕效果的藝術圖像,徹底突破了他的寫實風格,走向從他的創作源頭開始的純粹抽象表現。
到此,我們可以對錢文的藝術創作和藝術線路作一個基本的描述了。
首先,他的藝術創作線路是古典寫實----寫實為基礎的超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當代藝術為基礎的裝置-繪畫表現形式。
這樣的線路屬於個人藝術風格演進的一般線路,也是一種踏實的、有著深厚基礎的前進道路,與那些缺少具象繪畫根基大有“塗鴉”之嫌的部分當代藝術家相比,錢文的當代藝術創作更加具有發展的邏輯性,更加具有表現的主動性和表現性。他的作品包括近期的《五角星》系列在內都具有高度的抽象同時也具有基礎寫實的成分,因此具有圖像認知的藝術語言符號,是可以從藝術的角度甚至美術的角度加以感知與體味的。
其次,他的作品具有圖式的超越感和開放的想像空間,比如,《五角星》的圖像給人的直接感知可能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國體、政體的存在形式(因為紅布與五角星的視覺認知慣性),也可能是人類賴以生存自然環境的圖像(因為山巒溝壑陸地海洋等等地圖意味),還可能是人的思想的圖像(大腦的具象和運動的圖感),等等。說明錢文的創作理念開始從傳統寫實的跑道起飛,沖向直接表達個人精神品質與思想反射的多元化、開放式解構,並且具有細膩的、可以認知的圖式和圖像指征。這是作為大眾的可以普遍認知的抽象藝術表現的界限,越過這個界限,就進入了除畫家以外很難認知的自娛自樂的、自我表現的另一創作領域了。
另外,錢文的“裝置-繪畫藝術”汲取了裝置藝術的創作優勢和價值,如紅布圍成五角星的創作動因與作品效果,同時,還不滿足創作的程度,將這樣的裝置作品用寫實繪畫的手法進行畫家創作思想的進一步刻畫、誇張、強化,使作品具有雙重認知和審美效果,的確是相當清新且具有開創意義的。
[Ⅴ]錢文的藝術創作道路是一種一般的、從寫實繪畫做起的、具有深厚寫實繪畫功夫的藝術道路,這樣的路線奠定了他的創作技術基礎,為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變化同步把握創作觀念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以,他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漸進地完成幾次創作風格和創作思想的跨越,能夠實現他關於藝術創作形式性實驗的方向。
錢文的創作道路,對於當代藝術家的發展道路具有很好的參照價值。

靈魂之使然――――創作札記(1999)

文/錢 文
下面這些文字,是我1999年創作《1999-作品》系列前後,內心對藝術的思考軌跡,它真實的記錄了那一段時間我對藝術的理解與追求。
(一)就繪畫藝術而言,無非是通過一種圖式,反映藝術家對世界的形而上的思考。
錢文(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
圖式是藝術家自己獨特運用造型,色彩,材料等媒介因素來鑄就的,獨特運用這些媒介因素表達藝術對客觀世界或內心世界真實獨特的感受,這種真實感受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是藝術從傳統進入現代奔向未來的源動力。
(二)
一部藝術史,更是一部人類精神發展的歷程史,如何通過物質材料來表達精神是古今中外藝術家畢生的共同追求。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角落裡的破洞百出、紅與黑的雙層舊布,與我靈魂深處想尋找的某些感覺相吻合,這些無法用語言能說清楚的感覺,是一種裸露、殘忍、破碎、神秘、掙擰,有生命運動的感覺,又都不準確,總之,似乎看到了一事物內在的、私密的、本質的存在,這也許是後來作品精神內涵的來源。
(三)
記得我讀過美國的一本叫《藝術形式》的書,說世界的存在是一種形式,藝術是通過一種形式表現對世界的本質存在。
錢文(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
我們的現實世界的本質往往表面的形式所掩蓋,人們常常處於“集體無意識”的假面容中,從而導致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命被表面“潔白”的面紗包圍,如何撥開表面的面紗,如何用一種繪畫語言,來充分淋漓的表達這種私密的、本質的存在是我一直思考的。
通過五角星、十字、旗幟―――等這些文化符號做為作品中形象的外形,來表達這種私密的本質的存在,更增加對文化、歷史的直面剖析。
隨著心路的拓展,創作永遠是趨向完整、成熟,但永遠也達不到完整、成熟,這樣靈魂深處的心路會永遠引導我前行!

