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鯧(銀大眼鯧)

銀鯧

銀大眼鯧一般指本詞條

銀鯧,是鱸形目鯧科鯧屬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 85~260 毫米,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口小微斜,無腹鰭,尾儲分叉頗深;下葉較上葉長,似燕尾;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黃灰色;圓鱗甚小,多數鱗片上有細微的黑色小點。因其顏色銀白而故名。

銀鯧分布於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北部地區,印度洋、太平洋也有分布。棲息水深可達100米,早晨和黃昏在水的中上層。性情溫和,愛成群結隊游泳,體格強健,喜微酸性軟水。雜食性,愛吃水草,也食動物性餌料。黃海和東海的銀鯧夏季為主產卵期,4~6月,少數在秋季產卵,產卵期在9~10月。屬分批排卵類型,卵具有浮性。

鯧魚肉多作食用,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清蒸或紅燒作菜,經常食用能治療脾胃虛弱、消化吸收不良。銀鯧是中國名貴的經濟魚種,其肉質細膩營養豐富,而且骨刺較軟,深受老人及兒童的喜愛。銀鯧同時也是一種觀賞魚。由於過度捕撈和產卵場的破壞,銀鯧資源已經嚴重衰退,漁獲量急劇下降,已形不成漁汛,而成為兼捕對象。為恢復和保護銀鯧資源,中國不僅實施了嚴格的伏季休漁措施和產卵場保護措施,還積極開展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的研發。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ilvery pomfret、Chinese Pomfret
  • 別名:平魚、白鯧、長林、車片魚、鯧魚、鏡魚、草鯧、白侖、烏倫等
  • 中文學名:銀鯧
  • 拉丁學名:Pampus argente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鯧亞目
  • 鯧科
  • 鯧屬
  • :銀鯧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Euphrasen, 1788
  • 保護級別:波斯灣種群(IUCN 2014年 ver 3.1)——易危(VU)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成魚,幼魚,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人工繁殖,養殖技術,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狀態,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 養殖史
銀鯧作為海洋養殖的重要候選品種之一,已經受到廣泛的關注,銀鯧已被列入寧波“十三五”海洋種質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產養殖品種之一。這完全符合《中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實提高我國海水良種覆蓋率,推動一批人工繁殖已經取得階段性突破、具備良好市場潛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環境和不同養殖模式的海水養殖新品種的產業化進程,加速優質種源的擴繁進度,推進我國海水養殖品種的結構調整”。因此,開展銀鯧規模化養殖符合我國海水養殖中遠期規劃,其意義重大。
東海銀鯧作為浙江省寧波市重要的漁業資源,早在十多年前,寧波市科技局和市海洋與漁業局就開始了前瞻性的部署。以寧波大學為銀鯧攻關研究主持單位,聯合寧波海洋與漁業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浙江大學及多家企業,自2000年起相繼承擔了“銀鯧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銀鯧人工育苗技術研究”“銀鯧工廠化育苗技術研究”“銀鯧規模化繁育關鍵技術研究”等科技項目。2015年又專門設立了重大科技專項“東海銀鯧產業化前期技術研究與示範”,該項目由寧波大學主持,聯合浙江大學等四家單位共同承擔,產業前期研究計畫5年,共投入300萬元。
在2015年實施“東海銀鯧產業化前期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以後的兩年間,項目組聚集各協作單位的技術力量開展集中攻關。明確了養殖銀鯧的性腺發育、生殖周期與有效積溫,結合營養和光控技術實現了銀鯧全人工繁育;通過銀鯧育苗餌料新技術的套用,大大提高了銀鯧魚苗的育成率和生長速度;發現了水母是銀鯧的特效營養源,明確了銀鯧對水母的特殊營養需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技術,成功篩查、得到了銀鯧30種重要的脂質標記物;成功克隆了養殖銀鯧生長和脂肪代謝相關的基因。最終實現了在2016年擁有人工養殖銀鯧親魚數量近萬尾的好成績,親魚數量創紀錄,這也是中國國內人工養殖銀鯧親魚最多的記錄。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從2004年開始研究銀鯧全人工養殖技術,於2007年完成人工育苗,到2008年已經完成子一代、子二代人工繁殖,2016年完成了子三代人工繁殖,數量約8000餘尾,研究團隊養殖的銀鯧每條規格在150~300克/尾,這些銀鯧2017年可以繁育苗種數十萬尾,繁育出來的這些魚苗2017年將進入中等規模養殖階段。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Ⅹ-41~44,臀鰭Ⅶ~Ⅷ-41~43,胸鰭22~24,尾鰭17。鰓耙5~6+12~14。椎骨39~42。
體長為體高1.4~1.5倍,為頭長3.8~4.9倍。頭長為吻長3.3~4.6倍,為眼徑3.3~4.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0~1.1倍。
體卵圓形,很側扁,背面與腹面狹窄,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體以背鰭起點前為最高,由此向吻端傾斜,尾柄短,側扁,高與寬約相等。頭較小,側扁而高,背面隆起,兩側平坦。吻短而圓鈍,稍突出,等於或稍短於眼徑。眼較小,側位,靠近頭部前端,距吻端較距鰓蓋後上角為近。眼間隔寬,隆起,約為眼徑2倍。鼻孔每側2個,緊相鄰,均位於眼前上方;前鼻孔小,圓形,後鼻孔大,裂縫狀。口小,亞前位,成魚的口微近腹面。吻及上頜突出,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緣伸達眼前緣下方。兩領各具細牙一行,牙3峰,排列緊密,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牙。食道側囊一個,長橢圓形。鰓孔小。前鰓蓋骨迦緣不游離,鰓蓋骨具軟柔扁棘。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根。無假鰓。鰓耙細弱,排列稀疏。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頭部除吻及兩頜裸露外,大部分被鱗。側線完全,上側位,與背緣平行。頭部後上方側線管的橫枕管叢和背分攴叢後緣圓形,腹分攴叢較短(其小分支稀疏),向後僅伸達胸鰭1/3處上方。
背鰭個,鰭棘短,小戟狀,幼魚時明顯,成魚時埋於皮下,前方鰭條常延長,鐮刀狀,不伸達尾鰭基。臀鰭與背鰭同形,幾相對,鰭棘小戟狀,幼魚時明顯,成魚時退化,埋於皮下,前方鰭條稍延長,鐮刀狀,不伸達尾鰭基。胸鰭大,向後伸達背鰭基底中部下方無腹鰭。尾鰭深叉形,下葉較上葉長。
體背側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各鰭淺灰色。

