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鱗茅

銀鱗茅

銀鱗茅,拉丁文名:Briza minor L.禾本科凌風草屬一年生。稈直立,細弱,葉鞘質薄柔軟,疏鬆裹莖,平滑;葉舌薄膜質,上部者先端尖,葉片質薄,扁平,上面和邊緣微粗糙,下面光滑,與葉鞘無明顯界限,圓錐花序開展,直立,分枝細弱,向上伸展,多兩歧或三歧分叉;小穗柄細弱,稍糙澀,小穗寬卵形,常淡綠色,穎片較寬,頂端近圓形;外稃具寬膜質邊緣,背部平滑或被微毛,內稃稍短於外秤,卵形,背面具小鱗毛;穎果三角形。花果期夏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鱗茅
  • 拉丁學名:Briza minor 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c
  • :禾本目 Graminaceae
  • :禾本科 Gramineae
  • :凌風草屬
  • :銀鱗茅
  • 分布區域:歐洲;福建;台灣;江蘇;浙江
  • 花果期:夏季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直立,細弱,高20-30厘米。葉鞘質薄柔軟,疏鬆裹莖,平滑;葉舌薄膜質,上部者先端尖,長約5毫米;葉片質薄,扁平,上面和邊緣微粗糙,下面光滑,與葉鞘無明顯界限,長4-12厘米,寬4-10毫米。圓錐花序開展,直立,長5-10厘米,分枝細弱,向上伸展,多兩歧或三歧分叉;小穗柄細弱,稍糙澀,長約14毫米;小穗寬卵形,常淡綠色,長3-4毫米,含3-6小花,基部寬約4毫米;穎片較寬,長2-2.5毫米,具3-5脈,頂端近圓形;外稃具寬膜質邊緣,背部平滑或被微毛,具7-9脈;第一外稃長約2毫米;內稃稍短於外秤,卵形,背面具小鱗毛;花葯長約0.4毫米;穎果三角形。花果期夏季。
染色體2n=10(Avdulov 1928,1931),2n=14(Gould 1958)。

分布範圍

原產歐洲。我國福建、台灣、江蘇有引種栽培,浙江杭州有逸生。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銀鱗茅銀鱗茅

主要價值

本種植物體中含氰酸的配糖體而有毒。
銀鱗茅銀鱗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