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銀川市籌建寧夏第一個地震台—銀川地震台。1954年4月正式投入觀測,開創了寧夏地震觀測工作。該台位於銀川市老城西北角(現興慶區進寧北街196號寧夏地震局5號住宅樓處)。1964年,中國科學院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研究室設立寧夏地震分室,管理地震觀測工作,並在銀川賀蘭山小口子建地震台,建二層小樓一幢,兩層9間,共126m2;並在小樓西側約80m處的山體上開鑿小山洞1孔。1965年9月將銀川地震台搬遷至銀川小口子地震台;1970年5月架設金屬水平擺傾斜儀觀測;1976年架設石英擺傾斜儀同金屬擺傾斜儀對比觀測。隨著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開展,為提高觀測精度,改善台站工作環境及生活條件,1974年經國家地震局批准,1975年在原二層小樓西南側建成二層小樓,共14間,一層為記錄室和觀測室,二層為會議室和宿舍,建築面積320m2,並建灶房、鍋爐房和發電機房等,面積80m2。根據國家地震局對基準地震台儀器配置的要求,確保工作質量,1977年開始在小樓北側山體上開鑿大山洞1孔,1979年竣工。
1999年,將二層小樓進行改造,封閉一層東側,整修監控室,2000年5月30日架設數字地震儀觀測;2001年架設數字伸縮儀、數字浮子傾斜儀、數字重力儀,現開展測震、形變、重力、水氡等觀測項目。該台由山泉供水,農電和發電機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