幼魚

剛孵化出的全長2.75毫米的仔魚,顱頂部有近10個星狀黑色素細胞,聽囊後端至肛門上方的背緣有5~6個幾呈等距排列的星狀黑色素細胞,消化管背面有一列較密的星狀黑色素細胞;全長3.75毫米仔魚,體背緣僅剩2個星狀黑色素細胞,尾中央側面仍有許多星狀黑色素細胞,肌節14+21對;全長4.10毫米仔魚,卵黃囊、油球全部消失,體型變寬,自眼後緣至肛門上方體側上緣有10個左右呈弧形排列的星狀黑色素細胞,肌節12+22對。天然水域中採集的仔魚體長3.06毫米和體長5.00毫米。體長8.35毫米稚魚,體型明顯增厚,呈卵圓形,各鰭還未分化完全,但尾鰭已形成鰭條,背、臀鰭膜上出現了鰭擔骨,自鰓蓋到肛門上方體側上緣有10個左右呈弧形配列排列的星狀黑色素細胞,在腹囊及其附近的體側上分布許多呈星狀和菊花狀黑色素。

近種區別


銀鯧
特徵
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口小微斜,無腹鰭,尾儲分叉頗深;下葉較上葉長,似燕尾;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黃灰色;圓鱗甚小,多數鱗片上有細微的黑色小點
體形側扁,呈盤狀,背高肉厚;頭較小,眼中等大;背部有一脂鰭,尾分叉;體被細小圓鱗。幼魚體表有黑色星斑,隨魚體長大逐漸褪去
體短而高,極側扁,呈橢圓形;頭稍呈圓形。吻鈍。眼中大。口裂中大;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下頜略短於上頜;齒細小,單列
圖片
銀鯧(銀大眼鯧)
銀鯧
銀鯧(銀大眼鯧)
淡水白鯧
銀鯧(銀大眼鯧)
刺鯧

