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銀江村
- 外文名稱:yinjia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遵義市
- 下轄地區:轄磷前,楓香坪等19個村民組
- 電話區號:0852
- 郵政區碼:563000
- 地理位置:位於大婁山脈東部中段
- 面積:13.5平方公里
- 人口:5348人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中亞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 機場:遵義新舟機場
- 火車站:遵義站
- 車牌代碼:貴C
村莊概述,歷史古蹟,基礎設施,
村莊概述
銀江村位於金鼎山鎮東南面,距遵義市15.2公里,總面積13.5公里,耕地面積4449.99畝,其中田3838畝,土611.99畝,耕地1.1萬畝,承包人口4246人,現有農戶1260戶,總人口5348人,總支委轄3個 支部,8個黨小組,19個村民組,全村人均收入5239元。
銀江村氣候宜人,日照充足,溫差明顯,海拔850米,適應改造蔬菜水果的生長,農村經濟以葡萄、無公害蔬菜為支柱產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交通便利,組組通公路,牛蹄至野里公路橫穿其中,通訊發達,農戶100%通電,98%通自來水。
銀江村氣候宜人,日照充足,溫差明顯,海拔850米,適應改造蔬菜水果的生長,農村經濟以葡萄、無公害蔬菜為支柱產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交通便利,組組通公路,牛蹄至野里公路橫穿其中,通訊發達,農戶100%通電,98%通自來水。
歷史古蹟
(楊兆麟墓)楊兆麟,遵義牛蹄場人(今金鼎山鎮銀江村人),自幼敏而好學,才智過人。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赴京會試時參加康有為的“公車上書”主張要變法圖強。光緒二十九年(1903)殿試一甲三名探花及第。授職翰林院編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楊兆麟東渡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歸國後於宣統元年(1909)以候補道出任浙江嘉興知府。辛亥革命後避居上海,贊成並積極投身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民國初年歸里,熱心家鄉的文化教育事業,在清末遵義知府袁玉錫創辦的遵義中學堂執教,同時積極倡導並主持纂修《續遵義府志》,自己出任總纂,為《續遵義府志》的完成作出了貢獻。1917年楊兆麟應孫中山先生之邀赴廣州軍政府任參議員,於1918年3月離遵赴任。1919年8月16日病逝於廣州。“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楊兆麟靈柩輾轉千里後歸葬於遵義的金鼎山下。楊兆麟墓原在牛蹄場西面的金鼎山下玉田壩,除保留遵義傳統的官宦和富戶之家墓葬的宏偉華麗風格外,墓前3米拜台前沿還豎有宣統皇帝的誥封牌,高2.3米,寬1.17米,厚0.3米。碑左右有花邊夾立,並刻飾卷草紋。全碑豎刻四六駢文十四行,系皇帝對楊兆麟的誥封手諭。此碑之外,還有孫中山先生祭楊兆麟銘文石碑。1957年,遵義磷肥廠修建廠房,將楊兆麟墓遷葬於該廠油庫後的堡坎下。遷葬過程中,原墓損毀過半。
基礎設施
隨著“四在農家”的建設,銀江村全面實現了農村危房改造,實現了通組道路的硬化,實現了村莊整治。村居環境發生了極大改變,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以“小青瓦、坡屋面、穿斗式,轉角樓、羅馬柱、雕花窗、白粉牆、三合院、小朝門”為主要風格的黔北民居隨處可見。古樸雅致的房舍,或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如黛的青山上,或零星地點綴於齊整的田地間。黔北民居是貴州省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符號和標誌。為改變當地“白瓷磚、火柴盒、平頂房”的舊有建築模式,當地政府幫助村民統一修建了房屋。如今,掩映於綿延山間的青磚白牆,成為貴州省農村的一副新表情。給人帶來幸福的喜悅和歡笑,這是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