雜 感

這是錢文中央美院油研班畢業論文之一,當時受到鐘涵、蘇高禮先生的好評,並發表在《當代學院藝術》98.1期上。
錢文
這些文字是與友人談天時即興所為,是對這些問題的個人看法,內容基本上限於架上繪畫,一定有許多偏激與不妥,誠請師友們教正。
(一)
就繪畫而言,無非就是造型的表情加上色彩和材料的表情,傳達形而上的藝術。
(二)
現在人們吃的食品都要求“綠色食品”,亦即野生的、自然生長的。
錢文(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家)
在藝術作品中出現的修飾、浮華是虛偽、賣弄、譁眾取寵、正如女人上厚厚的胭脂。
王式廓先生素描作品大展人們激動了。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兒童的畫,也正是由於他們畫的天真、樸實。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還不知道賣弄的“ 價值”。
樸實與藝術共存。
(三)
對技巧理解。繪畫的歷史也就是人的視覺向客體追問的歷史。任何一位大師的確立,都是直覺感悟客體獨特的結果。然後,運用一種手法把這種感受準確地表現出來,這種手法就是技巧。
所以學習藝術首要應是如何學會用自己視覺去觀察感悟客體、並非是技巧。
技巧是表達情感、感受的媒體,如果沒有情感和感受,技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四)
對藝術的真誠應該來自對傳統時代、民族、藝術家自己的尊重,並不是對藝術的表面執著。
(五)
嚴格意義上講,所有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追求的藝術理想的表現。由於傳達方式的不同分成了古典派、寫實派、超現實、表現派、抽象派等表現手法,這種繪畫語言的確定,是藝術家性格、氣質、修養、觀念與所處時代等共同促成的。
(六)
歷史原是一片漆黑,我們之所以能回首摸出道路,就是靠如夜空繁星般的偉大歷史的照耀。藝術之所以能向前拓展,就是由於中外古今大師們的教導,“溫故知新”的結果。
藝術史上繼承傳統而成功的是大有成者,“反叛”傳統的大成者也有之,如杜尚,是在對
傳統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在《蒙娜麗莎》臉上加上了鬍子,把小便器拿到博物館展出的。真可謂“冬去春來”“柳暗花明又一村”。從這種意義來看也是“溫故知新”的結果,是對傳統的最好繼承。
(七)
風格是藝術家在表達情感觀念等時所用的媒介。為準確表達創造意圖逐漸錘鍊成一種獨特的形式語言,這種獨特的形式語言,就是這個藝術家的風格。
一位藝術家風格的形成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必然,而不是選擇的結果。
(八)
藝術家獨特的非理性感覺,並真實再現這種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是一種風格的開始,甚者可能啟動一個時代。
(九)
不是藝術品表面如何接近客觀對象,而是藝術家情感、觀念等的真實反映。“羅可可”的一些作品不真實,粉飾了。反而梵谷、莫迪利阿尼、席勒的作品很真實。
(十)
看了路德維希捐贈的現代藝術品,一些優秀作品深沉的重量感通過視覺,震撼著觀者的心。
想到國內展覽中的一些作品總是厚厚的,張揚之極,似乎硬跳出來想把其他作品壓住。
(十一)
美術教學中提出的“大東西”,我們理解它不僅僅是整體、概括、單純。。。。。。把握畫面,更是對藝術家胸懷、氣度的培養。實則是對藝術家品格的錘鍊。
(十二)
教學方法的思考
任何妨礙學生直接真實感受客觀對象,開發每個學生獨特感受能力並把對象直接表現出來的教學方法,去按照某種故有的程式技法去教學,終會給教學造成概念僵化,形式教條的惡果!
(十三)
素描中的邊線,明暗交界線與灰色調的關係。
邊線所圍成的形狀是提供大的形象特徵,大的形象表情的根本最大形體轉折的位置,是頂重要的,直接影響造型的質量。
明暗交界線與灰色調,是提供形象的具體特徵,明暗交界線是把對象畫立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要把它們放在不適當的位置,而減弱邊線的價值與意義。有一些素描習作,調子豐富,很立體,可就是畫的不具體、不結實,大的形象特徵就是出不來,其原因正是邊線, 大形把握的力度不夠的結果。其實大師無不是邊線即大形的大成者,諸如,米開朗基羅, 安格爾、馬提斯、畢卡索、范寬梁楷等。
格式塔心理學的結論表明,整體表現力大於局部表現力之和,所以,邊線(大形)表現力的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十四)
在一幅作品裡,並非找出色彩豐富的微差。所獲豐富的色彩變化,就這樣會減弱大的對比力度,重要的只要有幾個大的顏色,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明度、色度、令暖、面積等,色彩的音響,力度就足矣了,其餘的也就是造型和材料運用 上的工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