生活習性

銀鯧為近海暖溫性中下層魚類。棲息於水深30~70米的海區。喜在陰影中群集,早晨、黃昏時在水的中上層。有季節洄游現象,冬季在外海深水區越冬東海越冬場主要有:濟州島鄰近水域越冬場(北緯32°00′~34°00′、東經124°00′以東,水深80~100米海域)、東海北部外海越冬場(北緯29°00′~32°00′、東經125°30′~127°30',水深80~100米海域)和溫台外海越冬場(北緯26°30′~28°30、東經122°30′~125°30′,水深80~100米海域)。1997~2000年調查發現在東海北部近海的北緯29°00′~32°00′、東經125°30′以西區域成為小個體銀鯧相對較為集中的越冬場。每年春季,隨水溫的回升,各越冬場的魚群按各自的洄游路線向近海作產卵澗游。其中東海北部外海的越冬魚群般自4月開始,隨暖勢力的增強向西—西北方向移動;4月上中旬,舟山漁場和長江口漁場魚群明顯增多,此後魚群迅速向近岸靠攏,分別進入大戢洋和江蘇近海產卵。成魚主要攝食水母、底棲動物和小魚,幼鯧主要攝食小魚、箭蟲和橈足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區,包括朝鮮至日本的西部海域、中國諸海、太平洋印度洋區以及印度的孟加拉灣、波斯灣(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海域。在中國以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分布較為集中,即呂泗漁場和舟山漁場。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銀鯧雌、雄魚同為1齡性成熟;2齡全部為性成熟個體。一般在近海岸岩礁、沙灘,水深10~20米一帶水域進行產卵,產卵場水溫在14~22℃,鹽度在26.00~31.00‰之間。主要產卵場在江蘇的呂四洋;杭州灣外的大瑕洋;浙江的岱衢洋、大目洋和甌江口外的溫州近海;福建閩東漁場的四列島、嵛山、七星一帶。昌四洋、大載洋和浙江沿海的產卵期大致在5月初至6月中旬,產卵盛期在5月中下旬。福建閩東漁場產卵期在3~6月,盛期在4月。銀鯧個體之間的懷卵量差異可達10多倍,東海群系平均絕對懷卵量為130千粒,其平均懷卵量雖然不少,但排卵量卻較少,平均殘存卵數為38680粒,可見其個體繁殖力是不高的。卵圓球形,彼此分離,浮性。卵徑1.2~1.6毫米,油球1個,球徑0.53~0.59毫米。卵受精後45分鐘開始卵裂,受精後4小時進入高囊胚;受精後11小時,克氏泡出現,肌節6~7對;受精後20小時,胚體圍繞卵黃約2/3周,頭後部、腹部腹面、卵黃後端及尾中央兩側分布有黃色素。

