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魚書院。是現小董中學的前身,創建於清光緒癸巳十九年(即公元一八九三年),由小董吉水村鄉紳、有識之士方鳳元倡議,民族英雄馮子材大力贊助,地方民眾集資興建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魚書院
- 創建時間:清光緒癸巳十九年
- 位置:小董圩中部回頭嶺處
- 占地:四十多畝
校址位於欽北重鎮——小董圩中部(當時為北面)回頭嶺處,占地四十多畝,周圍地勢平坦,西臨小董江,北距欽州名山——銅魚山(即古竇嶺)不遠,故名“銅魚書院”。書院大門寬闊,上方石刻“銅魚書院”,兩邊石刻對聯“銅柱功勳地,魚龍變化時”,系欽州知名人士王士宗(字希曾)所書。聯中“銅柱功勳”,是引用歷史典故而成。據史料記載,東漢時交趾(今越南一帶)部落反叛朝廷,經常出入欽防一帶騷擾掠奪,百姓不得安寧。馬援(伏波將軍)奉命征討,將交趾叛軍逐至分茅嶺(今地址不詳)以南地方,並於分茅嶺上立下數根銅柱為界,柱上書“銅柱折,交趾滅”。交趾叛軍於是不敢再騷擾我邊地,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馬伏波將軍因此功耀千秋。“銅柱功勳地”寓為國家為民族培養象馬援將軍這樣人才的地方。“魚龍變化時”,魚化為龍,是民間傳說,意指人才由低級向高級發展變化。此聯的意思是學生在銅魚書院學習,是把自己造就成優秀人才的時候。書院仿照廣州“廣雅書院”的式樣設計建成。原有三座,分為正座、中座和前座;兩側包廊,稱“東齋”和“西齋”。銅魚書院落成之時,馮子材書贈“天開文運”和“爾為君子儒”牌匾,分別立於書院正門和中廳之內(此兩牌匾今已散失)。中座由於多年失修,是為危房,經有關部門批准已於一九八八年拆除。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學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一些是非被顛倒,銅魚書院原有的部份古蹟被毀壞,圖書資料幾乎散失殆盡。
“弘揚“報效祖國,自強不息,建功立業”的銅魚精神,共譜魚龍變化新篇章,目前, 小董中學已有50多個教學班,3500多在校學生,連續幾年中考高考成績均居欽北首位,排在全市同類學校的前列,是“欽州市素質教育實驗學校”、“欽州市科研德育實驗學校”。
同時, 小董中學是我市兩區中唯一申報自治區級示範性高中稱號的學校,並於日前通過自治區普通高中等級學校評估團的評估驗收,成績在同批評估學校中名列第一。申報自治區示範性高中稱號一旦獲準, 小董中學將躋身全區諸多名校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