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鉤毛榕
- 拉丁學名:Ficus asperiuscula Kunth et Bouch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蕁麻目 Urticales
- 科:桑科 Moraceae
- 亞科:波羅蜜亞科
- 族:榕族 Trib. Ficeae
- 屬:榕屬 Ficus
- 亞屬:無花果亞屬
- 種:鉤毛榕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蒙自、河口、屏邊、金平、元陽、西雙版納)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高3-6米;小枝圓柱形,幼嫩時被鉤狀毛和柔毛。葉近革質,倒卵狀鐮形,兩側極不對稱,長7-13厘米,寬3.5-5厘米,先端急尖至尾狀尖,尾長1.5-2厘米,基部狹楔形,表面深綠色,疏生貼伏柔毛和鉤狀毛,背面淺綠色,疏生鉤狀毛和柔毛,密被點狀鐘乳體,邊緣於1/3以上具疏淺鋸齒,基生側脈纖細,側脈5-6對;葉柄短,長約5-10毫米,被鉤狀毛。榕果具總梗,成對或成簇腋生,球形,直徑5-7毫米,表面被短鉤狀毛,無側生苞片,頂生苞片放射狀,基生苞片3,披針形;雄花無柄或具柄,花被片4,膜質,倒卵形;癭花具柄,花被片4,披針形,子房光滑,花柱短;雌花花被片匙形,長於子房,子房白色。瘦果短。長圓形,光滑,花柱近側生。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50米至1,2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地和溝谷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