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區劃情況,基層組織,社區榮譽,自然環境,經濟概況,商貿業,工業,養殖業,農業,手工業,教育事業,銀北國小,銀砂片與文范書院,銀砂中心國小與溪南中學,陳漢英先生與蘇北中學,愛國傳統,記參戰南澳抗日的銀砂鄉人,南澳抗日血戰首要七壯士之陳序明,華僑概略,海外華僑華人,華人社團,文化傳承,銀砂陳氏家史,記《陳氏恪齋祖世系》,潮劇院團,民俗文化,文物情況,地名簡介,銀砂,
歷史沿革
銀北村在澄海置縣前,先後屬 揭陽、海陽、饒平3縣;澄海置縣後屬本縣蘇灣都;民國時期先後屬東隴區、第五區、第二區;解放以來,先後屬蘇北區、溪南區、第三區、澄海縣人民公社第一支隊、蘇南公社、溪南區。1987年建成溪南鎮,屬溪南鎮。
1951年5月土地制度改革,劃蘇北區的銀砂、水南、埭頭、和浦、新聯6鄉置溪南區,溪南初次出現。
1959年因處銀砂之北,1959年改稱銀北。
明洪武二年/1369年 | 潮州府海陽縣蘇灣都 | 大沙頭 |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 | 潮州府饒平縣蘇灣都(初置饒平) | 大沙頭① |
明嘉慶十九年/1814年 | 潮州府澄海縣懷德鄉蘇灣都(初置澄海) | 大沙頭② |
民國21年/1932年 | 東區綏靖委員公署澄海縣第五區(東隴) | 銀砂鄉[2](約轄今銀北、弓兜、外蟻、內厝、口厝、雲英、和洲) |
民國34年/1945年 | 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澄海縣第二區 | 銀砂鄉(約轄今銀北、弓兜、外蟻、內厝、口厝、雲英、和洲) |
1951年 | 潮汕專員公署澄海縣溪南區(初置溪南) | 銀砂鄉(約轄今銀北、弓兜、外蟻、內厝、口厝) |
1957年 | 潮汕專員公署澄海縣溪南鄉 | 銀砂鄉(約轄今銀北、弓兜、外蟻、內厝、口厝) |
1965年 | 汕頭專區澄海縣溪南公社 | 銀北大隊(1959年初置銀北) |
1984年 | 汕頭市澄海縣溪南區 | 銀北鄉 |
1987年 | 汕頭市澄海縣溪南鎮 | 銀北村 |
2009年 | 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 | 銀北村 |
①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銀砂村民創和洲
②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銀砂村民創牛埔,1984年並英台稱雲英
區劃情況
銀北村位於澄海城區東北11公里處,系溪南鎮鎮中心區,也是溪南鎮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屬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管轄。
解放後銀北按片區分為老六聯:一聯、二聯、三聯、四聯、五聯、六聯。每聯設2個黨支部,2個村民小組。
1959年,銀砂鄉因人口多,面積大,不利於管理,重新分設新的行政村,銀北自此設立。
銀砂片區有銀北上六社和銀南下六社說法,上六社分別為:園東社、長盛社、東巷社、南巷社、西社、北巷社,則今銀北六社。銀南則今弓兜、外蟻、內厝、口厝。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440515104216
| 121
| 銀北村委會
|
註:城鄉分類 121代表 “鎮中心區”
基層組織
村一級設銀北村黨委;6個聯片,各設2個黨支部;另有銀北村外出流動黨員黨支部。目前全村共有黨員總數380餘人;
建有村民委員會,下設12個村民小組;
建有團總支部1個。
註:中共汕頭市澄海區委於2013年在銀北村試點設立村級黨委,黨委在原黨總支部基礎上改立。
社區榮譽
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廣東省級村莊規劃試點村
廣東省共青團固本強基工程農村示範團支部
廣東省村(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創建達標村(社區)
汕頭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汕頭市文明村
汕頭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自然環境
銀北村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面因鳳凰山、蓮花山作天然屏障,冬季乾冷氣流南侵強度弱;面臨南海,境內水域面積寬廣,夏季受熱帶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大。其四季氣候特徵為:高溫多雨,雨熱同季,酷熱期短,雨量多集中於春夏兩季,無霜期長,四季不甚分明。 銀北村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217.7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1%;年平均氣溫21.2℃;全年無霜期362天;年平均降雨量1443.7毫米.全區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低溫、霜凍、低溫陰雨、寒露風、颱風、「龍舟水」、春旱秋旱等。
經濟概況
商貿業
據《澄海縣誌》民國24年(1935),本縣城鎮及農村集市已發展到24個,計:縣城市(下市略)、東隴、蓮陽、樟林、玉窯、外砂、蓬洲、鷗汀、塗城、國濠、鳳嶺、鮀浦、程洋岡、南砂、金砂、東墩、龍田、銀砂、埭頭、北李、華窯、上岱尾、華富、湖頭市,共有商號2160家,商業年貿易額大洋1416萬元。
