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鸒

概述,撞樹身亡,著名刺客,史書記載,
鋤鸒春秋晉國人,(?--前607年)一些人不認為鋤鸒是刺客,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刺, 鋤鸒用現在的話說是犯罪終止。但鋤鸒的歷史身份的確是刺客,且我個人認為鋤鸒還具備更多的義士品質。由於他主動放棄行刺,所未成大名,但在《左傳》里卻有精彩的記載。
鋤鸒
鋤鸒鋤鸒

概述

鋤鸒:鋤鸒潛伏刺趙盾
鋤鸒(?–前607年),春秋晉國人,一些人不認為鋤鸒是刺客,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刺,用現在的話說是犯罪終止。但鋤鸒的歷史身份的確是刺客,且我個人認為鋤鸒還具備更多的義士質量。由於他主動放棄行刺,所未成大名,但在《左傳》里卻有精彩的記載.當時晉國君晉靈公,荒淫暴虐,厚斂於民,廣興土木,晉國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勸靈公改正,靈公全然不聽,反有厭惡之意。
前607年,靈公寵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賈獻計加害趙盾,曰:臣有客鋤鸒者,家貧,臣常接濟之,其感臣之惠,願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國!是夜,靈公和屠岸賈密召鋤鸒,賜酒食,告以趙盾專權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誤事。鋤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鋤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
鋤鸒大驚,退出門外,嘆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忽於門曰:我,鋤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嘆息不已,吩咐暫將鋤鸒淺埋於槐樹之側。雖為刺客,卻因不願違忠義二字而自刎,如此義士真是可歌可泣。

撞樹身亡

當時晉國君晉靈公,荒淫暴虐,厚斂於民,廣興土木, 鋤鸒晉國民怨沸騰。宰相趙盾屢屢進諫勸靈公改正,靈公全然不聽,反有厭惡之意。前607年,靈公寵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賈獻計加害趙盾,曰:“臣有客鋤鸒者,家貧,臣常接濟之, 其感臣之惠,願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國!”
是夜,靈公和屠岸賈密召鋤鸒,賜酒食,告以“趙盾專權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誤事。”鋤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鋤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 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鋤鸒大驚,退出門外,嘆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呼於門曰:“我,鋤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 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嘆息不已,吩咐暫將鋤鸒淺埋於槐樹之側。
鋤鸒
鋤鸒鋤鸒

