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環境暴露

鉤蟲是鉤口科線蟲的統稱,感染期蚴具有明顯的向溫性,當其與人體皮膚接觸並受到體溫的刺激後,蟲體活動力顯著增強,經毛囊、汗腺口或皮膚破損處主動鑽入人體。

傳播途徑及人體暴露,傳播途徑,人體暴露,健康防治及處理措施,健康效應,幼蟲所致疾病,成蟲所致疾病,預防與控制,控制傳染源,加強管理,

傳播途徑及人體暴露

傳播途徑

感染期蚴具有明顯的向溫性,當其與人體皮膚接觸並受到體溫的刺激後,蟲體活動力顯著增強,經毛囊、汗腺口或皮膚破損處主動鑽入人體,時間約需30min至1h,感染期蚴侵入皮膚,除主要依靠蟲體活躍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與咽管腺分泌的膠原酶活性有關。鉤蚴鑽入皮膚後,在皮下組織移行並進入小靜脈或淋巴管,隨血流經右心至肺,穿出毛細血管進入肺泡。此後,幼蟲沿肺泡並藉助小支氣管、支氣管上皮細胞纖毛擺動向上移行至咽,隨吞咽活動經食管、胃到達小腸。幼蟲在小腸內迅速發育,並在感染後的第3~4d進行第三次蛻皮,形成口囊、吸附腸壁,攝取營養,再經10d左右,進行第四次蛻皮後逐漸發育為成蟲。自感染期蚴鑽入皮膚至成蟲交配產卵,一般約需時5~7周。成蟲借蟲囊內鉤齒(或板齒)咬附在腸黏膜上,以血液、組織液、腸黏膜為食。雌蟲產卵數因蟲種、蟲數、蟲齡而不同,每條十二指腸鉤蟲日平均產卵約為10000~30000個,美洲鉤蟲為5000~10000個。成蟲在人體內一般可存活3a左右,個別報導十二指腸鉤蟲可活7年,美洲鉤蟲可活15年。
鉤蟲除主要通過皮膚感染人體外,也存在經口感染的可能性,尤以十二指腸鉤蟲多見。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殺死的感染期蚴,有可能直接在小腸內發育為成蟲。若自口腔或食管黏膜侵入血管的絲狀蚴,仍需循皮膚感染的途徑移行。嬰兒感染鉤蟲則主要是因為使用了被鉤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土褲子”或睡沙袋等方式感染。此外,國內已有多例出生10~12d的新生兒即發病的報導,可能是由於母體內的鉤蚴經胎盤侵入胎兒體內所致。有學者曾從產婦乳汁中檢獲美洲鉤蟲絲狀蚴,說明通過母乳也有可能受到感染。導致嬰兒嚴重感染的多是十二指腸鉤蟲。
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人體經皮膚感染十二指腸鉤蟲後,部分幼蟲在進入小腸之前,可潛留於某些組織中達很長時間(有報導為253d)。此時,蟲體發育緩慢或暫停發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後,才陸續到達小腸發育成熟,這種現象被稱為鉤蚴的遷延移行。Schad等曾用十二指腸鉤蟲絲狀蚴人工感染兔、小牛、小羊、豬等動物,經26~34d後,在其肌肉內均能查出活的同期幼蟲。提示某些動物可作為十二指腸鉤蟲的轉續宿主,人若生食這種肉類,也有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人體暴露

兩種人體鉤蟲的致病機制相似,幼蟲的入侵,入侵後在肺部的移行及成蟲在小腸定居均可對人體造成損害,但以成蟲在小腸寄生階段對人體的危害最嚴重。與美洲鉤蟲相比,十二指腸鉤蚴引起皮炎者較多,成蟲導致的貧血亦較嚴重,同時還是引起嬰兒鉤蟲病的主要蟲種。因此,十二指腸鉤蟲較美洲鉤蟲對人體的危害更大。人體感染鉤蟲後是否出現臨床症狀,除與感染數量有關外,也與人體的營養條件、健康狀況及免疫力有密切關係。

健康防治及處理措施

健康效應

鉤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引起鉤蟲病。在腸道線蟲中鉤蟲的危害性最嚴重,不但可損傷腸黏膜,造成消化功能紊亂,而且可使人體長期慢性失血,重度感染者會產生嚴重貧血。目前,全世界鉤蟲感染人數約9億,我國的感染人數在2億左右,其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寄生蟲病之一。