銀北蓬柵市場:屬商貿市場,服務於周邊各鄉村、工業區,是溪南鎮的一座較大型市場。
鎮一級商業中心越過銀北村境。
工業
銀東工業區銀北小區:銀北小區占地780多畝,位於鳳東路(則銀東路)兩側。銀東片處於城鎮主導風向的上風向,應嚴格控制產業廢氣污染的產業布置,以發展服裝、農副產品加工、食品、機修、玩具工藝等輕型工業為主,積極發展新型無污染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項目。
養殖業
發展為以養殖獅頭鵝、牛蛙、蝦、蟹為主,相關產業(如飼料,運輸)為輔的養殖業。
六合圍水產養殖基地
共有種養大戶413戶,海淡水養殖1100畝,牛蛙養殖450畝,三鳥飼養量16.9萬隻。
農業
以種植番石榴、香蕉等農業經濟作物為主。現有水稻面積1300畝,香蕉種植1200畝,蕃石榴750畝,荔枝52畝,什蔬生產207畝;
農業用地主要在鎮區以外,車程20分鐘,金溪路以東,靠近金鴻公路一帶,屬濕地。
手工業
勾花,玩具裝配,訂衫
註:“潮汕手鉤服裝”從事手工鉤編服飾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製作工藝精湛、風格獨特,新穎時尚,門類齊全的手鉤時裝、工藝服裝、(針織通花、潮汕手鉤花、針鉤時裝、手工編織工藝品、鉤編服飾、)鉤編女裝、手鉤袋、手鉤帽、珠繡時裝、服飾品等系列產品, 已有20多年的歷史。產品主要銷往:大陸 港澳台地區 日本、韓國、歐洲、南美、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目前我們是潮汕最專業的鉤編服飾生產供應商之一。
教育事業
銀北國小
創辦歷程
銀北村的集體辦學始於1901年,一直用鄉間祠堂作為校址。現在的校舍始建於1947年,初謂“銀砂中心國小”,1952年被上級命名為“縣第二中心國小”,後學校南區設"澄海縣第二中心國小附設國中部",國中部於1958年9月獨立辦學稱“澄海縣第六初級中學”,則今溪南中學前身;國小部於1968年曾為銀砂諸鄉共有,後由銀北村贖回,遂改名為“銀北國小”。1984年有償換回溪南中學校舍,至此一切校產歸銀北國小。
基本情況
銀北國小現有教師29人,職工2人,學生488人,分設12個教學班,是溪南鎮一所規模較大的國小。
學校榮譽
1985年起連續三年,澄海中學和銀北國小獲得國家體委、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聯合舉辦的“雛鷹起飛”全國國中、國小田徑通訊賽優勝獎。華僑中學也於1985年、1986年獲得此項全國優勝獎。
建築風格
銀北國小,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北面靠一縱四座四點金、下山虎格局的古宅;南面為一湖,則銀砂鄉大池;東面原近一池,現改作公園;西面有一條馬路,通往市場和工業區。格局非常完整。
學校北面有禮堂一座,左右兩邊對稱分布四橫兩縱共十六座建築,建築由中部隔開,設兩間教室。
主殿作禮堂使用,禮堂系銀北國小建築面積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最高規。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有兩層屋檐,類似於北京故宮太和殿
重檐廡殿式建築。古代明清時廡殿式建築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這讓我們想起了潮汕俗語“潮州厝,皇宮起”。但是這樣高規格的建築,在潮汕地區,乃至全國民間建築都是很難找到的。
左右對稱分布的四橫兩縱十六座建築中,有四角攢尖建築,更有單檐廡殿式建築。建築規格都非常的高。
學校北面有四點金、下山虎格局的古宅。主殿與古宅連線形成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對稱分布教室;學校北面圍牆,與主殿東西兩面連線設兩個校門,坐北朝南,中軸線左邊東門則龍門,右邊西門則虎門。
完整的風水格局,中軸線貫穿南北,左右對稱,高低錯落,呈眾星拱月之勢。
先人舉全力興辦鄉校,普及教育,從中可以發掘出潮汕人的精神內涵,建設和諧社會。每一個人都要堅持做人的原則,恭敬桑梓,傳承文化; 敦睦上下,團結兄弟;完善自己。踏踏實實經商務工務農,為自己,為家庭而奮鬥而努力。
百年老校是寶貴的文化地標,銀北國小有非常高的研究意義。
2001年1月,村黨政確定改建校舍,新建教學樓一座三層,共有21間教室,9間辦公室。2002年9月1日交付使用,2004年起,配套語音室、電腦室、科學實驗室、藏書室、學生閱覽室各一間。
學校校徽
以木棉花的造型為外框,以藍色為填充色,內部嵌有跑道及展翅高飛的雛鷹。
木棉:木棉(木棉樹又稱英雄樹)是銀北國小的校花,生命力頑強,即使是極惡劣的生存環境,亦能夠發芽生長
雛鷹:一般用來代表小學生等,表示充滿希望,正在振翅欲飛。也代表銀字的拼音首字母Y
跑道:指身體好。即堅持鍛鍊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身體健康。也代表銀字的拼音首字母B。
學校校花
校花:木棉(木棉樹又稱英雄樹)
生命力頑強的木棉籽。即使是極惡劣的生存環境,亦能夠發芽生長。
未來展望
銀北村對學校較為重視,投入資金增設教學平台等設施設備,充實辦學條件,完善規範化學校建設。
銀砂片與文范書院
《澄海“文范書院”尋蹤》 作者 陳孝徹 為澄海區委黨史研究室退休幹部
