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門龍洞立於滔滔大海中,洞口又大又圓,分作兩穴,裡面黑黢黢一片。右洞穴比左洞穴高大此,洞的兩側伸出兩道礁岩,如同蟹鉗護住了洞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鋸門龍洞
- 地理位置:象山東南鋸門山北側
- 海拔:不到100米
- 類型:景點
位置,交通,形狀,記載,民間傳說,
位置
位於象山東南鋸門山北側,直面大目洋,距丹城約15公里。宋寶慶《四明志》云:“世傳五龍聚會於此……,日落潮至底,遊人入洞中,筍花石乳繽紛懸墜,下有五色石子,極瑩潤可愛……”。清人有詩云:“濤聲何處起,龍躍鋸門潮。頃刻為霖雨,飛騰上碧霄。”詩中描繪了鋸門老龍矯健縱橫的雄風,令人神往。
交通
游龍洞必須乘船,因為洞口朝向大海。在松蘭山租條小船,可直達龍洞口。
形狀
龍洞依託的山體並不高,估計海拔不到100米,但臨海一面卻峻峭如斧削一般,要從山頂攀到龍洞看來是不可能的。進入洞穴,只見海潮洶湧,浪花飛濺,發出一陣陣“轟――轟――”的濤聲。洞頂似屋頂,圓圓的很平滑,高約10米餘。洞內的岩石有垂直的,弧形的,斷裂的,扭曲的,如錐如柱,如卵如龜,犬牙交錯。更有石乳懸墜,晃晃悠悠,煞是驚險。環觀四周,洞壁的顏色著實迷人:赭色的岩壁上裸露著細細的褶皺,像是國畫大師用高明的皴法畫上去的; 大片的黛綠,又像是水粉畫家抹上了濃濃的顏料。仰視洞頂,可以見到縱橫交叉的白色岩縫,像是流量在夜空劃出的軌跡。洞雖不大,但也夠你細細觀賞一番的了。
更神奇的是,龍洞的右上角有一大孔,大孔底下是岩石,船無法靠上去,也難以看清大孔究竟通往何處。不過據記載它是“上通於天”的,當地人稱它為“龍囪”。據說,海邊人家在山上砍上柴,捆起來後就從“龍囪”丟下來,然後裝載到泊於洞中的海船上。
記載
《縣誌》上記載龍洞直通爵溪山後的二個洞穴,無奈洞內黑暗如漆,使人無法前行,也找不到有直達別處的跡象。有興趣的遊客可去爵溪山後,尋找直通龍洞的“二巨穴潭”,到那時,龍洞的秘密不知可大白否?
民間傳說
《鋸門龍獨眼的傳說》傳說鋸門龍就是東海龍王,因龍洞崗的岩洞生得好,又深又高,離海又近,被東海龍王看中,暫時居住。這個岩洞口,岩石交錯狀若鋸齒,就被稱做鋸門洞。“鋸”字,象山方言讀為“乾”音,“鋸門”被讀為“乾門”,“鋸門龍”被稱為“乾門龍”。
自龍王遷居鋸門龍洞,常顯靈應,保護地方太平和東海風平浪靜。遇到大旱之季,附近農民來鋸門洞,向龍王祈禱求雨,龍王便施降甘霖。每年這一帶的家家戶戶都要蒸大糕、饅頭,用來供奉龍王,以示感謝。相傳在四百多年前,倭寇猖獗,常在東南沿海出沒,搶掠商、漁民船,還要登入作惡。朝廷派譚綸、戚繼光領兵防禦,雖有功績,但倭患仍是不息。
有一次,月黑之夜,倭寇乘船來偷襲象山沿海。船駛到大目洋松蘭山附近,驚動了正在修煉的鋸門龍。為了百姓的安寧,保護地方的太平,鋸門龍兩隻龍眼盯著倭寇的船隊,監視行動。它掀海波,驅趕倭船離開。倭寇的頭領見海上射出兩道火光,以為是官軍的船隊來攔截,忙舉弓朝火光射去,這支箭射得很準,射中了鋸門龍的左眼。鋸門龍負痛大吼一聲,一翻身,掀起了萬丈巨浪,把倭寇的船隊全部掀翻沉入大海。而鋸門龍卻瞎了一隻眼睛,成了獨眼龍。然後,化作一陣清風,騰空回東海龍宮去了。
倭寇被滅,沿海這帶得到平安,鋸門龍雖然回東海龍宮去了,但百姓們仍然不忘鋸門龍的恩惠,所以龍王廟的祭祀香火延續至今,每年農曆八月十六,還要興辦社戲,謝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