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齒鼠李

鉤齒鼠李

鉤齒鼠李,為鼠李科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全株無毛,小枝互生,稀近對生,灰褐色或黃褐色,無光澤;枝端刺狀;芽小,具數個鱗片,無毛。葉紙質或薄紙質,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鉤齒鼠李
  • 拉丁學名:Rhamnus lamprophylla Schneid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鼠李目
  • 鼠李科
  • 鼠李族
  • 鼠李屬
  • 亞屬鱗芽亞屬·枝刺組
  • 分布區域:中國江西、湖南 湖北等地
  • 是否中國特有:是
  • 是否引種栽培:人工引種栽培
  • 海拔:300-1600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全株無毛,小枝互生,稀近對生,灰褐色或黃褐色,無光澤;枝端刺狀;芽小,具數個鱗片,無毛。葉紙質或薄紙質,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稀披針狀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5.5厘米,頂端尾狀漸尖或漸尖,稀銳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鉤狀內彎的圓鋸齒,兩面無毛,側脈每邊4-6條,兩面凸起,具不明顯的網脈;葉柄長5-10毫米;托葉早落。
鉤齒鼠李
單性,雌雄異株,4基數,黃綠色,花梗長5-9毫米;雄花2-數個腋生或在短枝端和當年生枝下部簇生,有花瓣;雌花數個至10餘個簇生,花柱2-3淺裂或近半裂。核果倒卵狀球形,長6-7毫米,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黑色,有2-3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梗長6-10毫米;種子矩圓狀倒卵圓形,暗褐色,背面僅下部1/4具短溝,上部有溝縫。花期4-5月,果期6-9月。

近種區別

本種葉形及鋸齒等很似山鼠李R. wilsonii Schneid.,主要的區別是後者葉柄極短,長2-4毫米,葉上面有明顯下陷的側脈和種子背面有長為種子1/2-2/5的短溝,上端無溝縫線。而本種的葉柄較長,通常長在5毫米以上,側脈在上面凸起;種子背面有長為種子1/3-1/4的短溝,上端有溝縫。兩者不難區別。Leveille依據采自貴州平壩的植物發表的R. hamatidens Levl.在葉形及種溝等特徵均相一致而無明顯的區別,因此該種應併入本種,作為異名。

生長習性

生長於海拔400-1600米的山地灌叢,林中或陰處。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江西(會昌〕、湖南(武崗、新寧、龍山、衡山、城步、黔陽、通道等)、湖北西部(利川、宜昌、巴東、建始、宣恩、鹹豐等)、四川東部(巫山、巫溪、奉節、酉陽)、貴州西部和西南部、雲南東南部(富寧、廣南、硯山、西疇、文山、麻栗坡)、廣西(靖西、凌樂、隆林、凌雲)、福建(南靖、德化)。
鉤齒鼠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