文范書院,又稱獅山書院、三君書院。稱為獅山者,是指書院所在的地址。為何又叫“三君”呢?漢代陳姓出了一位名人,叫陳實,任過太丘長,深受民眾擁護,其長子元方,四子季方均有很好的名聲,稱“三君子”,故名書院為三君書院。根據當年曾在該書院讀書的李澤沾(原澄海僑聯主席,已退休)的回憶,書院占地共八畝,座落的具體位置為:今溪南鎮仙市村西端,韓江支流南溪與北溪的交匯處,即南溪東堤轉入北溪南堤的彎角。近期筆者發現民間有一本書,書名為《念祖錄》,系民國十六年溪南岱美村陳氏文康祖系裔孫陳舜所編,從書中知文范書院興辦於光緒甲辰十月十五日即公元1904年。文范書院開辦後,曾盛極一時,存在時間達十多年之久。後因戰亂頻繁,被迫停辦,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日本侵澄時,日寇將其拆除,取下建築材料用於在獅山上建炮樓,整座書院被夷為平地。這是日本侵華的又一罪證。
文范書院開辦之時,正當全國大興教育之際。書院由潮、澄、饒三地陳姓族人合建,既是聯宗祭祖的祠堂,又是宗族辦學的場所。這種做法在清末民初是很常見。例如廣東全省七十二縣的陳姓,在廣州市合建陳氏書院,也稱為陳家祠,即今廣東省民間藝術館。該書院用作聯宗祭祖的場所,又具有辦學的功能,全省各地陳姓子弟赴省考試還可在其中食宿。據考查,文范書院系由貢生陳占鰲所倡建,陳為樟林鄉人,字海珊,光緒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拔貢。文范書院的堂號叫聚德堂,其產權共分為6股,即樟東片通智社、隆都片(註:時屬饒平縣)廣仁社、秋東片(註:系潮安秋溪都的東部)淑聖社、秋西片秉義社、銀砂片師中社、蓮陽片保和社。各社的陳姓先祖神位設於正廳神龕上,每年輪流由一社負責祭祖。據上述《念祖錄》一書所記,前期六社祭祖的值年是:辰、戍、醜、末年,由樟東片通智社、隆都片廣仁社負責:寅、申、已、亥年,由秋東片淑聖社、秋西片秉義社負責;子、午、卯、酉年,由銀砂片師中社、蓮陽片保和社負責。民國十六年起對值年作調整,即樟東片通智社、隆都片廣仁社合為一組,負責民國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的祭祀;秋東片淑聖社、秋西片秉義社合為二組,負責民國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的祭祀;
銀砂片師中社、蓮陽片保和社合為一組,負責民國十九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二十八年的祭祀。據陳姓後人回憶,文范書院建成之後,還制定了上述潮、澄、饒三地陳姓統用的世系輩序,共80個字。
即:
文范先生 潁川循吏
政箸漢朝 法遵媯氏
時號三君 昌占五世
太丘露甘 高陽星聚
垂裕後昆 貽徽奕冀 基肇光州 沛衍潮地
翼望雲仍 繼述志事 逮(建)學明倫 居仁由義
期報親恩(思) 永敦和氣 瓞綿椒蕃 鳳祥龍飛
至1911年,即書院建立的七年後,書院開始招生授徒。當年書院招收的學生以陳姓子弟為主,但也接納一些外姓兒童。辦學過程有過三任校長,第一任為陳占鰲,第二任為陳府鑒,第三任為陳英宅。書院的教學設施齊全,教師的教學態度嚴謹,縣學也經常派員前來檢查督導,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較好。當時書院所處的周圍環境優美而清幽,十分適合兒童念書。院中有一座藏書樓,上面刻有一副楹聯,對此作生動的記述。
聯曰:
平地聳層樓,收四周江山,聊供吟嘯。
橫空排書案,集千秋人物,籍拓胸懷。
聯對語言樸素,立旨明晰,緊貼實際。
“平地聳層樓,收四周江山”,指明書院前面是浩翰的大江,南北溪周圍則一馬平川,後面的獅山作為屏障,氣勢雄渾,叢林環翠。兒童在這種環境“聊供吟嘯”,定可獲得心身健康。“橫空排書案,集千秋人物”,描寫藏書樓藏書之豐富,知識之廣博。書籍是學生積累知識的工具,優越的環境加上豐富的書本知識,莘莘學子得以飽閱千秋人物的故事,領略古今演變的得失,達到“籍拓胸懷”。學生的生活也很豐富多彩。曾任饒平縣長,邑人陳署木,寫過“三君書院回憶”詩一首:“宵寒早起誦詩書,耆宿依時即啟予,課罷溪邊觀散網,大家歡笑獲銀魚。”
文范書院與現溪南大新村關係密切,新埠村的形成是文范書院興辦的結果。據獅山附近前輩陳楚開、陳年綱反映,文范書院開辦一段時間之後,書院的陳姓紳耆決議利用建設書院所存的款項,在東里溪墘興建一座商埠。一方面是考慮到溪南的十多個村的陳姓族人,往東里趕集須乘渡過河,十分跋涉,在東里溪的南面這一邊興辦新埠,可以方便鄉民就近貿易;另一方面,通過出租鋪間,收取租金,可以解決書院祭祖的經常性資金問題。選擇建埠的地點在現溪南鎮新埠村,原來是一塊溪邊地。現保存於溪邊的天后宮里的碑記,對此有所記載。石碑長160公分,寬60公分,碑文共六行,楷體,下部附刻二枝竹葉。
碑文為:
創建東溪新埠董事芳名
稟貢生陳鰲 職員陳樹勛 職員陳步鑾
職員陳孝天 職員陳維翰 恩貢生陳步墀
生員陳鐘鏞 生員陳藩翰 生員陳典彩
監生陳書榮 職員陳景崇 生員陳鑒
職員陳三光 附貢生陳林泉 職員陳捷安
職員陳耀南 監生陳興漢 職員陳鴻基
宣統二年庚戍年陽月吉日立
從上述碑文可知,新埠開工的具體時間是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即文范書院開辦後的第七年,創建董事會的董事是潮、澄、饒三地陳姓六社族人的代表。工程計畫建二條街,共四十二間鋪面,街名分別稱為“文范第一街”、“文范第二街”。但是,由於東里溪近埠河段的河床過淺,上下往來的船隻難以靠岸,商埠因缺乏交通條件而最終沒能形成。於是,商埠變成村落即現溪南大新村,遷入定居的商人或手工業者也變成當地農民。以上就是大新村建村的的過程。後來,近河第二街的北面行鋪因擴大堤防需要而拆除,地基墊高后成堤面。第一街行鋪已成為居民住宅。今街門首上的“文范第一街”的字跡還清晰可見。
註:上述輩序文括弧內的字是另一種說法,有待考證。
(作者 陳孝徹 為澄海區委黨史研究室退休幹部)
也藉此文來了解潮、澄、饒三地陳姓統用的世系輩序。
銀砂中心國小與溪南中學
溪南中學前身為原澄海縣第二中心國小附設國中部。1947年銀砂諸鄉創辦“銀砂中心國小”,1952年被上級命名為“縣第二中心國小”,後學校南區設"澄海縣第二中心國小附設國中部",國中部於1958年9月獨立辦學稱“澄海縣第六初級中學”。
