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銅雀台高壯帝畿》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三國志通俗演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羅貫中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銅雀台高壯帝畿①
銅雀台高壯帝畿,水明山秀競光輝。
三千劍佩趨黃道②,百萬貔貅現紫微③。
風動繡簾金鳳舞④,雲生碧瓦玉龍飛⑤。
君臣慶會休辭醉,攜得天香滿袖歸⑥。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②趨:快步行走。黃道:天子所行的道路。《老學庵筆記》:“高廟駐蹕臨安,每出猶鋪沙藉路,謂之黃道。”
③貔貅:古籍中的狙蘭名。古代行軍,前面遇有猛獸,便舉起畫有貔貅的旗幟以警眾。後以貔貅喻勇猛的軍士。《晉書·熊遠傳》:“命貔貅之士,鳴檄前驅。”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晉書》:“紫微垣十五星,一日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所居。”
④金風:銅雀台右方有金風之台。
⑤玉龍:銅雀台左方有玉龍之台。三台森聳,可高十丈,上橫二橋相通.千門萬戶,金碧交輝。
⑥天香:宮廷中所焚之香。
作品譯文
高高的銅雀台使京城更加壯觀,
輝映著明淨的水秀麗的山。
佩劍的三千官員快步走過黃道,
勇猛的百萬軍士護衛著宮殿的威嚴。
微風吹動著繡簾全鳳在起舞,
碧瓦上雲煙繚繞玉龍在飛旋。
君臣慶會人人不辭一醉,
歸來後濃郁的天香還留在衣袖間。
作品鑑賞
這首詩是《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十二《曹操大宴銅雀台》中,曹操欲雪赤壁之戰失敗之恥,於銅雀台大會文武時,“有一人進曰:‘小臣不才,願獻通雀台詩章,可乎?’操大喜。乃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東海郯人也,姓王,名朗,字景興。朗拂箋援筆,立書七言詩以進之。”(《三國演義》)王朗所進獻的便是該詩。
該詩首聯“銅雀台高壯帝畿,水明山秀競光輝”,正面描寫了銅雀台的巍峨壯觀,使京城添色,山水增光。頷聯“三千劍佩趨黃道,百萬貔貅現紫微”,描述了曹操在銅雀台前大會文武的雄壯威武的場面。頸聯“風動繡簾金鳳舞,雲生碧瓦玉龍飛”,是對銅雀台兩側的玉龍台與金鳳台的描寫,作為對銅雀台的陪襯。“舞”與“飛”寫出了“玉龍”與“金鳳”的動勢,有如在風中起舞,在雲中飛動。尾聯“君臣慶會休辭醉,攜得天香滿袖歸”,君臣同慶,風雲際會,人人一醉方休。詩中的用語,如“帝畿”、“黃道”、“紫微”、“天香”之類,皆是描寫帝王的專用詞。《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站在劉漢王朝正統的立場上命筆的,詩中對曹操不無譏諷之意。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東原(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平街道羅莊村)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其代表作品《水滸傳》(與施耐庵合著)和《三困演義》,在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中二分天下有其一二,他奠定了章回體小說的堅實基礎,開闢了演義小說創作的先河,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匠、長篇小說的鼻祖、由他最終增補、寫定的《水滸傳》,不僅深化了主題思想,加重了作品的文化含量,而且大大提升了小說的文本意義,使之綻放光彩奪目的藝術光芒,成為歷代讀者愛不釋手的青睞讀物二他獨立創作的《三國演義》,以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大手筆,描繪了百年的風雲際會,藝術地再現了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將極強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有機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首部史詩性文學巨著,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