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鎖匙,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小花輪環藤Cyclea tonkinensis Gagnep.的根。分布於廣西南部和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喉痛舌腫,風濕痹痛,胃腹疼痛,經閉痛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銀鎖匙
- 別稱:金線風、檳榔花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防己科
- 屬:輪環藤屬
- 種:小花輪環藤
- 分布區域:廣西南部和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喉痛舌腫,風濕痹痛,胃腹疼痛,經閉痛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小花輪環藤,又名越南輪環藤。草質或稍木質藤本;枝纖細,有條紋,被柔毛。葉紙質,三角狀闊卵形或心形,長4-10厘米或稍過之,寬約2-7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心形至近截平,兩面被柔毛或上面近無毛,下面略蒼白;掌狀脈通常10-12條,向下的4-5條很纖細,均在下面凸起;葉柄長1.5-6厘米,密被絲質柔毛,頂端在葉片近基部盾狀著生,很少基生。聚傘圓錐花序腋生,單生或雙生,狹窄,常總狀花序狀,纖細,長6-12厘米左右;苞片被短柔毛;雄花:萼被疏毛,乾後變黑,長1-2毫米,萼管壇狀,具4個不明顯的裂片;花冠長0.3-0.5毫米,碟狀或2-4深裂幾達基部;聚葯雄蕊長1.5毫米;雌花:萼片2,囊狀或深兜狀,長1.5-1.7毫米,寬0.5毫米,無毛;花瓣2,微小,寬倒三角狀倒心形,長約0.4毫米,著生在萼片基部;心皮無毛。核果扁球形,被疏毛;果核長3毫米,寬3.5毫米,背部中肋每邊各有3行小瘤狀凸起。花期9-11月,果期翌年2-4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或灌叢中。分布於廣西南部和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