陳漢英先生與蘇北中學
蘇北中學初創時期(1946-1949)系由民主人士
陳卓凡先生倡議,原澄海蘇北區各鄉集資、海外僑胞贊助建成。澄海蘇北地區解放前文教事業不太發達,各鄉學童國小畢業後大多失學。抗戰勝利後鄉賢陳卓凡先生帶頭倡辦中學,他邀集各鄉士紳共襄其事,得到熱烈回響,各鄉認攤辦學經費,成立董事會,推他為董事長。隨後陳漢英、鄭振漢、林修文到海外募捐。時逢抗戰後,各地經濟不景氣,但海外僑胞聞知家鄉辦學,紛紛慷慨解囊。1946年秋,蘇北中學終於創辦了,選擇風伯廟為校址,定名為“澄海縣私立蘇北初級中學”,第一屆招生200名,入校學生來自現在的東里、溪南、蓮華、鹽鴻各鎮。隨後校舍又擴充了兩座祠堂。
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時澄海縣劃分為2個鄉,7個都。原潮州府澄海縣懷德鄉蘇灣都之北部地區稱蘇北。
附圖為:旅泰澄海蘇北同鄉籌驀蘇北中學基金勸募組與陳漢英、鄭振漢兩先生合影
愛國傳統
記參戰南澳抗日的銀砂鄉人
作者:林炎藩 澄海區委黨史研究室原幹部
抗日戰爭初期,先後任國民黨澄海縣黨部特派員、澄海民眾教育館館長的澄海縣附城東湖鄉人蔡常(又名蔡子翔)撰寫《 潮汕淪陷紀略》 一書,於日本投降後在上海出版。該書敘述日寇侵犯潮汕經過及在潮的血腥統治,饒宗頤在編篆《 潮州志》 時曾予引用。1948 年,洪波在香港將其收入潮州古今文獻叢書潮汕大事記編,改名為《 潮汕淪陷回憶錄》 。《 潮州志· 大事志三》 根據《 紀略》 ,對1938 年夏日軍首陷南澳,我軍克復,敵再調重兵攻陷一事記述如下:
“六月二十一日(夏曆五月二十四日),日寇以戰艦攻我南澳……。時縣境既無防軍,而清代炮台堡壘亦久已廢隳,故寇遂得長驅直入。……寇既占南澳,即成立偽維持會,旋引兵去。…… 顧未幾,我第九區統率委員會主任劉志陸親蒞澄海東隴調度指揮,饒澄潮自衛大隊長洪之政與其大隊附吳超俊、陳漢英等率隊反攻,七月克復南澳,已而復失。先是七月七日(夏曆六月初一日),饒澄潮自衛隊洪部渡海協同南澳自衛統率委員會主任章聲敬收復南澳,獲偽維持會首要黃麒麟、龍可賀等十二人(一作十一人)解潮安正法,十七日日寇熊本少將再集軍艦四十餘艘將南澳周圍困住,一面以飛機狂炸,然後由陸戰隊自前江後江登入搜尋。國軍一五七師九三七團第一營營長吳耀波協同洪部陳漢英、吳超俊力戰四十餘日,屢殲強寇,卒因援絕糧盡,殉國者達四百餘人。吳營官兵犧性殆盡。吳、陳等冒險泅水渡海,幸告生還,而漢英、超俊皆負傷焉。是役寇焚毀民房四千餘棟,屠殺亦烈。至十月二十四日,寇始退去。又當寇之再攻南澳也,以戰艦圍困,電光探射,海闊波惡,無法飛渡。島上國軍彈糧絕援,劉志陸募善泅者牽筏下系鐵箱裝糗糧偷渡濟之。惜國軍為避轟炸,潛伏山谷,無法接收。洪部中隊長楊俊青、陳序明、陳標、陳澄清等俱戰死。……”
在這次克復南澳戰役中,澄海縣銀砂鄉人饒澄潮自衛大隊附陳漢英率領部下鄉人百餘人參戰。當時地方民眾抗日武裝配備甚差,洪之政大隊部僅撥下10 多支長槍,幸得該鄉原潮澄饒邊著匪、後被國民黨張瑞貴部收編為補充團的團長陳騰雄留下一批武器,計有近百支美造七九步槍、10 多支短槍和大量長、短槍子彈和手榴彈,正好派上用場。
7 月7 日夜,陳漢英屬下的陳序明(又名萬亮)第一中隊和吳超俊屬下的第二中隊共挑選出40 多人組成“義勇軍”,身著便衣,分乘五隻小船,乘夜從饒平縣海山島出發,冒著風浪登上南澳的猴澳島,在該島抗日自衛隊隊長李居甲等10 多人配合下,繞過山間小道,直插縣城隆澳。當時隆澳正流行霍亂,原駐隆澳的日軍都遷往老縣城深澳,而且夜間多躲在兵艦上,因此隆澳只剩下漢奸機構維持會人員。陳序明等在更深夜靜之時包圍了日偽維持會址原縣民眾教育館,將維持會會長黃麒麟、龍可賀等11 名漢奸一網打盡,解往潮安正法。南澳重光,開廣東省收回失地的先聲。
敵軍以為南澳孤懸海中,我方又無優勢海空軍兵力而疏於防範,今次我方間竟以奇兵突襲收復南澳,實出乎敵人意料之外,故決定再集中海陸空軍全力以爭。7 月17 日,敵糾集海軍戰鬥艦40 余艘,將南澳團團圍住,嚴密封鎖,一面以飛機狂炸。7 月20 日下午,5 艘汽艇載陸戰隊再犯南澳,從隆澳後江登入。事前,我抗日“義勇軍”獲悉馬上組織伏擊,由第一中隊第二小隊隊長陳標(即陳訓能,銀砂鄉人)等32 人,攜帶短槍、機槍、手榴彈組成“敢死隊”,埋伏於後江鹽埕邊及船腹下。當日寇汽艇靠岸蜂湧而至時,我方一聲喊打,子彈、手榴彈在敵群中開花,打得焦頭爛額,死傷達百餘人,內有石戶中隊長。敵遭此伏擊,隨即集中火力向“敢死隊”陣地反撲,後江頓時變成一片火海。終因寡不敵眾,除在激戰中被派往山上指揮部報訊的銀砂仙市人陳阿祝外,陳標等31 人全部壯烈犧牲。後江“敢死隊”伏擊戰,為南澳抗日血戰中留下光輝的一頁。
日寇強行登入,駐島國軍一五七師九三七團第一營營長吳耀波、洪部大隊副陳漢英、吳超俊各率所部浴血奮戰。在敵海陸空立體火力重壓下,國軍無法渡海回歸,只得撤向山地,據險抵抗空,堅持戰鬥達40 余天。當劉志陸採取潛水渡海接濟措施之時,陳漢英即派部下陳阿祝、江木二人渡海回鄉報訊。鄉里立即由陳後勤部總管陳億喬負責,籌備一批萬金油、八卦丹、洋參(少許)和炒米、餅乾等乾糧裝進鐵箱,運至溪南新才海墘,在海墘搭寮棚存放,指派蟻天立負責調度指揮,雇小船筏由饒平海山啟程,伺敵艦探照燈稍熄瞬間,即潛水渡海。潛水者多為海山人及銀砂鄉人。為搶救親人,銀砂鄉不借重大代價:規定能把救援物資送達南澳並帶回一傷員來鄉者,每人發賞金30 元,倘中途遇害殉難,每人賠償人命金300 元。雖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在敵艦探照燈與機槍嚴密封鎖下,畢竟是闖刀山下海,“九死一生”,沒有一股愛國熱血的人,也是辦不到的事。該鄉陳阿笑偷渡多次,只有兩次成功,並帶回蟻大九、陳阿蟹、陳大頭等人,時陳漢英負傷兩處,和吳超俊同樣被用小船筏搶救回來。所以冒險渡海接濟計畫收效甚微,終歸失敗。
