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葉白珠(原變種),所屬白珠樹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銅錢葉白珠(原變種)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目:杜鵑花目
- 科:杜鵑花科
- 亞科:白珠樹亞科
- 屬:白珠樹屬
- 種:銅錢葉白珠
- 分布區域: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甸旬灌木,高30-40厘米;莖細長如鐵絲狀,多分枝,有棕黃色糙伏毛。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革質,長8-12(-15)毫米,寬8毫米,稀達10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略心形,近全緣,但邊緣有小齒形的水囊休,每齒頂端生一棕色長剛毛,老時脫落,表面無毛,葉脈凹入,背面灰綠色,具瘤足狀棕色剛毛,老時部分脫落;葉柄短,長1.5-2毫米,被黃棕色糙伏毛。花單生於葉腋,下垂;花梗長約2毫米;苞片2枚,小苞片2-4,著生於花梗下部;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花冠卵狀壇形,粉紅色至近白色,長約5毫米,口部5裂,裂片直立;雄蕊10枚,花絲基部膨大,無毛,花葯2室,每室頂部具2芒;子房無毛。漿果狀果球形,直徑約4毫米,稀達6毫米,藍紫色,肉質,無毛;種子小,多數。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米的山坡岩石上或雜木林中,常成墊狀。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巴厘)亦有。
主要價值
據四川資料,為鐵鎳礦指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