人工繁殖

  • 優質親魚的馴養及選擇
在海上捕撈到野生性成熟的銀鯧後,直接進行人工授精往往會因為親魚成熟度不一致、漁船上條件達不到實驗室的要求,導致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的問題。因此,采捕野生銀鯧幼體或小個體成魚,進行馴養處理後,經過周年養殖,待其進入繁殖期進行人工授精或自然產卵繁殖,受精率和孵化率則會相對較高。同時,在有一定親魚保有量的情況下,不斷補充野生個體,可以擴大親魚種質庫的數量,篩選具有優良性狀的親魚用於後代繁育,將更利於人工養殖工作的推進。不同地區的馴養水溫要根據種群來源地的水溫進行調整,同時鹽度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若兩海域的鹽度差別不大,則不需要進行調整。在馴養飼料的選擇上,由於銀鯧對飼料並沒有特別的選擇性,因此用常規飼料投餵即可。
中國國內學者在野生親魚選擇方面,得到了一些相關的研究結果。對河北、江蘇、浙江、廣東等海域的銀鯧肌肉的主要營養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江蘇和浙江的粗蛋白、胺基酸、脂肪酸等營養指標都優於其他兩地,說明可將這兩地的銀鯧成魚作為親魚進行馴養養殖。
  • 人工授精
銀鯧的人工授精在中國國內外的研究中早已經被實現。在海上捕撈到處在繁殖期銀鯧後,對魚的腹部進行輕微擠壓後獲得精卵細胞,將精卵細胞混合在同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海水後進行人工授精,得到的受精卵,其直徑為1.05~1.12毫米,內部油球直徑為0.31~0.38毫米。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方法在舟山漁場獲得了精卵細胞,並成功獲得受精卵,其直徑相對較大,為1.286~1.45毫米,油球直徑為0.519~0.581毫米。銀鯧受精卵的卵徑較大,一般都大於1毫米,並與其他鯧魚相比,也相對較大。
在實驗室內以水溫16~18.5℃、鹽度28左右、光照500~1000勒克斯的條件下,嘗試多種授精方法,發現以乾法受精後間隔3分鐘水洗、間隔5分鐘水洗和半乾法受精3種方式受精率最高,可達到40%。
  • 胚胎髮育過程
在孵化時間上,研究發現,在16℃的水溫條件下,孵化時間約為36小時;在日本瀨戶海域,水溫在25.2~26.4℃範圍內,孵化時間為24小時;在科威特海域,水溫在29~30℃的條件下,孵化速度相對更快,15小時完成胚胎的發育,大約在20小時之內就孵化出仔魚。因此,銀鯧受精卵在適宜溫度範圍內孵化,胚胎髮育速度可能會隨著水溫上升而加快,孵化時間也隨之縮短。