就在彈盡糧絕的窘境中,參戰的銀砂鄉人仍堅持藏匿山中,與日寇周旋達三個多月。沒糧吃找野菜充飢,傷員沒藥敷治,上山採集白冬楓等草藥搗爛敷貼,用海水沖洗傷口。除戰死及部份傷員被送糧接濟船筏營救渡海回鄉外,最後被困留于山上的剩下16人,已陷絕境。商議結果,將山上一間小屋拆毀,每人分到一支杉木,攜帶一支槍,相約在夜間跳海暗渡回陸。當時有的把身子與杉木用素系住,當敵人機槍掃射時,就潛下水去避過子彈,有的只用手搭在杉木上,避彈時與杉木脫離,便葬身海底,結果16 人只有8 人生還。總計銀砂鄉參戰戰士100 多人,犧牲83 人,倖存者20 餘人,為抗戰事業作出巨大的犧牲。
材料來源:
1 :饒宗頤《 潮州志》蔡子翔《 潮汕淪陷回憶錄》 。
2 :陳漢英親信部屬省參事室參事、政協委員陳萬盛先生提供材料。
南澳抗日血戰首要七壯士之陳序明
南澳戰役在廣東抗戰史上留下悲壯的一頁,也在當時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既顯示了偉大的廣東人民精神與百粵民氣之不可侮,也表示了我軍寸土不輕易放棄之決心,更可自信與明了敵人之不足畏。(黃濤語)”蔣中正、周恩來、何應欽、陳誠等都發來電報表示嘉許,中共《新華日報》譽之為“南澳抗戰精神 ”。
義勇軍左胸佩戴布章,上寫“不怕死,不貪財;愛國家,愛百姓”12個字。與自衛團一起,以弱戰強,與五倍於己的敵人英勇作戰,視死如歸,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在後江港陳標擊斃日軍一頭目而英勇犧牲,在內埔山楊俊清光榮成仁,在大尖山上陳永宸壯烈殉國,在麒麟峽女護士與敵同歸於盡,吳承綿在日艦英勇就義,李居甲夜渡死拼,陳序明南海灑血,陳澄清文祠盡忠,15歲的勤務兵劉南茂拉響手榴彈,與跟蹤的兩個日兵同歸於盡,負傷的張奎標炸死了日軍聯隊長田太一郎。
陳序明(1908一1938..727),是澄海縣溪南區銀北鄉人,又名陳萬亮,土名獅狗。出身於農民家中,小時牧牛,成年當長工。父陳孫,曾旅居泰國,後歸鄉。陳序明身材魁梧,勇力過人,曾跟隨陳漢英,富有愛國心。1938年春,為防備日寇侵犯潮汕,陳序明與弟兄們參加了抗日自衛大隊,被委任為第一中隊長。南澳淪陷後,他請纓殺敵,並動員同鄉隊員,誓把日寇趕出去。遂與結盟九兄弟之陳漢英、陳標等5人率領100名同鄉青年組成的中隊,開赴饒平縣海山島,配合吳耀波營,準備渡海收復南澳。7月10日夜,他與第二中隊長吳超駿(即吳大柴)率領40多人的先鋒隊,從海山乘舟冒險渡海成功.登上了南澳島。在南澳自衛中隊長李居甲(革命烈士)等配合下,連夜進襲了設於縣城隆澳“民教館”的維持會,活捉了11名漢奸。17日克復縣城當夜,又率游擊隊40多人,翻過數座高山,從頂松柏坑村直撲深澳,打算奇襲日軍。當走至雞心石嶺下快人鄉時,有戰士在黑暗中誤把校場埔上一把把稻草當作哨兵開了槍,被驚動的敵人立即從陸上和軍艦上炮擊,隊伍只得撤回。
20日,自外海調集的大批日寇海軍陸戰隊從後江灣強行登入,對隆澳發動了猛烈進攻。陳序明負責在下寮督戰。當內埔戰況惡劣,我方傷亡嚴重時,又奉命率隊馳援,殲滅了一些敵寇。是夜退守黃花山後,持續數天,利用山地洞穴,率部下與寇死戰,殲敵累累。
27日夜,在敵眾我寡、我方死傷甚眾的情況下,陳序明只得帶領倖存的2位部下陳無牙、陳蒜頭,於長山尾各扶木料冒險渡海,想撤返大陸。他按著木質鼎蓋泅水,不幸被日寇的軍艦探照燈照到,被刀劈而血灑南海,為國殉身,時年30歲。陳無牙也遭日寇殺死,僅陳蒜頭僥倖泅返澄海生還。
抗戰初期先後任國民黨澄海縣孫虎部特派員、縣民眾教育館館長的澄海附城東湖鄉人蔡子翔(又名蔡常),於日寇投降後,在香港出版了《潮汕淪陷記略》(後易名《潮汕淪陷回憶錄》,曾在泰國報刊連載),其中有讚頌陳序明的一段文字:洪部中隊長陳序明和陳標、楊俊清、陳澄清等俱於是役在南澳犧牲,其中尤以陳序明為吾潮自衛中隊中富有愛國思想,而充滿奮不顧身之精神,為國殉難之最光榮者。當其駐防澄屬壩頭鄉北港咫風樓時,翔曾到該部宣傳抗戰大義,故知之甚穩。彼誓以收復失地,為國犧牲自任,聞者極為敬服。未幾於南澳一役而成仁,此翔之所尤特向陳序明隊長致敬表揚也。今敵人既降服,而陳隊長英名永垂不朽。
華僑概略
海外華僑華人
引自1936年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出版的《樟林社會概括調查》
“澄海因為十地狹小,人口眾多,生產不足以供給,所以縣屬各鄉往南洋謀生的人都很多,樟林是各鄉出洋人數最多的一處;其次是第七區的第二鄉,和二區的東湖鄉,冠山鄉,每鄉出洋人數都在乾數百人以上。最少的亦有一百幾十人以上,但這些都是縣屬較小的鄉村。”
1936年銀砂全鄉有男性5325人,女性4621人,總計9946人,移住南洋人數有男性575人,女性56人,總計631人。也即是有6.34%人口移居南洋(不計移居港澳,及其它國家)。
華人社團
泰國華人社團有:泰國潮州會館,泰國福建會館等九個會館,統稱九屬會館
以及 泰國澄海同鄉會,泰國潮安同鄉會等十個潮屬同鄉會,統稱“潮屬十同鄉首長聯誼會”,後因新會館加盟更名為“潮州暨各縣同鄉首長聯誼會”。旅泰澄海銀砂十三鄉輔益社使是其中一員,也屬泰國澄海同鄉會。
九屬會館和潮屬十同鄉會統稱"九屬十同鄉"
旅泰澄海銀砂十三鄉輔益社情系桑梓,踴躍捐資,支持發展家鄉公益事業,投資建設溪南第二初級中學(茂南中學)、澄海塔山風景區祖彩路。
文化傳承
澄海溪南十三鄉陳氏恪齋祖世系
銀砂陳氏家史
恪齋祖與元末至正年間,即公元一三五九年至一三六八年因避戎敵之亂,而遷居來潮,即今溪南十三鄉。
陳恪齋公為陳實公(文范先生)第39世孫。陳元光公之24世孫,元光公乃文范公14世孫.陳政公之子。
