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蒿

銀葉蒿

銀葉蒿本種曾作為冷蒿的變種但本種葉的小裂片先端鈍尖;頭狀花序大,直徑4-7毫米;花冠檐部紫色,外面被短柔毛等與冷蒿相區別,因而恢復其原種的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葉蒿
  • 學名:Artemisia argyrophylla Ledeb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 :蒔蘿蒿組 Sect. Absinthium
  • :銀葉蒿
  • 分布區域:中國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及蒙古,前蘇聯
  • :苦蒿系 Ser. Absinthi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或近半灌木狀。
根:主根稍粗,木質;根狀莖短,具多數營養枝,且與莖共組成密叢。
莖:莖多數,直立,高30-50厘米,基部稍木質化,具狹窄向上斜展的細分枝;莖、枝、葉兩面及總苞片背面密被銀白色稍帶絹質的短柔毛。
葉:莖下部、中部及營養枝葉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寬均為0.5-0.8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3枚,上部裂片常再次2-4全裂,下部裂片不再分裂,小裂片或下部裂片小,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2-4毫米,寬0.5-1.5毫米,先端鈍尖,葉柄長0.5-1厘米,基部有小型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全裂,裂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無柄。
花: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卵鐘形,直徑4-7毫米,具短梗及小苞葉,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邊狹膜質,內層總苞片邊寬膜質;雌花5-1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稍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兩性花20-40朵,花冠管狀,檐部外面紫色,被白色短柔毛,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
果:瘦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縱紋明顯,常有不對稱的膜質冠狀邊緣。
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低海拔至2000米附近的乾草原地區。

分布範圍

產內蒙古(西南部)、寧夏、甘肅(西部)及新疆(東部)。蒙古、蘇聯(西伯利亞西部)也有。
銀葉蒿
模式標本采自阿爾泰至西伯利亞西部附近地區。

變種

小銀葉蒿(變種)
Artemisia argyrophylla Ledeb. var. brevis (Pamp.) Y. R. Ling in Bull. Bot. Res. 1988. ——A. brevis Pamp. in Lav. Inst. Bot. Univ. Cagl. 35(2): 1. 1938 et in Nuov. Giorn. Bot. Ital. n. s. 46: 553. 1939; S. Y. Hu l. c. 18(1-2): 125. 1965.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莖多扭曲向上,通常不分枝或有短的分枝,初時微被短柔毛,後無毛;頭狀花序有短梗,梗長0.5-1厘米,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狹圓錐花序。
產新疆;生於海拔2 400米附近的乾山坡上。模式標本采自新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