著名刺客

晉襄公卒他的的兒子太子夷皋少不更事喪德失行,如果立為國君將引起晉國上下的不滿人民的動亂,於是趙盾決定迎立住在秦國的襄公之弟公子雍。趙盾的決定不能說沒有道理,公子雍性情溫和,又正當壯年,當年就深得晉文公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公子雍同秦國關係密切,如果擁立為君,一旦國內出現動亂,將會得到秦國的援助。於是就派人赴秦國迎回公子雍。
可是,太子夷皋的母親穆嬴不樂意了,每天上朝的時候, 靈公決定要除掉趙盾她就抱著太子夷皋到朝上撒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數落趙盾:“先君到底有什麼過失,你趙盾要捨去他的嫡子而外求他人。”退朝後,又抱著孩子直奔趙府:“先君曾將這孩子託付你,對你說‘如果此子成材,那是受你的恩惠;如果不成材,我將在地下詛咒你’。先君屍骨未寒,言猶在耳,你就背棄諾言,你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嗎?”趙盾和諸大夫都怕了這潑婦,又怕事情鬧大了禍及自身,於是妥協而立太子夷皋為君,是為晉靈公。同時發兵晉秦邊境,阻止公子雍入境。結果由此而使秦晉交惡,引起兩國之間的長期戰爭。
靈公決定要除掉趙盾
靈公決定要除掉趙盾靈公決定要除掉趙盾
從這一事件可見,年輕的趙盾尚不具備乃父的政治才能。但能力是可以在實踐中成長的,我們看到,到了晉靈公八年,趙盾已經以成熟的身影活躍在春秋時代的政壇上了。這一年,周頃王崩,周室公卿爭權,一片混亂。趙盾作為晉國的使者,率800乘入周,一舉定周亂而立匡王。
在國內,趙盾的身姿就沒有這般瀟灑了。14年後,當年的嬰兒太子夷皋已經長成一個品性惡劣的不良少年。身為國君,晉靈公不但不理政務,而是在一幫宦臣的掩護下,偷偷躲在高高的亭台上用彈弓射人,看到別人東躲西藏的模樣而樂不可支。趙盾經常聲色俱厲地勸諫他,對於這位監國的父相,靈公有幾分畏懼,但更多的是怨恨。一天,由於廚師蒸的熊掌未熟,靈公一怒之下便將人殺了,把屍體裝在一個大缸里讓兩個宮女抬出去扔掉。在經過朝堂的時候,不巧被正好經過的趙盾看到。靈公害怕再次遭到訓斥,就派一個叫鋤鸒的人去刺殺趙盾。是一個很有正義感而又慷慨激昂的漢子,他趁夜悄悄潛到趙盾的府第,見廳門微開,裡面透出一線燈光。鋤鸒看到,夜深人靜的午夜,趙盾還在為國家事務而操勞。鋤鸒悄悄地又退出來,望著滿天的星星長嘆一聲:“殺國家的棟樑之臣是不義,違背君令是不忠,可叫我怎么辦?”這位慷慨悲歌的燕趙漢子,最後把自己的頭顱撞向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
這次行刺的失敗並沒有熄滅靈公殺趙盾之心,在九月的一天,晉靈公又布置好了另一個陰謀。這一天,他請趙盾來宮中喝酒,又在室外伏下甲士,準備一擊成功。誰知這一場陰謀一直被一雙神秘的眼睛悄悄監視著,那神秘的目光來自廚房。 有時候,人不得有接受命運的安排,趙盾做夢也沒想到,兩年前一樁不經意的善舉竟然救了他一命。兩年前的一天,趙盾在侍衛的簇擁下到首山打獵,在路旁桑樹下見到一個快要餓死的人,趙盾取出乾糧和肉干遞與餓人。那餓人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半,又將另一半小心翼翼地包好。趙盾很奇怪,餓人說:“我在外遊學三年,不知家中老母是否健在,請讓我留一些帶回家去吧。”趙盾見他如此孝義,深為感動,又多分給了他一些食物。
那餓人名叫示眯,是個恩怨分明的俠義漢子。此後他來到京城謀生,竟做了晉靈公的廚子。如今他知道了靈公的陰謀,知道是自己報恩的時候了。於是,他等到酒過三巡以後,便來到席間對趙盾說:“君賜臣酒,三巡過後,禮數已盡,還不快快謝恩退席?。”拉著趙盾便往外走。趙盾早忘了兩年前的事,奇怪地望著他,但仍被拽著身不由己地來到戶外。戶外的甲士未及出手,靈公已放出一隻巨大的獒犬攻擊趙盾,被示眯徒手擊殺。趙盾嘆道:“棄人用狗,雖猛何為!”甲士追蹤而至,又被示眯一一擊退,趙盾遂得脫險。分手時,趙盾問其故,示眯只說了一句:“我是桑下餓人。”再問姓名,示眯只是深深一揖,轉身消失在黑暗深處,從此不知所蹤。

史書記載

《左傳》里的記載鋤鸒領命後潛伏趙府左右。五更,見重門洞開, 鋤鸒鋤鸒進中門,看到堂上燈光影影,趙盾朝衣朝冠,垂紳正笏, 端然於堂上坐以待旦上朝。鋤鸒大驚,退出門外,嘆曰:“恭敬如此,忠義之臣也!刺殺忠臣,則為不義;受君命而棄之,則為不信。不信不義,何以立於天地之間哉?”乃呼於門曰:“我,鋤鸒也,寧違君命,不忍殺忠臣,我今自殺!恐有後來者,相國謹防之!” 言罷,向門前一株大槐一頭觸去,腦漿迸裂而死。時驚動了守門人,報知趙盾,趙盾嘆息不已,吩咐暫將鋤鸒淺埋於槐樹之側。
鋤鸒
鋤鸒鋤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