陳姓,乃帝舜之後,稱為舜裔。中華陳尊稱軒轅黃帝八代孫虞舜重華公為血緣始祖(太始祖1世)。商末,帝舜重華公33世孫虞遂閼父(遏父)任西伯侯周文王姬昌之陶正,因技藝精湛,深得文王歡心。迨周武王姬發興兵滅紂建立周朝,即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前1122年)追封先賢遺民,乃封閼父子媯滿(34世)於太昊之墟陳地(今河南淮陽縣),國號陳,都宛丘,並以長女太姬妻之。陳國君媯滿薨謚胡公,又稱陳胡公媯滿,生二子:長申公犀(一載犀侯)嗣位襲陳侯,薨傳位於弟皋羊,是為相公(35世),相公皋羊之後,以祖諡號胡為氏,故陳胡公媯滿同為陳、胡得姓始祖。
太丘公、諱實,字仲弓,東漢末年桓帝期間人,,生於河南潁川許州。有聖德,生六子,曰:元芳、時芳、仲芳、季芳、太芳、賓芳,而元芳、季芳二子最賢,其盛德與太丘公齊,稱難兄難弟,世稱三君。謚曰文范先生。是為先祖神位中的太始祖,天下陳氏之共祖。“潁川世家”是天下陳氏的共同郡望。
陳元光(657~711年),字廷炬,號龍湖,唐朝光州浮光山(今河南固始)人,號龍湖,生於唐顯慶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光州志載)。幼年時博覽經書,貫通子史。13歲領光州鄉薦第一。儀風二年以鷹揚將軍代父
陳政領軍。垂拱二年(686年),向朝廷建議在閩南設立州縣,武后同意建立彰州,轄彰浦、懷恩二縣,命陳元光兼任刺史。陳元光治閩有方,開科選才,任用賢士,招撫流亡,燒荒屯墾,興辦學校,勸民讀書。還在州內設36個堡,立行台於四境,作為軍事綏靖和政治教人的據點。對山越人以招撫為主,德威並重,和親通婚,娶山越女子為夫人。對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對願歸順者,劃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稱“唐化里”,亦稱“九龍里”。號稱“蠻荒”之地的閩南,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景雲二年(711年)十一月初五,山越首領蘭奉高率眾偷襲岳山,陳元光率兵抵擋,腰受重傷而亡。跟隨陳氏父子入閩的將士和家眷約萬餘人,多是光州
固始縣人。經過千餘年的繁衍,後裔分在布閩南、粵東北、台灣和海外,皆尊崇陳元光為“開漳聖王”,奉其父子為神靈,設神廟祠堂常年祭祀,閩南有百餘座,台灣60餘座,
南洋諸國30多座,海外僑胞每年來閩南祭拜者絡繹不絕。正常上方書額“威震閩粵,塵淨東南”,楹聯“開閩數十年烽火無驚稱樂土,建漳千百載香菸不絕祀將軍”。唐先天元年(712年)詔增秩豹韜衛鎮軍賜謚,並於漳江畔之州治所在地為其建立祠廟;五代封廣濟王;北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封忠應侯;南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年)追
封開漳主聖王;紹興十六年(1146年)又封靈著王;明初封昭烈侯。因陳元光受封為鷹揚大將軍,所傳子孫稱“將軍派”;因陳元光號龍湖,又稱”龍湖派”;因漳州市內有北廟祭祀陳元光,故又稱“北廟派”。
北廟派政公14世起至73世立之輩序是:堯舜禹湯文。景思起太君(郡)。德(得)源(化)承永存。洪汝一繼宗。祥和日曦泰。興朝茂成章。軍(皇)恩還(鹹)寵錫。福履詠家昌(咨爾益熙昌)。文學(門)達中(廷)正(政)。光典紹邦寧。祖德貽謀遠。開來萬世昌。
元光公傳至十六世湯征,字雲卿,號竹鄉,是陳元光十二世孫陳希亮次子陳恪裔孫。宋宣和三年(1121)辛丑科進士,官授太學博士,撰吏部承事郎。宣和二年(庚子年,1120年)金太祖完顏 興師南侵,北方戰患頻繁,朝臣戰和爭議紛紛,時因奸黨掌操朝政,致使河南以北大好河山盡陷。陳湯征憤誓鋤奸,光復山河,遂秉同其弟湯東公聯名上疏,諫誅奸黨,力主抗金。後其弟被害,公貶謫潮陽縣令,公治潮興禮教,舉孝廉,重農桑,勵耕獎織,屢歲豐登,民安居樂業,政聲卓著。任滿卜居奉恩鄉之柳崗(今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柳崗村)。南宋紹興二十年(1153年)冤案昭雪,追贈為朝奉大夫。
湯征公之子陳文晦,字孝達,號萬稼,行十四,籍固始,生於北宋哲宗紹聖二年(乙亥年,1095年),卒於諄熙三年(丙申年,1176年),享年81歲。公幼隨父湯征公從官於京,目睹遼金侵擾,奸黨誤國,朝無寧日,民不聊生之景,飽嘗戰患顛波,忠良遭陷之苦,故少立誓不從仕。隨父湯征公謫貶潮陽,因家直浦都柳崗鄉,於家務農,治學誠守父訓,興禮教,舉孝廉,重農桑,樂善好施,眾舉鄉賢。欽宗靖康二年(丁未年,1127年),高宗趙構繼位,史稱南宋,紹興二十三年,(癸酉年,1153年),頒天下,除奸羽,為議戰遭陷忠良昭雪,湯征公聲震朝野,高宗旨召入朝輔政,然公已逝。帝深痛,連旨宣晦公入朝,公屢以侍奉其母為由謝辭。帝感其忠孝,誥封公為承議郎 。隆興二年(甲申年,1164年)賜紫金袍帶。乾道五年。以三子嶺南宣撫使景肅公贈封朝奉大夫。公有子五:景雍、景備、景肅、景俊、景修同朝仕貴(俗稱五景)忠孝兩全,畢生據立祖訓,揚宗風,弘理學,崇孔孟,為潮之儒家理學先尊。長子景雍公遷居福建詔安,次子景備公遷居福建南靖,三子景肅公遷居福建漳浦,四子景俊公遷居福建龍巖,五子陳景修任潮陽教官,留居柳崗。
湯征公九世孫恪齋,是陳景雍三子陳思懋次子陳泰清裔孫。因避戎敵之亂,於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7)從福建詔安溪南遷居潮州府海陽縣蘇灣都銀砂鄉(後劃出析建澄海縣,今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創祖繁衍,是為十三鄉陳始祖。
恪齋公生四子:長子陳潭沙居銀砂;次子陳文康遷創岱美;三子陳完正遷居仙市;四子陳仁和遷居樟林。
潭沙公長子陳瑾刨後裔分居弓兜、上岱美,次子陳永圖後裔分居銀北、雲英、內厝、和洲、外蟻、上岱美、埭頭,三子陳開熾後裔分居銀北、雲英、和洲、梅埔、東里、大新、海岱、埭頭,四子陳蓮山後裔分居和洲、銀北、埭頭、上岱美;