養殖技術

  • 人工養殖條件
中國國內外許多研究團隊都成功開展了銀鯧的人工養殖。銀鯧的受精卵在孵化之後,要經過仔魚期、稚魚期和幼魚期3個階段,才能發育成為成魚。人工養殖的環境條件需要儘可能與野生銀鯧的生存環境相似,特別是在仔、稚幼魚期,銀鯧比較脆弱,對環境條件控制更為嚴格。
鹽度的改變超出銀鯧的適應範圍會使魚表現出應激反應,同時還會影響銀鯧的消化酶、抗氧化酶以及ATP酶等重要調節酶的活力。研究發現,鹽度變化在10~25‰之間時,一定的鹽度降低能夠促進銀鯧幼魚腸道中脂肪酶、澱粉酶、胰蛋白酶以及胃蛋白酶等的活力,但每種酶的最佳活性鹽度不完全一致,也能夠增強抗氧化酶和ATP酶的活力。因此,鹽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銀鯧人工養殖的存活率,合理的鹽度能夠促進銀鯧的健康發育,適當調整不同發育階段的鹽度可能對銀鯧養殖有利。
養殖水體必須進行增氧處理,但由於銀鯧幼魚會將氣泡誤認為是小水母、小海蜇而吞食,從而導致氣泡病的發生,故增氧時需要進行增氧量控制或使用間接增氧法。太強的光照會使仔稚魚產生較強的應激反應,所以需要在室內養殖並光照控制在3000勒克斯以下。
銀鯧作為一種集群生活的海洋魚類,群體密度過小會對攝食等行為產生影響,而密度過大又會造成水質惡化、生長速度緩慢、易染病等現象,甚至會引起一系列的應激反應。彭士明等發現,養殖密度對幼魚的增重率和消化酶活性有著顯著的影響,並且在15尾/立方米左右的養殖密度下,幼魚的生長狀況和消化酶活性均較好。因此,控制銀鯧的養殖密度也是人工養殖的關鍵項之一。
  • 銀鯧的飼料
可以使用輪蟲和鹵蟲無節幼體(Artemiasalina)混合打成漿糊狀對仔稚魚進行投餵;利用褶皺臂尾輪蟲(Brachionusplicatilis)、鹵蟲(Anemiasp.)無節幼體和普通飼料混合對仔稚魚進行投喂,並且利用強化劑強化了飼料的營養,仔稚魚發育速度快於使用輪蟲和鹵蟲無節幼體餵養中的魚,說明強化劑對提升飼料營養有一定幫助。而從死亡仔魚的消化道中發現了輪蟲,說明仔魚的口徑足以吐下輪蟲大小的食物。
利用海蜇(Rhopilemaesculentum)和海月水母(Aureliaaurita)配合普通飼料投餵銀鯧幼魚,能提高幼魚存活率和增重率,促進幼魚生長;他還發現,普通飼料中的胺基酸和脂肪酸等營養含量遠多於水母,但以上兩種水母與普通飼料配合投餵的銀鯧幼魚的粗蛋白、粗脂肪、總胺基酸及必需胺基酸都高於單一投餵普通飼料組。因此,水母可作為一種適宜的輔助飼料來投餵銀鯧。
將新鮮魚肉糜、商業飼料、蟶子肉糜、橈足類進行不同組合,來投餵銀鯧幼魚,發現4者混合後投餵的銀鯧增重率相對較高;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相對較高;同時肌肉中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高度不飽和脂肪酸(HUFA)及n-3HUFA含量也相對較高;並發現,只投餵新鮮魚肉糜的實驗組的飼料轉化率最低。
飼料添加劑利用方面,在飼料中適當添加Vc可有效地提高銀鯧的血清溶菌酶的活性,提高魚體免疫力,同時魚體組織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總抗氧化能力(T-AOC)也顯著提高,降低了丙二醛(MDA)等對魚體具有毒害作用的過氧化產物的含量。
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的銀鯧與野生個體在營養成分上有一定的差異,主要的原因在與人工餌料與天然餌料的差異性。對野生銀鯧與養殖銀鯧肌肉的營養物質研究中發現:胺基酸方面,野生銀鯧的總胺基酸和呈味胺基酸的含量均高於養殖銀鯧,同時D/T和E/N也顯著高於養殖銀鯧;脂肪酸方面,野生銀鯧的油酸、EPA和DHA含量顯著高於養殖銀鯧,PUFA含量是養殖銀鯧的1.53倍。野生銀鯧某些特定營養成分含量相對高於人工養殖的銀鯧,其原因可能是野生銀鯧攝食的食物種類較多且能夠根據自身的狀況選擇性攝食,而養殖銀鯧只能攝食飼料,飼料配比存在較多問題,且飼料的投餵量也不能保證合理。因此,在人工養殖銀鯧的過程中,應對飼料進行科學化的配比,不能過於單一化,要根據其發育生長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可適當添加Vc等魚體自身無法合成的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橈足類、水母類及甲殼類等是野生銀鯧主要的攝食對象,說明銀鯧對這幾類生物具有攝食偏好,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兩者的混合肉糜必然對銀鯧的生長發育有所幫助。
  • 養殖中注意點
在疾病方面,造成銀鯧發病的原因有很多,如供氧方式不合理導致的氣泡病;細菌,如鏈球菌,感染造成個體死亡,以及寄生蟲的感染等。銀鯧一旦感染疾病,其死亡率極高,並且傳染範圍廣。因此,要以預防為主,與防治結合,加強對疾病的監控,若發現病症,應儘快找出病原,才能使用相應的藥物,避免疾病的大規模爆發。
在人工養殖的過程中,應及時清理糞便等雜物以免造成水質污染;清理養殖池時應關閉供氧裝置,避免驚擾仔稚幼魚,使其過度應激,造成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在銀鯧仔、稚幼魚時期,對震動感很敏感,會引起快速遊動、撞擊池壁等過激的反應,若造成鰭部等組織的損傷,情況較為嚴重甚至可能造成銀鯧的畸形,因此在這些時期的養殖過程中應儘量避免較大的震動;養殖池換水量要隨著魚的生長發育而逐漸增多,可以用臭氧和紫外對水體進行殺菌。
在飼料投餵量方面,如果投餵量太少,銀鯧幼魚處於飢餓狀態,導致幼魚體重和肥滿度顯著下降。在飢餓脅迫9小時後甚至會導致體重下降42%左右,肥滿度減少31%。同時腸道管變細,肝臟縮小並且顏色變暗。銀鯧在飢餓下,肝細胞出現核和細胞縮小,細胞器數目減少,線粒體水腫,粗面內質網數量顯著降低等現象。而如果投餵的飼料量過多,沒被攝食的飼料不及時撈出,則會因為泡水過久而沉入池底造成水體的污染,導致細菌及病毒的滋生,進而影響銀鯧養殖成活率。由於銀鯧的開口較小,一次性攝食量較少,較硬的食物需要經過側囊的研磨,才能進一步消化。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增加飼料的投餵次數,適量減少每次投餵的飼料量,保證銀鯧具備充足的攝食時間,避免部分弱小個體處於飢餓狀態,影響整體產量和品質。同時飼料物性控制為相對軟顆粒,以保證攝食效率。
此外,由於銀鯧體腔較小,在繁殖期其性腺占據了體腔的大量空間,對消化道造成壓迫,導致在繁殖期的銀鯧幾乎不再進行攝食。因此,繁殖期到來之前的營養儲備至關重要,將影響親魚的繁殖效率。在對野生與養殖銀鯧精巢進行組織對比時發現,在同一發育階段,養殖銀鯧的體型大小和精巢飽滿度都小於野生銀鯧。同時,在繁殖期的卵巢中發現,牛磺酸和總胺基酸含量明顯高於其他時期。說明繁殖期性腺需要大量營養物質來幫助其發育,而目前的人工飼料可能不足以提供銀鯧足夠的營養來滿足性腺發育,這就會影響其性腺發育和繁殖效率,影響養殖銀鯧的產量。因此,繁殖期前飼料的配方組成和營養供給對銀鯧人工繁育起著關鍵的作用。基於銀鯧天然餌料為基礎的高效人工飼料研製是銀鯧真正推廣養殖的基礎,優質的飼料結合良好的養殖環境參數控制將改善繁殖期銀鯧的機體狀況,從而提高銀鯧的繁殖能力。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波斯灣種群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4年 ver 3.1)——易危(VU)。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種群狀態

