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銅元路屬今鳳起路西段。宋為錢塘縣治所在地,元改作教場。清雍正八年(1730),在此(時稱西大街)設寶浙局。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建為銅元局,隸屬於戶部。民國初建路,遂以局命名銅元路。
1919年,銅元局改鑄銀元,始名杭州造幣廠。造幣鑄本由銀行臨時墊付,至結束時歸還,並無定額。首任廠長周佩箴,有職員113人,鑄幣工人368人。廠基30餘畝,設備有雙心大小鍋爐各2座,輾片撞光及單汽缸引擎各一台,加其他輔助設備總功率為592馬力,日鑄8萬塊銀幣。鑄幣每塊(元)重庫平七錢二分,其成分每元含純銀六錢四分零八毫,含銅七分九厘二毫。造幣原料由中國、中央及交通三家銀行供給。當時市面流通的硬幣以銀元為主,輔幣有雙角銀幣、單角銀幣、銅元、制錢等五種。銀元以孫中山頭像幣(俗稱孫大頭)流通最廣,袁大頭(袁世凱)、江南造幣次之,龍洋、墨西哥洋(鷹洋)已不多見。杭州造幣廠還曾鑄造過孫中山紀念幣。
杭州第十四中學,址鳳起路580號。前身為創辦於1904年的杭州女子學校,當時校址為銅元路1號。1907年,改為杭州女子師範學堂。民國12年(1923)改為浙江省立女子中學校,民國22(1933)年改名杭州女子中學,1958年改為西湖中學,1959年復稱杭州女子中學。1971年後,男女兼收,定名為杭州市第十四中學。歷任校長有葉謙、鄭曉滄、袁心粲、張學理等。培養出的優秀人才有:張琴秋(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紡織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文化大革命”時受迫害致死,1979年6月平反昭雪),大革命時期女縣委書記胡焦琴烈士,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小特級教師斯霞,著名電影演員王曉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