文康公長子陳剛毅後裔分居上岱美、龍舌埔、利見祖巷、月巷、竹仔圍、樟林,次子陳剛直後裔分居東岱美、董坑、下岱美、埭頭,三子陳致政後裔分居下岱美、雲英、樟林,四子陳梅峰後裔分居下岱美、東岱美、上岱美,五子陳豐盈後裔分居上岱美、鹽灶、北灣;
完正公,後裔分居仙市、海岱、西洋、大新;
仁和公,後裔分居河美、塘西、溪西、上岱美。
陳恪齋後裔主要聚居溪南十三鄉,因人口居全鎮總人口一半以上,故稱“溪南一鎮過半陳”。另有裔孫陳春英,解元,康熙五十二年得中進士,官至翰林院檢討,移居潮州意溪鎮。
記《陳氏恪齋祖世系》
對我恪齋祖祖源經七八年的查證,漳浦地區陳龍泉先生的提供,參考隆都東山村宗親還保存民國廿四年家譜本,今年七月十一日,我宗親會在會長俞家,副會長科先、斯龍,秘書再漢,理事萬昌及東山村宗親錫岳、章鎮等,一同前往詔安縣溪南村與當地長者洪喜、金祥、金群、舜澄、水深、永傑、金聰等,共同對祖源接代探索,進一步弄清了溯源,一致認為澄海陳姓北廟派政公元光衍系的世系直線是:始祖政,2世元光,3世向,4世豐(字文仲,一寫文甲,一寫文用),5世泳,6世章甫,7世岳,8世羽,9世彝行,10世陶,11世重,12世雲,生二子,希敏、希亮,13世希亮,14世悅,15世舜俞,16世禹議,17世湯征,18世文晦,生五子,長子景雍,次子景備,三子景肅,四子景俊,五子景修。19世景雍,詔安縣溪南始祖,生二子,長子思德,次子思憲,20世思憲,21世起英,22世太清,23世君安,24世德讓,25世恪齋—創祖澄海溪南十三鄉。
[由於我譜為按古書形式編輯,則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編輯,因編輯需要,所有世系圖按原書編輯,則從右往左看,右為大,左為小]
註:
1、括弧里的字輩,與前字前句同用,因各地用法不同,也附上。
2、福建白沙村小輩現至53世,即[昌]輩。
3、澄海我十三鄉小輩現至49世,即[福]輩,系恪齋祖之25世,即[之]輩。
4、詔安溪南片區陳姓包括附近村莊是溪南、新溪、夏寨、宗合寨、埔上、上下口白厝,新寨等,共約一萬二千人。
為使世代分明,特把有關當地輩序抄印如下:
世代
| 三君書院
| 世代
| 三君書院
| 恪齋祖
| 一房潭沙
| 世代
| 三君書院
| 世代
| 三君書院
|
---|
9
| 文
| 30
| 占
| | | 51
| 光
| 72
| 義
|
10
| 范
| 31
| 五
| | | 52
| 州
| 73
| 期
|
11
| 先
| 32
| 世
| | | 53
| 派
| 74
| 報
|
12
| 生
| 33
| 太
| | | 54
| 衍
| 75
| 親
|
13
| 潁
| 34
| 丘
| | | 55
| 潮
| 76
| 思
|
14
| 川
| 35
| 露
| 昭
| 君
| 56
| 地
| 77
| 永
|
15
| 循
| 36
| 甘
| 茲
| 皇
| 57
| 冀
| 78
| 敦
|
16
| 史
| 37
| 高
| 來
| 道
| 58
| 望
| 79
| 和
|
17
| 政
| 38
| 陽
| 許
| 正
| 59
| 雲
| 80
| 氣
|
18
| 著
| 39
| 星
| 繩
| 直
| 60
| 仍
| 81
| 瓞
|
19
| 漢
| 40
| 聚
| 其
| 會
| 61
| 繼
| 82
| 綿
|
20
| 朝
| 41
| 垂
| 祖
| 厥
| 62
| 述
| 83
| 椒
|
21
| 法
| 42
| 裕
| 武
| 有。
| 63
| 志
| 84
| 蕃
|
22
| 遵
| 43
| 後
| 億
| | 64
| 事
| 85
| 鳳
|
23
| 媯
| 44
| 昆
| 萬
| | 65
| 逮
| 86
| 祥
|
24
| 氏
| 45
| 貽
| 斯
| | 66
| 學
| 87
| 龍
|
25
| 時
| 46
| 徽
| 年
| | 67
| 明
| 88
| 飛。
|
26
| 號
| 47
| 奕
| 受
| | 68
| 倫
| | |
27
| 三
| 48
| 裔
| 天
| | 69
| 居
| | |
28
| 君
| 49
| 基
| 之
| | 70
| 仁
| | |
29
| 昌
| 50
| 肇
| 祜。
| | 71
| 由
| | |
註:76 [思]字輩,一說[恩]字輩,88 [飛]字輩,一說[瑞]字輩
德讓祖之子恪齋公遷居廣東溪南的十三鄉創祖。恪齋祖是為蘇灣都十三鄉陳氏始祖,其世代是:
潮劇院團
新中國成立前後,潮劇戲班主要有正順、源正、三正順、怡梨、玉梨、賽寶六大班。1956年從六大班抽調主要藝術骨幹成立廣東省潮劇團;
源正潮劇團 原名老源正興班,為清光緒末年潮陽縣下林黃鄉人創建。1923年以後又多次易主。曾被
銀砂陳漢英買下經營。1951年,劇團實行工人管理。1956年改為國營劇團,該團輸送洪妙、朱楚珍、葉清發等名演員,組建廣東潮劇團。1958年評為廣東省紅旗劇團,同年併入廣東潮劇院,為院屬二團。
民俗文化
在村中,今有一座約創自清康熙18年(1679),後歷經多次重修的三山國王廟。
潮汕國王廟系本地信眾眼中認為神最顯者,在傳統民俗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已傳至台港澳和東南亞國家,在
潮汕各地的廟數與媽祖廟不相上下,皆由各地鄉民集資興建,而澄海該廟卻是由
潮汕清朝首位進士、官至南京布政參議且善文能詩的楊鐘岳(1628—1689)所捐建,再由其曾孫、乾隆丁丑(1757)進士楊長發修葺的。現廟是2005年興工修繕,2006年完工的。
楊鐘岳,號大山,明崇禎元年生於澄海縣蘇灣都,後移居揭陽縣官溪都(今仙橋鎮)槎橋鄉、海陽縣上莆都(今潮安縣彩塘鎮)仙樂鄉。順治14年(1657)中舉,18年中進士,3年後補殿試而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多種官職,晉階大中大夫而加三級,在南京布政參議職上病故。資軒明敏,為官清正,急公好義,善文能詩,有《搴華堂文集》(兩集失其一),被祀為潮州郡並海陽、澄海縣名賢。
