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泡圍腰
- 歸屬:臘魯
- 對象:婦女
- 釋義:用幾種色彩鮮艷的布拼制而成
臘魯(彝族支系)婦女最喜歡繫上漂亮的銀泡圍腰走親串友。習俗臘魯女子,從七、八歲開始就系圍腰。製作圍腰是用幾種色彩鮮艷的布拼制而成。底板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用一顆顆銀泡排成六路,鑲成六邊形,中間鑲成兩個大小不等的四方形。銀泡...
當代雲南彌勒彝族阿哲人藍底布貼花紋銀泡圍腰 當代雲南彌勒彝族阿哲人藍底布貼花紋銀泡圍腰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苗族圍腰銀吊鏈 當代苗族圍腰銀吊鏈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從江侗族笆簍形圍腰仿銀片 當代從江侗族笆簍形圍腰仿銀片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銀插花、銀插針、銀簪、銀雀、銀笄、銀花梳、銀耳環、銀耳墜等;胸飾有銀項鍊、銀項圈、銀排圈、銀亞領、銀胸牌、銀鎖等;背飾有銀背吊、銀背牌、銀背鼓等;衣飾有銀衣花、銀泡、銀鈴、銀綴、銀圍腰、銀腰鏈、銀披肩、銀袖吊、銀扣子等;手飾有銀手鐲、銀戒指等;腳飾有銀腳圈、銀腳鈴、銀鞋花、銀...
下穿彩色統裙,長及腳面,並用精美的銀質腰帶束裙;德宏一帶的傣族婦女,一部分也穿大統裙短上衣,色彩艷麗,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則穿白色或其它淺色的大襟短衫,下著長褲,束一繡花圍腰,婚後改穿對襟短衫和統裙;新平、元江一帶的“花腰傣”,上穿開襟短衫,著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條和銀泡裝飾,綴成...
大理白族織繡紋樣以花卉圖案較為常見,如頭巾、圍腰、飄帶、背帶、草帽帶、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為主。頭飾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繡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
除小涼山和雲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
哈尼族切弟支系(婦女)服飾從頭到腳可分為四個部分:“無巴”、“馬牙” (帽子、包頭巾)、“帕洪、帕得”(衣裳、圍腰)和“帕苦” (腰帶)。切弟婦女頭部包青布頭巾,包紮後套上一根釘滿銀泡的彩帶,彩帶兩端綴有六束用毛線結成的彩穗。身穿薄布緊身裳,外套青色左衽馬甲,馬甲腰部釘有三角形銀泡圖案...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繡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
水族圍腰 水族服飾。流行於貴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飾綴繡片,在梯形外輪郭內繡五彩繽紛的花草、蝴蝶等圖案,有的釘銀泡等裝飾。穿時系銀鏈,與圍腰口銜接處的銀飾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為內容的浮雕銀花,既是掛勾又是裝飾。水族女衣較長,圍腰與衣長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護、美化服裝作用。...
水族圍腰 水族服飾。流行於貴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飾綴繡片,在梯形外輪郭內繡五彩繽紛的花草、蝴蝶等圖案,有的釘銀泡等裝飾。穿時系銀鏈,與圍腰口銜接處的銀飾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為內容的浮雕銀花,既是掛勾又是裝飾。水族女衣較長,圍腰與衣長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護、美化服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