歷史上銀鯧多為兼捕對象,產量不高,20世紀60年代以前為東海區集體漁業和國有企業漁業的兼捕對象,年產量只有(0.3~0.5)×10噸。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大、小黃魚相繼衰退,銀鯧資源得以進一步開發利用。1970年以後,隨著銀鯧流刺網作業的推廣和套用,銀鯧逐漸成為專業捕撈對象,產量開始迅速上升。20世紀80年代,銀鯧流刺網作業逐漸被張網作業所代替,產量也進一步上升。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從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間,除1992年的產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上升趨勢,2000年東海銀鯧產量又創歷史新高。達22.5×10噸。
中國東海區銀鯧的年海洋捕撈產量雖然呈連續上升的趨勢,但其資源狀況卻並不容樂觀,從1997~2000年調查及日常監測的結果來看,銀鯧的年齡、長度組成、性成熟等生物學指標均逐漸趨小,一方面說明其補充群體的捕撈量明顯過度,另一方面說明銀鯧已處於生長型過度捕撈,如不有效控制捕撈力量,其資源必將被進一步破壞,進而不能持續利用東海區這一經濟價值較高的傳統經濟魚類。

主要價值

銀鯧肉質潔白、細嫩、少刺,蛋白質含量為16.76%、脂肪含量為5.03%,多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總量的13. 11~22.50%,EPA和DHA之和占脂肪酸總量的7.18~10.08%。根據1973年FAO/WHO推薦的必需胺基酸需要量模式對銀鯧肌肉進行評價,胺基酸比值係數分為83,肌肉中還含有鈣、磷、鐵、鈉、鉀、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等,經常食用能強身健體以及預防心肌梗死、腦血栓等病,因而備受養殖業者和消費者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