銀北距澄城東北十一公里,從324國道往金溪路東,有路牌,名“銀北”,由銀砂之北得名。從石牌的地方過二聯橋幾十步至埔壟,壟上舊有“觀風”、“望海”二亭,蓋大沙頭乃擁沙成丘,前望一片汪洋。亭已廢,有一株古榕箕踞挺拔,相傳為楊夫人王淑安手植。樹下人家,留一條小巷真通“國王廟”,廟內首進楹聯,題“里人楊長發撰”。後進柱聯,見題“楊鐘岳撰”。長發是楊鐘岳之曾孫,乾隆間進士,“自父其桂已移居邑之冠山鄉,故書該鄉躍龍橋碑,署‘里人楊長發書’,海陽江東都文祠匾,則署‘金砂楊長發’,示不忘祖籍也”。(陳梅湖〈楊鐘岳傳〉)。銀砂國王廟就是楊長發重修的。其時居冠山鄉,冠山屬澄海縣。
康熙約18年,即楊鐘岳任福建按察司僉事時,捐款在其故宅東北側200米多處,興建了國王廟。它座東向西,分二進,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大門前北側20多米遠處,又築有僅10平方米的天后廟。大門正前方20餘米遠高坡上,有一株由楊夫人王淑安所載榕樹,今挺拔高聳,歷300餘年而枝繁葉茂。2006年颱風中被颳倒而由鄉民扶起。
廟歷經多次修建。門匾刻“國王廟”,門聯刻“三山古志書明貺,六社新禋表揭虔。”廟內有幸保留楊鐘岳及其曾孫楊長發撰並書柱聯。
廟後進主龕前石柱聯刻:旋地靈帶礪河山皆保障,起人傑衣冠姓字自馨香。
廟中門石柱聯刻:維岳降神十月瑞蓮開石瀃,何生不育千秋靈護照銀砂。
因楊鐘岳及其孫楊長發有功於該廟,故每年農曆正月十六夜鄉里游神時,楊氏燈籠排在國王神像坐橋前。
銀北每年正月十七游神,各個聯都會搭設神廠,供鄉民禮拜,而神像也會依次抬到各個神廠接受鄉民朝拜。
楊姓於明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遷入,銀砂楊氏仍有後裔留居鄉里,另一支則於清·順治(1661年)“遷界”時遷往潮安彩塘仙樂村居住。
文物情況
銀北國王廟,即是銀北社廟,俗稱大老爺宮。
陳氏家廟(俗稱潭公祠),篤慶堂,在謙平公廳右邊。大門對聯:銀砂崗阜排銀牓,德里門庭聚德星。
篤生太史坊,落款:欽差提督福建通省學政前翰林院庶吉士楊鐘岳立。
貽謀克纘坊(與篤生太史為同一坊)。牌坊為四柱三門結構,花崗岩質地,在楊鐘岳故居右前,陳氏家廟右後路上。
南蓋公祠,述慶堂。對聯五對,拜亭對聯:述先烈以迪前光萬古本源思蒲阪,慶後人能綿舊澤千秋支派衍銀砂。南蓋公祠重修碑記:祖望穎川,源遠流長,恪齋我祖,潭沙分衍,永圖公二房南蓋公祖祠,堂號述慶堂,始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祠堂北倚蓮峰,駐仙山之龍脈,西靠韓水,秉宗之儒德,乃發祥之地,自建祠以來,賢能輩出。
二零零五四月,由我族賢佳駒先生,見祖祠之窘貌,帶頭捐資啟動修祠,有識之士大力回響,群策群力使祖祠煥然一新。二零一六年秋,佳駒先生再次帶頭捐資,啟動修祠,族親雲集回響,成立重修祖祠理事會,成員:年偉、爾錫、斯標、慶隆、耀謙、敬秋、年雄、森迎、瑞金、鎮光、從欣、斯彬、佳駒、岳偉、樹志、旭迎、暢偉。是年秋,擇吉鳩工,百年舊宇,於舊如舊,煥然一新,富麗堂皇。吉日祖祠重光,睦鄰友善,以德為重,以孝為先,以和為貴,不忘初心,發奮圖強,流芳千古,歲次丙申(二零一六)冬月吉立。
八閩文宗坊。早年廢,僅餘一牌坊石柱直指蒼天。
一聯媽祖廟,在南蓋公祠右後沙隴上。
大宮前天后廟,在國王廟右前。
“貽如”活動室,在南蓋公祠左前。
開熾祖祠即是陳氏三房祖祠,2017年開始重建,在文長祖宗祠左邊。
北巷祠,即是陳氏祖祠,號承啟堂,在陳漢英故居右前。
東巷祠,即使協皇公祠,啟源堂。門柱聯:啟宇巍峨筆峰東拱,源流悠遠鳳水南旋。
文長祖宗祠,德慶堂,在楊鐘岳故居後面。
文燦祖祠,善慶堂。楹聯四對,拜亭對聯:善積以成名俎豆馨香綿世澤,慶餘能裕後宗支蕃衍紹先跡。
儒林第,在楊鐘岳故居右邊。
外翰第。
謙平公廳(許宛如書寫的),在陳氏家廟左邊,武德第前面。
地名簡介
北巷:指北巷片區
大池:位於銀北國小操場東南面。
大隊:指銀北黨總支、銀北村委會所在地
大隊頂:指銀北村委會前小廣場,也稱四聯埕
大宮:指銀砂國王廟
大型北: “大型”是潮汕話中對溪、河的一種叫法。大型北,是指鎮道旁“大型”以北區域
東巷:指東巷片區
二房:指一聯片區,因譚沙公二房後裔大多居往於一聯片區。所以一聯片區也稱二房
南巷:指南巷片區
蓬棚:指銀北市場,銀北市場最先是用瀝青加竹子搶建而成的集市,所以有此名。市場經過改造及調整,變成現在的形狀.蓬棚是溪南較早的集市,在周邊小有名氣. (注蓬:遮蔽風雨和陽光的東西,棚: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蓋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風雨日光的東西或簡陋的小屋。)
譚公祠:指陳氏家祠系譚沙公祖祠,因譚沙公祖祠位於二聯片區,故老輩也稱二聯片區為譚公
怡如:指一聯老人活動室,此活動室為仿歐式騎樓建設,樓頂有“怡如”兩字
銀東:指村東部,銀東路一帶
銀砂
銀砂(Yínshá)含銀北、弓兜、內厝、外蟻、口厝5個自然村,俗稱大沙頭。位於澄海縣城東北10.5公里。屬溪南鎮 。全村居多為陳姓。明萬曆年間(1573—1620)福建莆田村民陳潭沙來此建村,稱大沙頭。清乾隆元年(1736)舉 人陳玉華取銀崗宮之“銀”與“潭沙公祠”之“沙”為村名,因“砂”同“沙”,故名銀砂。銀砂古村名:銀北,銀南(弓兜,外蟻,內厝)。銀砂鄉民又遷徙並創建雲英、頭洲(和洲)兩村。
關於銀砂十三鄉的叫法,有一說:“十三鄉以陳姓為紐帶,所有姓氏和諧友愛、互相幫助;而銀砂鄉是十三鄉陳姓的開基地,十三鄉陳姓人便稱祖居銀砂鄉,故澄海十三鄉一般又稱銀砂十三鄉”。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