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錠凝固平方根定律,是鋼錠凝固過程中凝固速度變化的基本規律,即凝固層厚度S(mm)與凝固持續時間τ(min)的平方根成正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鋼錠凝固平方根定律
- 外文名:square radical sign law of solidification
- 範疇:鋼錠凝固過程的規律
- 別稱:凝固時間平方根定律
提出,定律內容,K值計算,
提出
過去,研究者對鋼錠凝固過程的研究主要通過實物解剖的方法來進行。但鋼錠解剖費用昂貴,工作量較大,且實驗周期很長,這些問題限制了研究工作的開展。此外,採用鋼錠解剖的方法只能獲取鋼錠缺陷的形態,無法直接獲得該缺陷形成的機理,故該方法對鑄造工藝的最佳化和改進作用有限。自計算機誕生以來,人們就開始把視線投入到利用模擬技術來研究凝固上來。Chvorinov在40 年代提出了凝固時間平方根定律,即鋼錠凝固平方根定律,對凝固過程的研究還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定律內容
鋼錠凝固過程中凝固速度變化的基本規律——凝固層厚度S(mm)與凝固持續時間 (min)的平方根成正比,即
。此比例常數K稱凝固係數,其量綱為mm·min-1/2。凝固速度 ,可見凝固係數K反映凝固速度的快慢。它隨鋼液性質及鑄錠的工藝和設備條件而在很大範圍內變化。
K值計算
K值可由理論計算,但結果與實際偏離較大。多數情況下,K值靠實驗方法測定。測定凝固速度或K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翻倒法。在相同的條件下澆注同樣的幾個鋼錠,每隔一定時間連鋼錠模翻倒一個,倒出未凝的鋼液,測量相應的凝固層厚度,從而確定出凝固層厚度與凝固時間的定量關係;
(2)示蹤法。每隔一定的時間間隔向模內鋼液加入某種元素或化合物、利用它能在液相中均勻分布,但不能進入凝固層的性質,確定凝固前沿的具體位置。加入物一類是異種物質,如FeS,通過硫印測定凝固層厚度;另一類是放射性同位素,如加Au198、Fe57等,通過測定鋼錠斷面上的放射強度確定凝固前沿;
(3)測溫法。在鋼錠模內不同位置上安裝一系列熱電偶,測定澆注過程中鋼液的溫度分布,根據溫降曲線的變化趨勢(找到拐點),確定凝固前沿的位置。不同研究者在不同條件下測得的K值,通常在20~30mm·min-1/2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