幼蟲所致疾病

主要是絲狀蚴侵入皮膚和幼蟲在體內移行對宿主造成的損害。
(1)鉤蚴性皮炎:人赤手裸足在田間勞作,接觸土壤,絲狀蚴侵入皮膚,數分鐘至1h後,在侵入處皮膚有奇癢和燒灼感,足趾或手指間皮膚較薄嫩處或足背部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膚處可出現充血斑點或丘疹,繼而出現小出血點、丘疹或小皰疹,即為鉤蚴皮炎,俗稱“癢疙瘩”、“地痒疹”、“糞毒”。搔破後常繼發細菌感染。本病常見於春夏之交,人體接觸含鉤蚴性的泥土後皮炎的發生率達88%~100%,以足部為多見,感染地點多為香蕉園、蔬菜園、甘蔗地及紅薯地或礦井等地。
(2)呼吸系統病變:幼蟲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細胞浸潤,患者可出現陣發性咳嗽、血痰及哮喘,甚至大量咯血。伴有發熱、畏寒等症狀,有時也表現咽喉部癢痛,乾咳,聲音嘶啞等。重者呈劇烈乾咳和哮喘發作,表現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哮喘,胸部X線檢查示肺浸潤性病變。由於幼蟲移行至肺為一過性,故常在受染後3~5d出現症狀,經數日至10餘日可自愈,長者可達1~2個月。

成蟲所致疾病

成蟲寄生於小腸,可引起消化道症狀和貧血。
(1)消化道症狀:成蟲以口囊咬附腸黏膜,可造成散在性出血點及小潰瘍(大小為3~5mm),有時也可形成片狀出血性瘀斑,其病變深可累及黏膜下層甚至肌層,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偶爾大出血。患者早期表現為食慾亢進,但覺乏力,上腹部不適及隱痛,後期常因貧血,胃酸降低而致食慾減退、繼而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或便秘。鉤蟲病所致消化道出血常被誤診為消化道潰瘍、痢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和膽石症等,應引起高度重視。
有少數患者出現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異常表現,稱為“異嗜症”。異嗜症發生原因不明,似與患者體內鐵的耗損有關,給大多數患者經服鐵劑後,此現象可自行消失。
(2)貧血:鉤蟲以其鉤齒或板齒及口囊咬附腸壁,攝取血液和腸黏膜為營養,使患者長期慢性失血,鐵和蛋白質不斷耗損,再加上患者營養不良,鐵和蛋白質不能得到有效補償,而造成血紅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細胞新生速度慢,使紅細胞體積變小、色澤變淺,故而呈低色素小細胞型貧血。輕度患者表現為頭昏、乏力、輕度氣促、心悸等;中度患者表現皮膚黏膜蒼白,下肢輕度水腫,明顯氣急、心悸、四肢乏力、耳鳴、眼花、頭昏、心律增快等;重度患者上述症狀加重,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腫,尤以下肢為甚,以及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貧血性心臟病的表現。肌肉鬆弛,反應遲鈍,最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此類患者目前已較少見。
(3)鉤蟲寄生引起患者慢性失血的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①蟲體自身的吸血及血液迅速經其消化道排出造成宿主的失血;②鉤蟲吸血時,同時不斷分泌抗凝素,致使咬附部位黏膜傷口滲出血液,其滲血量與蟲體吸血量大致相當;③蟲體有更換咬附部位的習性,致使傷口增加,原傷口在凝血前仍可繼續滲出少量血液。此外,蟲體活動造成組織、血管的損傷,也可引起血液的流失。套用放射性同位素51Cr等標記紅細胞或蛋白質,測得每條鉤蟲每天所致的失血量,美洲鉤蟲約為0.02~0.10ml。十二指腸鉤蟲可能因蟲體較大,口齒的原因及排卵量較多等原因,其所致失血量較美洲鉤蟲可高達10倍左右。
(4)嬰兒鉤蟲病:多由十二指腸鉤蟲引起。可能母體在孕期感染後,幼蟲經胎盤或乳汁感染嬰兒。最常見的症狀為急性便血性腹瀉,解柏油樣黑便,面色蒼白,消化功能紊亂,發熱,精神萎靡,心尖區可有收縮期雜音,肺偶可聞及羅音,肝、脾均有腫大等。此外,嬰兒鉤蟲病還有以下特徵:貧血多較嚴重,80%病例的紅細胞計數在2×106/mm以下,血紅蛋白低於5g/L,生長發育遲緩等。
(5)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急性鉤蟲病人周圍血中嗜酸粒細胞比率常達15%以上,最高可達86%,同時患者白細胞總數也增高。幼蟲侵入人體需經5~6周發育成熟排卵,故早期糞便檢查易致漏診,必須結合流行病學史、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臨床症狀做出診斷。

預防與控制

控制傳染源

治療患者控制傳染源是預防鉤蟲病傳播的重要環節。

加強管理

(1)加強糞便管理及無害化處理,是切斷鉤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採用糞尿混合貯存,經密封式沼氣池、五格三池式沉澱等殺滅蟲卵後,再用於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時可用畜糞或化肥代替。
(2)加強個人防護和防止感染,耕作時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膚塗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軟膏,對預防感染有一定作用。應儘量爭取使用機械勞動代替手工操作,以減少感染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