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坑甑笊舞
- 所屬地區:江西贛州于都縣
- 申報日期:2006
- 遺產級別:省
基本信息,舞蹈簡介,歷史淵源,表演方式,傳承保護,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銀坑甑笊舞
遺產編號:Ⅲ-10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于都縣文化館
遺產級別:省
舞蹈簡介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鄉俗規定,每年正月初六,各屋場的頭人先集中商議演出順序。定下“坐案”屋場,並由最先演出的屋場準備甑笊等道具。
演出前,每個舞者燃香燭,喝酒。後由幾位長者唱船歌。眾人唱和,唱完一段,接贊語。然後起舞。舞畢,燃鞭炮,再反覆唱歌、舞蹈。反覆十一次,謂之“十一艄”。最後一天(正月十五)時,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全體舞者和圍觀鄉民敲著鑼鼓,燃起鞭炮,吹著嗩吶,抬著紙糊龍船到河邊,將龍船和全部道具燒掉,謂之送神。隨著鑼鼓聲的節奏,甑笊整齊的敲擊,吆喝聲一浪高過一浪,旁觀者也為之群情振奮,紛紛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氣氛熱烈。
甑笊舞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進行表演,反映了贛南客家人的生產、生活、文化演變,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歷史淵源
甑笊舞,因起舞時人們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動作與划船形似 ,故俗稱“劃龍船”或“唱船歌”。當地將舞蹈與敬神儀式結合在一起,因而也叫“敬神”,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此舞僅流傳於銀坑鎮銀坑村的上營、中營、下圍、撒網形、新屋、老街、澎丘、席塘等9個屋場,為什麼沒有輻射到其他屋場和村落,還是個不解之謎。
關於甑笊舞的起源,眾說紛紜。相傳屈原在世時,有一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夢,見河下劃龍船,醒後許願劃龍船請神驅病,從而創下劃龍船的風俗,甑笊舞由此衍生。另一種說法是宋朝年間,岳飛曾駐兵銀坑圍剿農民起義軍彭、陳氏,彭、陳兵敗後退守山洞,一時難以攻下,岳飛便令不殺一個俘虜,並於某天在軍營與百姓共歡,跳“敬神舞”直至黎明,以迷惑起義軍。同時抽調精兵組成敢死隊,由俘虜帶路,奇襲山洞,一舉獲勝。“敬神舞”,即流傳至今的甑笊舞。據當地老人說,甑笊舞是泰和一位施姓男子移居當地而授,也有的說是一位大河捕魚漁民所教。但9座屋場自古至今無施姓人家,也無自泰和遷居來的移民,加上年代久遠,又無文字記載,所以難以考證。
表演方式
每年正月初六,銀坑村各屋場的頭人都要先集中商議甑笊舞演出順序。定下“坐案”屋場,並由最先演出的屋場準備甑笊等道具。演出前,先將一張繪有五雷八將(即玉皇大帝、太白仙人、眾位仙家)、兩艘競渡龍船、被驅趕的鬼怪以及眾人齊劃龍船的彩畫張掛在祠堂里。舞者帶上香燭,燃上,再喝酒。爾後,由幾位識字的長者捧著“船歌”本唱船歌。眾人和唱襯詞,唱完一小段後,接贊語,然後起舞。先是參加者(每屋場三人)跳。隨著咚咚的鑼鼓聲敲出鏗鏘的節奏,甑笊整齊的敲擊,吆喝聲子一浪賽一浪,旁觀者也為之群情振奮,紛紛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愈舞人愈多,氣氛愈熱烈,鑼鼓聲、甑笊聲、吆喝聲、人語聲,沸騰成歡樂的海洋。
舞畢,點響一掛鞭炮,眾舞者疾迅奔出祠堂,觀者緊隨湧出,再反覆唱船歌、贊語及舞蹈。以此反覆十一次,謂之“十一艄”。中途可稍事休息,喝一次酒。等到最後一天(正月十五),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此時,全體舞者和圍觀鄉民敲著鑼鼓,燃起鞭炮,吹著嗩吶,抬著一艘紙糊龍船到河邊,將龍船和全部道具燒掉,謂之送神。
傳承保護
于都縣文化館2009年有一份甑笊舞傳承人名錄,共17人,其中最年輕的40歲,最年長的86歲,平均年齡66歲。後繼乏人、瀕臨失傳,是甑笊舞不得不面臨的尷尬現實。隨著農耕社會的日趨瓦解,隨著城鄉生活需求的現代化,隨著電影、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興文化形式的普及和提高,隨著村里出門務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越走越遠,甑笊舞和大多數傳統民間藝術一樣,走向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命運。銀坑鎮銀坑村里10歲以下的兒童,幾乎都沒有真正見識過甑笊舞表演。
于都縣文化局長袁尚貴認為:“受現代娛樂時尚和世人審美觀念的變化的衝擊,甑笊舞這種‘土’味十足的傳統民間舞蹈不免衰落,但是,甑爪舞的內容豐富多彩、表演形式精彩紛呈,在我國文化藝術寶庫記載中實屬少見,對它的挖掘傳承、整理、保護和開拓,對研究客家的民俗、民風和信仰等有著很高的價值。”基於這種認識,于都縣從2007年開始著手對甑笊舞進行完整、系統、規範的發掘和搶救,先後收集、整理、拍攝了一部分唱本、圖片以及影像資料,並摸清了現存表演者的情況,給予建檔和適當的資金補貼。銀坑鎮銀坑村被列為于都縣甑笊舞特色示範點,當地中國小連年開展“甑笊舞進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